何慶剛
摘 要:社會對學生的期望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是在當今的教育模式下,成績才是硬道理,初中學生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差,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水平是社會發展和學生個體發展的剛性需求。為了更好地順應時代發展,促進體育教學水平的全面更新,應當對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索,并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對策分析,推進初中體育教育改革與發展。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育;共同需求;對策分析
初中學生的身心健康是學校和家長非常關心的,體育作為提高初中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課程,其體現出來的效果將直接影響初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然而,體育教育中存在的許多問題,比如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致不高,教學水平、方法的單一性等問題都使得學生的體育學習欲望得不到滿足,因此,找出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解決方法,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學習興趣具有極大的教學意義。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問題分析
1.對初中體育教育的重視度不夠
學校的教育模式是“升學第一”,中考體育只占極少的分數,體育課被占用的現象非常普遍,即使課程正常開設,也是采用放羊式的教學方法,就相當于讓學生休息一個課時,自由活動不能滿足體育教育的標準,逐漸打消學生們的體育熱情,促使學生以學習文化知識為所有的目標,形成初中體育教學品質不高的局面。
2.初中體育教學方法老舊
大部分初中體育教學的方式都是相對固定的,上課后先做準備活動,然后提供給學生各種體育器材,讓學生們自由活動,這樣只是讓學生“玩”,學生的體育素質根本得不到系統的鍛煉,身體機能得不到根本的改善。此外,這種自由模式下的自由活動,運動規則和運動素養都得不到提升,學生們的體育趣味將會大大下降。
3.初中體育教師專業素養不足
體育老師要有體育相關的專業技能和相關的教學閱歷,然而部分初中體育老師這兩項素養往往較低,甚至某些學校讓別的授課教師充當體育老師,執教水平可見一斑,相對應的工作開展的水平也相對較低,中考考什么,體育老師也就做什么,而且大多數都讓學生自己學習,違反教師傳道解惑的基本原則。
二、初中體育教學對策分析
1.學校和家長應重視體育教學
家長應該讓自己的孩子增強體育鍛煉,這對孩子的身體健康百利而無一害,溺愛觀念應該轉變,過分的關愛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甚至會阻礙孩子的成長。學校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升學率不是衡量學校好壞的唯一標準,忽視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也會使學校陷入被動的局面。學校和家長應該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意識到體育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到身體素質的進步是實現自身價值的前提,身體素質也是自己的黃金價值。
2.因材施教,創新體育教育教學形式
傳統的放養式教育存在許多弊端,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效果非常微小,體育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抓住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體育鍛煉模式因材施教。比如,在進行鉛球教學時,根據學生的身體機能和興趣愛好,安排相應的鉛球技巧訓練,不應該強迫每個學生完成同樣的訓練,讓學生們發揮自己的潛能即可。“注入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要逐漸杜絕,要從以前的“教師為中心”改變成“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合理地選擇不同的教材和不同的教學內容,尋找符合本學校具體情況的教育模式。
3.優化教師人員,加強體育教學中的師生互動
作為一名合格的體育老師,其自身體育專業知識應該過硬,還應該了解學生們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因此,首先應該提高初中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應當積極從各個師范高校招收體育專業的高材生,并給予與文化課教師同樣的工資待遇,其次是應該定期邀請高校的專業體育教師對本學校的教師進行相應的培訓,并設立考核和獎賞制度,以調動體育教師的勞動積極性,學校還應對體育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檢查與監督,以提升教師的整體水平。體育教師應該和學生成為朋友,掌握學生的心理,經常組織活動,并與學生一起參與,融入學生的世界里,這樣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讓學生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和學生一塊兒學習、一塊兒放松、一塊兒修煉,這樣才會和學生們融入集體這個大家庭。
目前,初中體育教學的狀況不容樂觀,其不僅阻礙了初中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還影響了初中學生文化課程的學習以及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分析目前初中體育教學面臨的問題,并積極探究這些問題的應對措施非常必要。在正確的思想指導下,教師必定會實施正確的教學行為,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使初中體育教學的實施更加順利。當今社會應該正視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進行問題的解決,為學生創設一個具有競爭力與和諧的初中體育學習環境,使初中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引導初中學生愛上體育
學習。
參考文獻:
[1]徐麗娟.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33):162-163.
[2]約麥爾·喀日.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發現(教育版),2016(2):91.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