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杰民
摘 要:新課程改革提出數學教學要充分地聯系生活,只有將數學知識與生活中的內容進行恰當有效的整合,才能真正地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提高數學教學的實效性。主要以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為例,從整合教材內容、創設生活情境、引入生活實踐這三個角度出發對開展數學教學進行了闡述,以期真正地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教育;課堂教學;策略
數學來源于生活,其與生活實際密不可分,生活中也處處蘊含著數學知識。因此,將數學教學與生活相聯系,讓學生在生活的情境中感知并學習數學知識,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是十分重要的。在開展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引入生活元素,通過恰當的手段來讓學生進行高效的學習,從而保證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進而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
一、整合教材內容進行生活教學
初中數學教材中的大部分內容都是直接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聯系的,那么教師就可以借助這些教學素材進行深入的拓展,引導學生進行仔細分析,使其可以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來分析并解決問題。而且,面對熟悉的內容,學生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資源進行多渠道的學習,增加學生在課堂外學習數學的機會,使其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獲取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觀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并從中找出相交線和平行線。學生在觀察查找的過程中也會進行仔細深入的思考,從而可以為接下來的數學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然后在課堂上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分享交流自己的課前學習成果,并可以利用多媒體出示一些學生常見的圖片,如操場上的雙杠、環形跑道、三岔路、教學樓等,將這些生活中真實的圖片引入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觀察,會極大地激發出學生的興趣,也可以為接下來的新課引入作好鋪墊。并且,通過這樣引入生活素材的方式進行數學教學,學生在看到這些事物時便會自然而然地想到與平行線和相交線有關的內容,從而真正地做到了在生活中學習數學,有助于學生良好數學素養的形成。
二、創設生活情境進行課堂教學
創設情境教學是當前課堂教學中教師經常采用的一種方法。在數學課堂中創設生活情境,可以將學生求知探索的欲望充分地調動起來,使其在興趣的帶動下更積極地進行數學學習。新課程改革強調關注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創設生活情境的方式恰恰可以讓學生對熟悉的生活現象產生強烈的求知興趣,更有助于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
例如,在教學“探索勾股定理”時,教師就可以先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出示“美麗的勾股樹”,通過幾何畫板的動態展示,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其可以體驗數學之美。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出示地磚的圖片,在常見的生活事物中啟發學生去思考,并讓學生在觀察與計算中得出各個邊之間的關系,從而引出勾股定理的內容,進一步去驗證結論。再如,在教學“軸對稱現象”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出示生活中的軸對稱的實例,并讓學生在觀察中思考軸對稱圖形的特征,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可以得出自己的結論,既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又真正地將教師的引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結合,有助于實現有效教學。
三、引入生活實踐設計數學教學
數學教學的一個基本目標就是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應該在平時的數學課堂上注重生活現象的數學化,注重數學知識的生活化,從而引導學生養成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意識與能力,促使學生可以在生活中靈活、創造地應用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教學的有
效性。
例如,在教學“數據的分析”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思考:“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是不是可以用其中的一個指標來代替其他的指標呢?比如,在統計班級內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時應該用什么指標呢?”在學習了“黃金分割”的內容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介紹生活中的黃金分割的實例,如模特和舞蹈演員的腿和身材的比例近似于黃金分割比,常見的長方形的紙張都是近似的黃金長方形(長與寬之比近似為0.618),門、窗、書本等物體的長寬之比也近似為0.618等。為了增強學生對黃金分割的認識,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下進行驗證,從而增加數學教學的趣味,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意識,也使其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奧妙。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入生活元素,將數學教學內容與生活相聯系,可以讓學生真正地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廣泛應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地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學習,以激發出學生內心的學習動機,使得數學教學的質量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
[1]周鐵權.淺談初中數學生活化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中學教學參考,2012(20).
[2]羽敏霞,王俊俠.新課改下數學生活化的實踐與反思[A].2012年4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
[3]卜清秀.淺談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A].2012年7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
編輯 李建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