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蜜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遍喿x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拓展多種閱讀途徑、倡導自主閱讀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了探討。
一、創設教學情境 培養濃厚閱讀興趣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是他們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因此,要潛心設計教學內容,創設豐富教學情境,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首先,要精心設計導語,一段符合小學生心理特征、能抓住他們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導語,能引起學生閱讀的極大興趣。如在講授《雨》這篇文章時,可以讓學生描述自己所見過的刮風下雨時的情形,這一常見的情境使學生都能說出點東西,馬上能夠調動課堂氣氛,此時再問同學們:“風是怎么形成的?雨是怎么形成的?”就能夠激起學生了解課文進行閱讀的興趣;其次,要使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提出恰當的閱讀目標要求。如“課文講了什么事?”“課文中最精彩的描寫是哪里?”等,使學生有目的閱讀。但要注意到,提出的閱讀要求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過深會挫傷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過淺容易引起學生浮躁;最后,可以采用靈活多樣的閱讀方式,為學生創設有吸引力的學習環境。如可以結合學生年齡和教材特點,采用朗讀競賽、分角色朗讀等方式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在閱讀中感受到樂趣,為學習課文內容和養成閱讀習慣奠定良好基礎。
二、指導方法 促進閱讀有效性
閱讀是小學語文整體教學過程中的一項重要課題,閱讀活動盡管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任何人的主觀意愿都難以強加于他人,尤其教師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的精確分析完全可以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知識可以傳授,可以記憶,但對語言和文學作品的深刻感悟與理解還是需要學生自己在實踐中慢慢體會,教師的指導很重要,但只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師可以把一些科學的閱讀方法傳授給學生,以利于促進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開展。閱讀伊始,首先要對所讀作品及其作者的時代背景與當時社會環境進行充分了解,現在是網絡時代,為相關知識的尋找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渠道,這非常有利于及時掌握一些背景知識。在閱讀過程中,以探索精神去發現問題,一切新奇的內容,哪怕是一段精彩的描寫,小到一個生字,不懂的內容,難以理解的內容,感興趣的內容……都要一一做好閱讀筆記;第一次基礎性閱讀過后,教師組織學生對于閱讀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值得研究探討的內容,一起開展研討會,總結探索得出一些最關鍵的問題,然后帶著問題進行第二次深入閱讀,這時要充分發揮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鼓勵探索、思考,進一步提高閱讀效率。以聽說讀寫結合為主要渠道,把重點字、詞、句、段再進行精讀,并且深入研究一些值得思考和記憶的內容。
三、運用多媒體渲染 撥動學生的心弦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涉獵廣泛,日月星辰、冰霜雪露、花鳥魚蟲、神話傳說等不勝枚舉,這些文章都是精品,無不讓學生沉醉其中。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畫面適當地激發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力。語文版小學課文《鳥的天堂》是四年級的重點篇目,在教授過程中,試想:利用多媒體在屏幕上出示“群鳥飛翔圖”,隨之溫婉地向同學們介紹大榕樹被稱為“神樹”的原因,此時大屏幕上播放著鳥棲息在大榕樹上的視頻,到此,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呼之欲出,在這種情形下學習巴金老人的《鳥的天堂》,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改善評價手段 培養學生獨立創造性閱讀習慣
要培養出良好的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教師就要摒棄之前的“標準答案論”,要以包容的態度,審視學生的各種見解,要以尊重為前提,以鼓勵為原則,不以標準答案去求全、求同。不能斥責那些看起來很新穎奇特的觀點,相反,教師要對其表揚和鼓勵。對于一些獨特表現,不輕易加以否定,對學生表露的不同觀點、不同的思維方法不能盲目加以壓制。創造性閱讀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思維誤區,這時候,教師不要急于批評,而是寬容地對待,找出問題發生的原因,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糾正問題,并親自探究、實踐,以使他們能無所顧忌地自由創造。教學中,只有鼓勵學生的創見,尊重學生的異見,寬容學生的誤見,學生的創新意識才能被激發,創新思維的火苗才能閃得更亮,才能使學生真正養成終生受益的創造性閱讀習慣。
總之,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教學系統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不僅具有獲取信息、積累知識、培養能力、開發智力的作用,而且還能幫助小學生塑造人格,幫助他們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師要想在閱讀教學中真正達到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就應該將學生放到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上來,以學生為本,明確教學環節和目標,每進行一步,都要讓學生有所獲。另外,創設一個良好的語文教學環境也顯得尤為重要。一個自由有活力的閱讀環境更具有伸展性,其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更大的提高。除此之外,小學生的學習動力往往來自教師的鼓勵以及引導。因此,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在閱讀中的亮點,及時給予幫助和鼓勵,并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