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財木
【摘要】遵循語文課標“注重聽說讀寫之間的有機聯系”的要求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至少應從三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在閱讀中實現寫作技能的有效遷移,二是在回讀中把握寫作的技巧,三是在讀與寫的聯結中提高寫作技能。
【關鍵詞】初中語文;讀寫結合;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如課標所要求,要“注重聽說讀寫之間的有機聯系”“加強教學內容的整合”,以最終“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而僅就讀與寫來說,二者應該并重,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寫作能力的成長。
一、在閱讀中實現寫作技能的有效遷移
閱讀從文字與符號開始。只要認真讀、用心讀,就能通過閱讀中的思考活動,來領會文章作者通過一定的文字與符號所欲表達的意義、感情等,并會結合自身認知產生自我的思考與感悟。但就一般的閱讀而言,于后者,如非明確的要求、目的,或表達欲等,閱讀者多不會對之做文字的記錄與表達,也就在無意中失卻了寫作練習的機會。因此,表現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在對學生的閱讀指導中,要有明確的對有關思、想、感、悟等幾個方面的記錄要求。實現這一點,“說”——無論是什么方式的口頭表達——都是一個很好的寫作相關的基礎。其一,是對所閱讀文章中重點難點問題的辨析與辯論。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很好實現課標的目標性要求,“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如學習《故鄉》 時,對于楊二嫂的可悲、可憐、可恨、可鄙,閏土的可憐、可嘆、可恨、可惡的認知,就有助學生深刻認識造成兩人性格變化的社會原因,將之訴諸筆端,就是一篇好的評論文章。其二是對文中寫作技巧的認知表達,有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寫作技能的遷移、內化與提升。仍如前例,對二人的可悲、可憐等共性,文中是怎樣進行表現的,即是有關表達方式的體現。把握這一點,可從簡單地寫句子開始,漸至實現到語段寫作的躍升。如先說后寫“我認為楊二嫂是可恨的,主要是因為( )”,繼而對其說與寫的內容和要求進行擴展,如“文章中,對楊二嫂的藝術形象是如何一步步進行塑造的”等。這樣,就將有關小說閱讀的訓練迅速轉入議論文的寫作訓練。而要實現這種寫作,學生就必須再次認真閱讀文章,就文中的表達方式等問題進行思考,自然也就有助學生寫作技能的提升。
二、在回讀中把握寫作的技巧
以杜甫之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為據,沒有人會否認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這一點,但這并不妨礙學生在初讀課文后就去進行寫作的練習。只是在更多情況下,由于學生僅僅通過初讀并不能就順利掌握課文中蘊藏的寫作方法、技能等,學生的寫作多會很快陷入困境。這種情形下,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回讀課文,則對于課文的閱讀,即會因目的明確而更具針對性。如教學《濟南的冬天》,在預習階段即可要求學生寫一段有關“雪景”的文字。學生遇到 寫作困難,就會向課文第三段“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求救;教學《春》,即可要求學生寫一篇《夏》,學生亦自會向課文求救,學習文中以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等來寫春景的方式進行。顯然,在這一過程中通過閱讀對原文的寫作方法、技巧等進行模仿是第一位的,從仿寫句子、仿寫修辭方法到仿寫結構,無一不可。尤其是對課文結構的仿寫,讓學生逐漸認識到一個好的文章骨架,對文章內容的清晰、條理化的表達有多么重要。這也是單純的閱讀所不能給予學生的;非帶著問題來回讀而不能實現。其次,由于單純的模仿并不能寫出精美的文章,“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葉文玲)。所以,在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回讀課文并探尋寫作技巧時,教師也要明確地告訴學生,模仿可以作為寫作的基礎,但真正好的文章是自主寫作、真實寫作、寫出新意、寫出真情,從而避免出現對課文中寫作方法千篇一律的機械的照抄照搬的錯誤。
三、在讀與寫的聯結中提高寫作技能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反過來,寫作也會促進閱讀的進行。所以,很大程度上,在兩者間找到恰當的連接點,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亦有促進。由于新課標的閱讀指導理念,傾向于激發學生閱讀態度的主動性和尊重學生閱讀需求的多樣性以及閱讀心理的獨特性,因而閱讀教學中來自教師的閱讀方法指導就非常必要。例如引導學生認識到“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重要性并付諸閱讀實踐,以邊讀邊想邊圈點勾畫標記重要的字、詞、句、段,記錄所思所感、問題要點,評價觀點、手法等,則既可深化文本解讀,亦可為后續寫作積淀素材,同時做有關原文結構、特點、思路、表達等幾方面的借鑒。具體如學習《羚羊木雕》,如果學生能夠根據要求準確勾畫出有關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詞句,并據此圈點該人物的性格、表現等,即說明學生已經對文章進行了深入研磨。又如學習《風箏》,如果學生能夠在邊讀邊寫中記錄下自己的感悟,如結合魯迅先生的反思而做出敢于解剖自己、嚴于反思自己而知錯必改的表達,則對于學生的人格培養、語文思維鍛煉、寫作素材積累以及文意升華、寫出新意等都有著重要意義。當然,學生這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教師所做,主要是培養學生形成邊讀邊寫的良好習慣。畢竟,“閱讀和寫作都是人生的一種行為,凡是行為都必須養成了習慣才行”(葉圣陶)。如是,學生的閱讀才會是真正的閱讀;所有的圈點批注,也才會更有價值。
總之,在讀寫結合中,閱讀是基礎,是為學生寫作技能的掌握和提高服務的。是故,教師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幫助學生在讀中發現蘊含于范文中的寫作技巧并實現有效遷移,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而言,可取事半功倍之成效。
參考文獻
[1]張禮洪.群文閱讀中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6(3).
[2]陳福祥.試論激活初中生說寫內驅力的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學術(D),2016(3).
(編輯:郭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