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英
【摘要】《新課程標準》對語文課堂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將閱讀練習作為基本功的訓練,并應用到寫作中去,提升讀寫的質量。而現實中的語文文本大多將讀與寫分開,導致教學出現了讀寫功能的分離。因此,如何將讀與寫有機整合,使其成為語文教學的基本手段,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讀與寫;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讀與寫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兩者是將語文的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通過教學目標的融合而形成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這樣的教學方法不但能在課堂讀寫環節上發揮重要的作用,還能大大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在新課標深入實施的背景下有著深遠的意義。
一、引入多媒體技術,展現讀寫教學動態化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在我國的快速發展,其應用范圍也涵蓋了小學教學課堂。具體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依托現代化信息技術,通過利用圖像工具為學生創建與語文文本內容相符的畫面,更有助于促進學生為進一步了解多媒體信息而閱讀文本的欲望。多媒體視頻與音頻的展示,更能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做到動態化內容的展現,聲情并茂,進一步調動學生語文讀寫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比如在學習《望廬山瀑布》時,教師通過網絡尋找的各種廬山美景的視頻,一一向學生展示,帶領學生如身臨其境般了解廬山的霧、湖泊等,通過遠景、近景以及全景的交替特寫,為學生展現廬山瀑布的同時也了解其他景色,學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了廬山的美,于是對“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語句也有了自己獨到的理解。而在獲取了身臨其境的感受后,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嘗試采用比喻或夸張的手法自行描述廬山瀑布的景色,加深對詩句的理解,也鍛煉了讀寫能力。
二、引導學生大膽想象,拓寬語文文本內容
在小學語文的各大板塊中,盡管讀與寫屬于兩個銜接性的內容和板塊,但兩者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小學語文教師應全面了解這兩個環節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貫穿聯結,以挖掘學生想象力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靈感,進一步促進讀寫效率。例如很多教師常用的教學留白形式,給學生必要的思考和想象空間,讓其在閱讀過程中聯系上下文自行想象意境并進行補充,無疑能大大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應用能力。而且學生的想象力在得到發揮和利用的同時,也展現了學生閱讀中的理解能力和寫作中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一種整合式綜合性的能力提高方式。比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教師在要求學生閱讀前通過問題導入設置懸念:為什么擁有溫暖的火爐對于小女孩來說就是幸福的?小女孩在整個過程中劃了幾根火柴,每一次都想到了什么?小女孩為什么要在大年夜賣火柴?曾經發生過什么?而小女孩最后一次又看到了什么?這些帶有銜接性的提問實際上就是給學生思考留白,以這種方式更能促進學生積極投入到后續的閱讀環節中,進一步掌握文章的深刻含義,并在問題的引導和閱讀中有意識地思考如何進行層層鋪墊的寫作,真正將讀寫教學融于一體,延伸課本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學會更多的知識。
三、通過角色扮演展開學習,提高學生參與學習興趣
小學生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生性活潑好動,但注意力也往往難以集中。教師可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性,積極與語文教學相結合開展更多的如角色扮演、閱讀訓練或朗誦比賽,讓學生專注于感興趣的表演中,通過思考和理解,將文本中涉及人物的情緒和語言表達出來,不但能很好地調動語文課堂的教學氛圍,還有助于促進學生的主觀創造力。比如在學習《完璧歸趙》一課時,教師要求學生閱讀并理解文章后參與角色扮演的游戲,分配的角色有藺相如、秦王、趙王、門客以及其他宦官,盡可能還原當時的情節,并讓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充分揣摩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內心情感,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并利用學生本身活潑好動的個性高效銜接課堂游戲與教學,以提高教學效率。經過表演后,學生對歷史事件以及人物角色的理解也會更深入,這對學生后續寫作能力和觀察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幫助。
四、緊密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的讀寫綜合能力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不應僅僅局限于語文知識,教師要將生活實際與語文的內容結合起來,避免學生因閱歷淺等問題而受到的教學限制。教師要努力引導學生積極閱讀課外文學,從生活中感受語文與生活的聯系,并通過語言準確地描述現實生活的點點滴滴,養成善于發現生活魅力和細節的習慣,并將生活素養引入語文作文的寫作表達上來,豐富寫作內容,提高語言運用和表達能力,最終實現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比如學習《開國大典》時,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探討家里的父輩參與或聽聞的新中國成立的盛況來引入文本內容的學習,促進生生、師生之間引入生活實例的交流,從而為讀寫工作提供大量素材,提高讀寫能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板塊從來不是兩個毫無關聯的環節,語文教師必須意識到兩者之間的關系,并利用這種銜接性使其“雙劍合璧”,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高源.小學語文讀寫結合同步提高的教學實踐[J].教學與管理,2014(15).
[2]姚恩銘,黎錦溪.以讀促寫——淺談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讀寫結合策略研究[J].中華活頁文選,2016(3).
[3]孫薇.靈活、創新、貼近生活——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設計點滴探討與研究[J].小學教學,2015(9).
[4]陳燕平.小學中高年級“讀寫結合”式語文教學實踐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17).
(編輯:張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