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寧
摘 要:建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是促進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在課下付出大量的精力來反復琢磨反思教學過程,充分進行課前備課,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深入的了解,以便更為快速地搭建起高效課堂,從而引導學生樹立起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高效的學習方法,為學生在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才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方法
高中物理階段的重要性顯而易見,眾多物理學的基礎研究方法和思維模式都包含在高中物理的學習階段中。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教學安排需要科學合理地將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水平相結合,使學生迅速掌握知識,培養對物理的興趣,樹立學習物理的信心。搭建高效的物理課堂則是其問題解決的不二法則。
一、高效課堂概念界定
何為高效課堂,讓教師在一線為其不懈努力?高效課堂是教學過程中實現師生雙贏的理想目標。教師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旨在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來自主思考探究,對物理學習產生主動性。只有當所學是自己的興趣點時,學習的動力才會充足。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對提高教學效果裨益頗深。作為雙向互動的高效課堂,在師生雙方的共同努力下,知識點得以被學生迅速吸收,教學任務得以順利完成,從而可實現在有限的時間內效率和質量的突破。
二、高效課堂理論基礎
高效課堂的構建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堅實的理論基礎作支撐。首先是構建主義理論,這種理論與傳統的教學理論不同。構建主義理論強調學習主動性,認為新接受的知識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識經驗之上而理解接受的。教師作為外因促進學生對物理課程的學習,而學生作為內因則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具有內驅力時,面對疑難知識點才有足夠的信心來學習,不畏難退縮。其次是多元智能理論。多元智能理論不同于傳統的智力理論,該理論認為實現某一智力或達到某一目標的方法不是唯一的,每個人都具有不同的方式來開發運用自己的知識儲備。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支持和鼓勵學生搭建起自己獨一無二的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思路,進而提升接受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三、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策略
1.分層教學
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是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尊重不同理解能力的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快慢及多少。分層教學首要是將學生分層,可分為基礎較薄弱、基礎適中、基礎扎實三個檔類。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將教學課時分成不同板塊,來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這樣,既保證了基礎薄弱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對基礎適中的學生進行了知識鞏固,還給予基礎扎實的學生提升發展的空間。例如,教師在教學《摩擦力》這節課時,對于基礎較薄弱的學生進行問題引導,讓其參與到課程教學中來,對于基礎適中的學生提出問題,使其思考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對于基礎扎實的學生可以更深一步提問,基礎好的學生更喜歡挑戰有難度的問題,這對他們而言是一個樂趣,讓學生感受到知識是無止境的。分層教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得到教學滿足,課堂效率的高效程度顯而易見。
2.情境導入
物理學與現實生活是緊密相連的,不存在完全脫離生活的物理現象。因此在面對一些概念的引入時,運用學生身邊的事例來講解,有利于降低學生對新概念的陌生感,避免長期單一教學使學生產生厭倦感,激起探究其現象內因的興趣。例如,教師在教學《力的合成》這節課時,可舉風趣幽默的例子,比如,1+1在什么情況下不等于2,學生的學習熱情一下子被激起,教師可接著引入力的合成的知識點。運用這種幽默的表達,不但可營造更為輕松的教學氛圍,同時學生也可以迅速理解知識。
3.多元化評價
高效課堂必須是在課堂上師生高度互動,一方面教師在講授課堂的內容,另一方面學生在聽取講授內容,對于內容真正吸收了多少,需要通過學生的課堂回答來反映出來。教師在聽取學生回答后所作出的反應對學生的影響極大。如只針對內容的對錯進行評價,面對負面評價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將會下降,因此教師不能單一地針對最后的答案結果進行對錯評價,而是將評價建立在多元化的基礎上,對學習思路、學習過程進行多元評價。通過對學生的多元化的正面鼓勵,使學生樹立起學好物理的自信心。
建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是促進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在課下付出大量的精力來反復琢磨反思教學過程,充分進行課前備課,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深入的了解,以便更為快速地搭建起高效課堂,從而引導學生樹立起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高效的學習方法,為學生在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才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徐傳洋.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協論壇,2011(3):169-170.
[2]黃維恒.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行為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6.
編輯 栗國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