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摘 要:學困生的存在,不僅阻礙了班級教學效率的整體性提高,而且也不利于學生自身的全面發展。探討了學困生的成因以及具體的解決思路和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化學;學困生
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實施,高中化學教學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改革要求。眾所周知,化學具有一定的難度,邏輯性比較強,對學生的能力和思維都有較高的要求,一些無法適應的學生很容易就變成了學困生。如何轉化學困生,提高整體教學效率,是當前高中化學老師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筆者在本文中主要闡述的內容。
一、高中化學學困生的成因
1.教師的教學問題
老師的教學方式對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較大的影響。如果老師的教學方式有趣、到位,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學習勁頭足。相反,如果老師的教學方式枯燥、單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強,對于化學學習抱著能躲就躲的心態,很容易就會成為學困生。從目前高中化學教學現狀來看,表現出后種情況的化學老師居多,導致化學教學效率普遍較低,學困生的數量也與日俱增。
2.學生的自身因素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對于學困生而言,造成其學習成績下降的原因除了教師以及其他因素,更多的是自身因素。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學習態度不端正。高中生性格活潑、貪玩,有部分學生對老師布置的化學作業沒有認真對待,加上信息技術發達,有些學生通過網絡偷懶。還有些學生抱著“破罐子破摔”的態度學習,為了應付老師查作業而直接抄其他同學的答案,上課的時候開小差,老師講解的內容十之八九都沒有聽進去[1]。(2)學習方式有問題。相對于初中化學而言,高中化學內容更加復雜,邏輯性也更強。還有很多學生還繼續沿用著初中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導致學習速度跟不上老師的講課速度,學習成績逐漸下降,最后成為班級的學困生。
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1.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氛圍是轉換學困生的一個非常關鍵的要素,學生在課堂上思想不集中,或者不能及時消化課堂知識,這些都會造成學生化學成績下降,導致學生成為學困生。良好輕松的教學氛圍,不僅會拉近師生、生生之間的距離,還能有效防止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小差,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因此,化學老師要對此加以重視,盡可能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有效激發出來,讓學生主動去探究和學習。首先,化學老師要注重教學語言,盡量使用一些幽默、有趣味的教學語言[2]。其次,化學老師要豐富課堂教學方式,比如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學法等,利用這種多樣化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對化學始終保持著新鮮感。最后,化學老師還要積極運用多媒體,利用多媒體虛擬化的特點,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
2.采用分層教學模式,落實因材施教教學要求
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是促進教學效率提升的關鍵性因素。相對于優等生而言,學困生的學習能力相對較弱,基礎知識也沒有優等生扎實。因此,化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對學生的化學教學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評價。這幾個方面涵蓋了整個化學教學過程,化學老師要在這三個方面有效落實分層教學理念,這樣既能照顧優等生,又能照顧到學困生。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化學老師不僅要讓優等生熟練掌握教材中的化學知識,還要掌握一些拓展性的知識。對于學困生,化學老師只要求其掌握化學教材中的基本內容即可。教學內容和教學評價同樣也是如此。這種分層次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困生有效掌握化學知識,這對學困生的有效轉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調動家庭環境因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化學老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將學生的家庭環境因素也充分調動起來,與學生家長做好及時的交流和溝通,讓學生家長也積極參與進來,共同致力于學困生的轉化。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學困生的轉化主要還得靠學生的課下努力,老師和學生家長要相互配合好。老師可以讓學生家長在家加強監督,避免學生在課下通過網絡尋找習題答案而敷衍作業,促使學生獨立完成作業。許多學困生沒有良好的學習行為,并且養成了不良的學習習慣,難免在學習方面出現問題,并且影響到自己的最終成績。
綜上所述,學困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也是一個需要關心的群體。沒有轉化不了的學困生,化學老師要加強對學困生的重視,不能因為偏見而放棄這個群體。要正視這一問題并對癥下藥,讓化學不再成為學生全面發展的累贅。
參考文獻:
[1]延曉英.高中化學學困生的成因分析與轉化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12-13.
[2]蔣濤.淺析高中化學學困生成因與防治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29):10-11.
[3]李于順.城鎮高中化學學習困難成因探究及轉化策略[J].才智,2012(36):34-3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