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伯玉
摘 要:在高中政治課程中除了使學生掌握政治知識、增強各種能力外,情感培育也是三維目標之一。情感成熟標志著個人心理健康,培養身心健康的人是政治課最重要的目的。主要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的現狀和成因進行分析,探討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加強情感教育的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政治;情感教育;措施
良好的情感教育可以使師生愉悅,關系和諧,對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有直接影響。高中政治課除“授業解惑”外,更強調培養學生優秀的道德與心理品質。這需要教師依靠課堂智慧,將情感教育融入課堂教學,使教學豐富有趣,使教育目標得以實現。
一、高中思想政治課的現狀及成因分析
(一)“被動式”學習抑制積極進取的學習動機
當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不力,學生缺乏課堂參與熱情。盡管考試的壓力帶來些許學習熱情,但始終無法長久。一旦促使學生積極學習的因素消失,學習熱情就會衰退甚至消失。
(二)情感教育的忽視和缺失影響學生情感發展
學校、家庭和社會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忽視,使學生情感發展受困。應試教育依然存在,很多中學評價教學的標準是升學率。部分學校和地方領導對學生的答題能力更為重視,對學生情感方面的培養較為忽視。同時,作為學生政治教育較為重要的家庭環境,由于家長的溺愛和工作的繁忙,和學生之間很少進行情感上的交流。而社會對學生的情感交流,在理念上停留的較多,對學生智育方面的培養較為重視,對學生人文素質教育較為忽視。從而導致高中生在實際行動中缺少情感上的共鳴。
二、高中政治情感教育優化措施
(一)融合知情,更新理念,注重引導與評價
情感教育要在教學中順利實施,首先,教師必須樹立知情并重的教育觀[1]。在情感教育中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興趣是樂學的關鍵,只有做到知情并重,才能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積極思維和智力得到發展的同時使情感也得到升華。尤其是高中政治課,教師更加不能只重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而忽視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否則不僅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還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其次,教師要具備科學的評價觀。部分教師以學生成績好壞和是否聽話為評價標準,卻對學生鮮有情感教育。教師只要給予每一個學生適當的成長機會,他們都能愉快學習,個性得以充分展現,應將情感發展水平列為不可或缺的評價標準。對學生的學生狀況進行改善是評價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為了選出好的,淘汰掉差的,教師應該多用激勵性的評價,給學生更多的機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二)緊扣現實,激發情感,增強責任和使命
在對學生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使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需求得到滿足和釋放,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其使命感和責任感得到培養。從現階段高中政治教學中可以看出,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對抽象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空洞枯燥,并沒有將知識和現實問題聯系在一起,不能真正地滿足學生的需要,當然無法激起對學習的熱衷和酷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高中政治教師應該充分把握政治課的特點,將理論知識和現實問題緊密聯系在一起,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其學會用所學知識對時政熱點問題進行剖析和解決,做到“學有所用”。政治課的實效性和實用性在理論和實際相聯系的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為了用而學到學而有用,最后再到有用就越要學習的良性循環過程。
例如,在教學“影響價格的因素”一課時,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深入市場,訪談居民,對影響商品價格的各種因素進行調查。調查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使其貼近生活發現問題,合理歸因,尋找解決辦法。之后,教師再講解相關的知識點,并結合學生的調查結果對問題作全面分析,教學效果會更明顯。因此,教師應注重帶課本知識走近生活,利用現實問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讓學生學會遷移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時,學生在對理論知識進行學習以及觀察和思考現實中的問題之后,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也會有所增強,在學和用的結合中,不僅使學生的視野得到了開闊,同時還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了鍛煉,思想情感得到升華,課程目標得以實現。
(三)創設情境,深化體驗,助推情緒與共鳴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創設形象、感人、生動的教學情境,調動多種感覺,增強情感體驗,提高學習積極性。教師創設的情境通常分為課堂氛圍的營造以及和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有關的環節[2]。多媒體是一種將聲、像、文、圖集合在一起的新型呈現方式,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形象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獨特的優勢,將教材中的知識點多樣化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同時,運用教師獨具特色的教學藝術、飽滿的感情,將學生帶入創設的教學情境之中,讓學生得到情感渲染,產生情感
共鳴。
例如,在教學“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一課時,教師可讓觀看學生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在大會上經過投票將國家領導人選舉出來的直播或視頻。氣勢宏偉的大會堂,莊嚴神圣的選舉,直觀生動地呈現給學生,直擊學生心靈,帶來極大震撼,使他們深刻體悟選舉的莊嚴和民主,使情感更加豐富細膩。
總之,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情感教學至關重要。教師應對情感教學的目的和內涵提高認識,為學習創設輕松愉悅的情感教學環境,搭建起師生心靈溝通的橋梁,滿足學生內心真實需要,培育學生的美感、理智感,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繼紅.如何實現高中政治情感教育目標[J].才智,2012(15):50.
[2]范美琪.論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6(6):97-100.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