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海
摘要:評課是教師進行業務交流,提升教學基本功,提升理論水平,實現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是學校教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也是學校教研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要引導教師認真開展聽評課活動。通過評課,加強教師間相互學習,拓展視野,加強教材教法研究,促進教育教學方式的改變,引領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和境界,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標。
關鍵詞:教師;評課;藝術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8-0128
評課是教師進行業務交流,提升教學基本功,提升理論水平,實現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是學校教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也是學校教研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要引導教師認真開展聽評課活動,通過評課,加強教師間相互學習,拓展視野,加強教材教法研究,促進教育教學方式的改變,引領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和境界,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標。
一、評教學目標
1. 評教學目標的確定與教學內容是否統一。2. 評教學目標是否清晰、具體,是否符合學情,體現學科特征。3. 評目標是否符合上課班學生實際及認知規律,體現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要求。
二、評教學環節和教學程序
1. 評教學各個環節的價值取向,環節的價值取向與教學的目標達成是否一致。2. 教學的環節設計是否讓絕大學生參與。是否有足夠的時間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均有參與學習的機會。3. 環節的設計是賦予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當堂檢測等要素的自然融合。4. 環節的設計能否達到突出教材重點、突破教材難點。
三、評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展區而達到下一發展階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展區的發展。
教學方法是指在教學活動中為完成教學目標任務而采取的活動方式,包括“教”和“學”兩個方面的有機統一。一節課教學方法的選擇應在充分研究學生的基礎上著眼于學生的學習最近發展區。
1. 評教師的“導”:教師是否真正發揮“導”的作用。教師在引導學生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分組指導、個別點撥、合作學習中發揮的作用,是否講的太多,學生會的教師是否還在重復講,教師的提問是否是自問自答的形式。
2. 評不同層次學生參與學習的狀況,學生合作學習的狀況,不同層次的學生是否有表達自己問題和展示自己學習效果的機會。
3. 評學生的“練”和學生的展示,要讓學習真正發生在學生身上,就必須讓學生感知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練對學生掌握情況進行檢驗并暴露存在的問題。通過展示,訓練學生的思維與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4. 評教師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科思維能力的培養。
5. 評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是否恰當。
四、評教學效果
前蘇聯教育思想家巴班斯基說過:“分析一節課,既要分析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又要分析教學結果”,課堂教學也要講效率。課堂教學效果是評價課堂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一節好課應是一節有生成性的課,是學生思想活躍、氣氛熱烈,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提高的課,是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有提升的課。因此,評價教學效果,應關注以下方面:
1. 評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從學生自主學習、做筆記、參與合作學習、展示交流、完成練習等方面看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這些方面反映了不同層次的學生一節課的學習效果,也能反映出學生的學習品質,更能反映出一個教師長期的教學行為在學生層面的沉淀。
2. 評課堂生成性:生成性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重視師生生命活動的多樣性和教學環境的復雜性,把每節課都看做不可重復的激情與智慧的綜合生成過程的課堂狀態。它強調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互動,即學生在原認知的基礎上,通過與教師、學生、文本的討論交流,實現意義上的提升和獲得,是一種多樣化的教學,是傳統意義上的提升教學。
3. 評課堂兼容性:學生的差異性是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教師是從教學設計、教學環節等層面關注這種差異,就是課堂的兼內性。一節好課,不僅能讓優秀學生得到提高,更能讓更多學困生找到問題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
4. 評課堂成長性: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成長的藝術,而這門藝術需要建立在一種寬松、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基礎上。師生在教學中應該是朋友,是合作者,教師應該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用寬容對待每一個學生的行為,用微笑傳遞對每個學生以關懷。用欣賞對待每個回答問題的學生。教師絕不能做課堂上的法官和裁判,更不能是“我的地盤我做主”的霸主。只有建立在民主、公平、和諧、寬容基礎上的課堂,學生的身心得以健康、情操得以培養、習慣得以養成,知識在原有基礎上得以提升,師生的信任得以加深,課堂的成長性才能得到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