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張昱


摘 要: Halliday將語言功能抽象概括為三大語言元功能, 即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本文選取南昌大學和江西科技學院招生簡章,從詞匯選擇、及物性、情態和人稱代詞四個方面對其進行分析,目的在于發現公立和私立大學招生簡章語言特征的異同。
關鍵詞: 話語分析 語言元功能 大學招生簡章
1.理論基礎
Halliday將語言功能抽象概括為三大語言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概念功能指語言對存在于主客觀世界的事物和過程的反映,表現為及物性(transitivity)、歸一性(polarity)和語態(voice)。人際功能指語言的參與功能,反映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語氣(mood)、情態(modality)、語調(key)是人際功能的體現形式。
2.語篇分析
大學招生簡章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方面,反映了高校機構的全面概況。本文選取南昌大學和江西科技學院招生簡章為語料,從詞匯選擇、及物性、情態和人稱代詞四個方面對其進行分析,目的在于發現公立和私立大學招生簡章語言特征的異同。
2.1詞匯選擇
“大批高學歷、高職稱、高素質的優秀教師”、“一流水平的”、“大型”等一系列詞匯展示了江西科技學院師資和設備方面實力雄厚,課堂與課外生活豐富多彩,為吸引學校的潛在學生提供了積極信息,構建了學校的良好的形象。“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計劃”和“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入選學校、“理想園地”、“育人理念”、“理想追求”、“價值導向”、“辦學理念”、“發展思路”、“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等詞匯突出了南昌大學的實力優勢,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同樣為吸引學校的潛在學生提供了積極信息,構建了學校的良好形象。由此可以看出南昌大學和江西科技學院招生簡章在詞匯選擇方面的共同點是選擇信息量大的,能夠樹立學校良好形象,提供積極信息的詞匯,旨在吸引更多潛在的學子前往學習。“任由你選擇”、“可以平等的”、“要求”、“也有機會參與”、“自由”、“讓你將課本上的理論充分轉化為實踐,為你畢業后直接上崗打下堅實基礎”等一系列詞匯將學校與學生放在平等地位,甚至將學生看成消費者,學校為其服務。江西科技學院招生簡章通過降低自己的地位,把自己和學生放在平等地位,拉近學校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并用促銷化的詞匯吸引更多的學生來此求學,這點是其與南昌大學招生簡章語言特征的不同之處。
2.2及物性
及物系統把人類的經驗分為六種過程:物質過程、心理過程、關系過程、言語過程和存在過程。在江西科技學院招生簡章中共有30個小句,包括4個過程;南昌大學招生簡章中共有45個小句,包括3個過程。具體分析結果請看下表:
從上述兩個表可以看出,江西科技學院招生簡章和南昌大學招生簡章中各類過程的構成相似,都是物質過程最多,其次是關系過程。不同點是江西科技學院招生簡章中用了一些心理過程,而南昌大學沒有。
江西科技學院招生簡章中使用一系列物質過程突出學校能給學生帶來知識,帶來美好的未來。首先通過物質過程表現了江西科技學院老師們敬業的奉獻精神,給潛在學子展現該校教師的良好形象。其次通過物質過程展現一流的實驗中心和實訓基地能幫學生將理論轉化成實踐,為上崗打下堅實的基礎。再者運用物質過程說明一系列休閑運動場所能讓你欣賞藝術享受運動。最后通過物質過程表達社團活動能帶給學子的影響。
南昌大學招生簡章通過一系列物質過程突顯了學校的自主創新能力、科技成果、育人和辦學理念和發展思路。通過這一系列物質過程呈現在潛在學子面前的是一個“以人為本、德育為先、學術為上”的大學,將解放思想,凝聚共識,激發活力,深化改革,努力把它建設成高水平的綜合性大學,塑造充滿活力與人文關懷的南昌大學良好形象,以此吸引更多學子前往求學。
江西科技學院通過關系過程陳述了它的性質、地點和便利的交通條件。南昌大學通過關系過程呈現了它的實力、優勢吸引潛在學子的到來。由于關系過程用于對事物進行描述或限定,具有客觀性。因此這兩所大學招生簡章都運用了一些關系過程描述或限定自己學校,以使它們的陳述具體客觀性,并增強其說服力吸引更多學子。
江西科技學院用一個心理過程加上一個設問句將讀者眼球引入一個花園式、現代化的校園,這個過程剛好契合學子們想在環境好的大學里享受愜意時光的心理,因此一下子就拉近了潛在學子與其的距離。接著用一個心理過程表達教職工和學生對潛在學子加入的真誠期待,最后一個心理過程表達我們愿意為潛在學子付出。這些心理過程都會讓潛在學子感到很親切、很真誠,拉近學校與他們的距離,從而打動潛在學子的心。以此對比的是南昌大學在整個招生簡章中都沒有使用心理過程。
2.3情態
情態是人際功能的主要表現形式。與英語一樣,漢語也有相應的助動詞表示情態。江西科技學院招生簡章使用了幾次助動詞“可以”,既表明學生與學校屬于平等關系,拉近了學生與學校的距離,又表明它呈現的信息是真實可信的,增強其說服力。在南昌大學招生簡章中未使用情態助詞。
2.4人稱代詞
江西科技學院招生簡章中最主要的兩個參與者是江西科技學院和潛在學子。文本使用“我們”代替江西科技學院教職工和在讀學生,第二人稱“你”代替潛在學生,而這兩個人稱代詞正式廣告語篇頻繁使用的,由此在大學和學生之間建立起一種對話式的、非正式的、親密平等的關系。這就使得大學機構不再像以前凌駕于學生之上的那種疏遠關系,而變得更加親近隨和。這就好像作為大眾語篇之一的廣告語篇使用的策略——廣告商把潛在客戶當個人看待,這就使得其廣告更具有說服力,更讓人難以抗拒。在南昌大學招生簡章中未使用人稱代詞。
3.結語
通過以上對江西科技學院招生簡章和南昌大學招生簡章的語篇分析,我們發現兩者的共同點有:(1)在詞匯選擇方面都選擇信息量大的,能夠樹立學校良好形象,提供積極信息的詞匯,旨在吸引更多的潛在學子前往學習。(2)兩者都運用了一系列物質過程和關系過程塑造學校良好形象,增強其客觀性和說服力。不同點有:(1)在詞匯選擇方面江西科技學院招生簡章用促銷化的詞匯“任由你選擇”、“可以平等的”、“要求”、“也有機會參與”、“自由”降低自己學校地位,把自己學校和學生放在平等地位,拉近學校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以此吸引更多的學生。(2)江西科技學院招生簡章通過心理過程讓潛在學子感到很親切很真誠,拉近學校與他們的距離,從而打動潛在學子的心。(3)江西科技學院招生簡章使用了幾次助動詞“可以”,既表明學生與學校是平等關系,拉近了學生與學校的距離,又表明它呈現的信息是真實可信的,增強其說服力。(4)江西科技學院招生簡章使用廣告語篇頻繁使用的第一人稱“我們”代指學校教職工和學生,用第二人稱“你”代指潛在學生,由此在大學和學生之間建立起一種對話式的、非正式的、親密平等的關系。以上四點南昌大學招生簡章均不涉及。
參考文獻:
[1]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2]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Beij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4/2004.
[3]胡壯麟,朱永生.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4]李杰.情態的表達與意識形態的體現[J].外語學刊,2005(4):49-55.
[5]王慶新,紀衛寧.批評式語篇分析及應用[J].山東外語教學,2000(1):29-32.
[6]王雪.語篇體裁、語篇類型與翻譯[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10):51-53.
[7]朱永生.功能語言學導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8]江西科技學院招生簡章[Z].南昌:江西科技學院招生辦,2014.
[9]南昌大學招生簡章[Z].南昌:南昌大學招生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