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名稱:網絡研修成為教師終身學習的有效途徑的研究負責人:張振標劉之葉立項號:AH2015041(2015年10月14日)
摘要: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網絡成為廣大教師研修的新平臺,尤其是在農村地區,網絡研修更能為教師們提供豐富多彩的研修資源。而如何才能將網絡資源充分地利用起來,提升農村教師網絡研修的有效性,成為教育界關注的重要問題。本文對農村教師網絡研修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提高其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改善農村教師的網絡研修效果。
關鍵詞:農村教師;網絡研修;有效性
網絡研修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教學研究形式,不少教師已經通過網絡研修來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但是,現階段教師網絡研修的有效性還比較差,這在農村地區表現得更加明顯。農村教育教學作為教育界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教師的網絡研修有效性亟待提升。
一、 農村教師網絡研修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 基于網絡研修的農村教師培訓
在農村教育教學中,不僅包括對學生的教學教育,還包括對教師的教學教育。在農村地區開展教師培訓活動,目的在于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基于網絡研修的農村教師培訓,將網絡充分地利用起來,結合網絡在線資源,展開一系列的培訓活動,不僅能豐富農村教師的學習渠道,還能從農村地區的教學現狀出發,針對性地改變教學策略,從而提升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教學質量。由于農村地區的教學環境相對落后,教師的培訓機會較少,所以網絡研修模式能增加教師的培訓機會,達成教師的學習目標。
(二) 提高農村教師網絡研修能力的重要性
在我國,農村地區仍然占多數,農村地區的基礎教育是社會各界的關注焦點。而教師作為農村教育的工作者,其教學水平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農村教育的質量。為改善農村地區的基礎教育現狀,農村教師需要通過不同的渠道和方式提升自己的能力,網絡研修就是其中的一條重要途徑。在網絡研修培訓模式下,農村教師的學習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隨時接受在線的專題培訓,提升其專業能力,使其能夠更加順利地開展教學工作,從而提升農村基礎教育的水平。因此,提高農村教師的網絡研修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 網絡研修的特點
作為一種新型的研修形式,網絡研修具有以下特點:第一,開放性。網絡資源是針對全體使用者開放的,而網絡研修的參與者也具有開放性,只要是有學習興趣和學習需求的人,都可以參與網絡研修。教師作為知識信息的傳播者,其必須時刻接收新知識,才能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其需要不斷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又能體現出其思維的開放性,可以將不同的信息共享給不同的學習者。第二,靈活性。網絡研修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農村教師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學習時間和學習地點,只要有網絡就可以開展研修活動。同時,教師在研修內容的選擇上,也具有靈活性。教師在研修過程中,可以任意選取自己感興趣或者有需求的信息來學習,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擾。第三,多元性。網絡資源非常豐富,其中既有教學設計,也有相關課件、習題,還有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分享。同時,通過網絡,還能了解國外的農村教育教學情況,教師可以將其中的優秀成果借鑒過來,應用于自己的教學中,從而使農村教學的形式和內容更加豐富。
二、 農村教師網絡研修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 農村教師的網絡研修意識薄弱
網絡研修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教學研究形式,由于農村地區的信息技術發展相對落后,許多農村學校和教師的網絡研修意識并不強。目前,大部分的農村學校和教師,都將重心放在理論、科研等方面的學習和培訓中,卻不注重網絡研修相關內容的學習與培訓,致使許多農村教師在開展網絡研修活動中,不明確其目的和意義。由于農村教師薄弱的網絡研修意識,使得其感受不到網絡研修的優勢,也不對其程序加以研究,這就導致網絡研修這個現代化平臺的許多功能沒有被充分地利用起來。此外,因為農村教師對網絡研修的認識不足,導致許多優秀的教育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教研活動也受到許多阻礙,農村教師的網絡研修水平難以得到提升。
(二) 信息技術培訓不足
網絡教育資源是在信息技術得以發展的前提下形成的,因此,要利用好網絡研修這個平臺,首先就要求教師具備過硬的信息技術知識,否則許多網絡教育資源就無法被挖掘出來,不利于教師網絡研修能力的提升。但是由于農村地區的網絡硬件和軟件設施都比較欠缺,學校對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也不太關注,即使有一些信息技術培訓活動,也不具有針對性。比如,大部分的農村教師都會對文字進行處理、收發電子郵件、建立博客,也會office軟件的基本操作,但是卻很少有教師能熟練操作flash、Authorware、Photoshop等軟件,這就會影響其課件質量。但是,學校在培訓網絡技術知識時,卻往往將重點放在基礎網絡知識上,而沒有注意幫助教師掌握更深層次的信息技術知識。
(三) 農村教師網絡研修形式單一
農村教師的網絡研修形式以觀課議課、同課異構為主,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來達到研修的目的。正是由于網絡研修形式缺乏創意,使得教師在研修過程中會將其視為任務來完成,形式化的網絡研修很難取得相應的成果。另一方面,其他形式的網絡研修還需要更多人的參與,或者要求教師掌握相關的技能,其難度相對更大,為簡化研修程序,農村教師們往往不太愿意去嘗試這些新形式。比如,通過教師的博客開展征文比賽,需要其他人的配合,如果沒有人投稿,那么這項比賽便無法進行。教學課件制作比賽,則要求教師能熟練運用信息技術知識,充分挖掘相關的網絡教育資源,并通過軟件將其制作成精美的課件,這對教師的要求是比較高的。
三、 提高農村教師網絡研修有效性的策略
(一) 營造良好的網絡研修氛圍
網絡是現實與虛擬的結合,網絡能為廣大農村教師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并使其通過學習去研究討論相關問題。豐富的網絡教育資源還能為教師們提供多樣化的交流平臺,促使相互之間共同進步。作為網絡研修的主體,教師們應該努力營造輕松、和諧的網絡研修氛圍,使教師群體之間能夠平等地進行交流,從而使自己能夠不斷地健康成長。比如,農村教師通過博客開展以“和諧校園生活”為主題的征文比賽活動,其他教師和教務人員應該積極地參與進來,踴躍投稿,通過建立起互動來給予相應的支持,從而使活動得以順利地進行。良好的網絡研修氛圍能夠帶動農村教師主動積極地去參與網絡研修活動,并以新的網絡研修形式來提升自己的研修能力。通過形成多元開放和多元互動的網絡研修新格局,再加上多方的支持,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農村教師網絡研修的有效性。
(二) 提高農村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和網絡互動能力
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會影響其網絡研修效果,因此,學校應定期組織培訓,幫助農村教師掌握更豐富的信息技術知識。而教師本身也應該通過自學,提升自己的網絡操作能力。比如,學校可將培訓地點安排在機房,讓教師學習計算機硬件相關知識,而教師則可以通過網絡和計算機書刊,并結合計算機實際操作,學習相關的軟件知識。網絡研修離不開網絡平臺,農村教師還應努力提升自己搜集、運用以及篩選網絡信息的能力,并熟練掌握網絡交流技能和網絡互動能力,從而為網絡研修奠定堅實的基礎。比如,通過QQ、微信、MSN、YY等可以建立起農村教師之間的交流平臺,在這些網絡平臺上,教師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互動,這就要求教師們要具備較強的互動能力。通過平臺互動,教師們才能解決自己的問題,達到網絡研修的目的。
(三) 豐富網絡研修的形式
通常情況下,農村教師的網絡研修要么是集體組織的,要么是教師自發進行的。前者一般是因為工作需要,圍繞著某一特定的主題開展的網絡研修活動,這種形式的網絡研修計劃比較翔實。而教師自發的網絡研修則是教師圍繞著自己待解決的問題,通過交流經驗的形式開展的網絡研修活動,其具有較強的靈活性。無論哪種形式的網絡研修,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載體,為提高農村教師網絡研修的有效性,有必要豐富這些工具載體,從而使網絡研修的形式變得多樣化。比如,通過論壇開展校園攝影比賽,通過YY語音進行學術交流,通過UC實現一對多的視頻交流等。此外,還可將微博、朋友圈、QQ空間等利用起來,建立農村教師與其他教師和教務人員的交流平臺,從而促進網絡研修的順利進行。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網絡研修是一種新形式的教育教學研究活動,其具有許多優勢。但是,我國農村教師在網絡研修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通過營造和諧的網絡研修氛圍、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豐富網絡研修形式來解決這些問題,從而提高農村教師網絡研修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周子杰.網絡研修模式下農村教師培訓的有效性路徑探討[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6,09:23-24+52.
[2]李中亮.中小學教師網絡研修問題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6,04:134-1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