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序好??
摘要:英語作為一門交際語言,朗讀是學習英語的最基本途徑,是培養學生英語能力的關鍵。隨著新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初中英語教育從傳統的“啞巴英語教學”向全面培養學生英語能力上轉變。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必須加快轉變傳統的英語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創新多種英語朗讀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有效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朗讀教學效果;策略
前言:
朗讀是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是培養學生英語語感和英語思維的關鍵,但是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許多教師只注重英語單詞、語法的背誦,著重英語教學中寫的能力,導致英語教學成為“啞巴英語”,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差,語感不強,學習英語效果不佳。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強調對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部分初中英語教師注意到英語朗讀訓練在培養學生英語思維、鍛煉學生英語語感等方面的重要性,逐漸加強對學生的英語朗讀訓練。那么如何提升初中英語朗讀教學效果一直是許多英語教師思考的問題,下面就朗讀教學的重要性以及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效果提出幾點策略。
一、 初中英語開展朗讀教學的重要性
英語作為一門交際語言,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注重強調學生的“聽、寫”基本能力的鍛煉,卻忽視了英語本身實質的“讀、說”的能力,導致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差,不會進行英語交流,形成啞巴英語,教學效果不顯著。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新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人們逐漸意識到英語的實際交流能力的重要性,著重加強對初中英語朗讀訓練,以此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鍛煉學生的英語語感,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因此,初中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必須開展朗讀教學,從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朗讀習慣,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一) 培養學生英語思維
思維的形成是依托具體的載體和詳細的過程為基礎而形成的。而英語思維的培養,就是以英語教學為載體,英語的聽、說、讀、寫等能力的訓練過程為基礎,通過反復的朗讀訓練將這些英語信息存儲在大腦中,將這些英語信息進行重新整合,而形成英語思維。英語的應用能力離不開英語思維的影響,而英語思維的鍛煉離不開學生的聽、說、讀、寫基本能力的培養。朗讀是最有效、最直觀的教學方式,通過學生直觀朗讀英語單詞、英語篇章等來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
(二) 鍛煉學生英語語感
語感是一個心理詞匯,是指自身對語言上的感覺。朗讀是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朗讀過程是比較復雜的,包括語言識別、神經反應、朗讀這第三個步驟。學生在朗讀英語的過程中就是大腦識別英語單詞、大腦神經反應、控制聲音系統發聲的過程。英語朗讀的目的就是將這三個步驟反復訓練的過程,周而復始,反反復復進行訓練,鍛煉大腦神經接受、反應和回饋能力的養成,最終形成英語語感。同時在初中英語朗讀訓練中,要注重學生的詞、句、字的反復積累,以此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三) 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
在新課標初中英語教學的要求中,著重強調學生在英語寫作中要做到行文規范、語句通順。而這里的語句通順就是指對英語詞、句的運用得當、行文通順。在初中英語朗讀訓練中,不僅要熟悉不同英語的語句,而且還要掌握英語語句間的運用,了解句子結構,從而才能寫出高水平的英語作文。英語的寫作是靠字、詞、句、語法共同組成的,而通過英語朗讀,可以使學生加強對英語的詞、句、語法的掌握,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二、 初中英語朗讀教學效果提升策略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其本質就是交流與溝通,而英語溝通離不開對學生英語朗讀訓練的加強,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也是教師常用的比較直觀的一種教學方法。初中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關鍵期,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思維的關鍵,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必須加快轉變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加強學生的英語朗讀訓練,用這種最直觀的教學方法,鍛煉學生的英語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一) 創設多種朗讀情境,激發學生朗讀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環境,而一定的環境氛圍能夠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初中英語朗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創設朗讀情境,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教師應該根據英語教材內容安排,結合初中生身邊的實際和學生自身的認知程度,創設生動有趣的朗讀教學情境,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敢于朗讀、樂于朗讀的學習習慣。同時給學生提供朗讀機會,并對表現優異的同學進行獎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在朗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變換多種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多種變換環境中體驗朗讀的樂趣,以此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特點,采取提示朗讀、分組朗讀、領讀和跟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教學;同時針對不同學生,還可以采取激勵朗讀的形式,發揮學習優異的學生的帶頭作用;另外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增強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通過創設多種朗讀情境,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不僅增強學生在朗讀方面的興趣和自信心,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從而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例如,在《Our school life》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根據這一單元中的幾篇文章,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借助多媒體等教學設施,創設多種朗讀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模仿原聲發音,鼓勵學生積極上臺進行朗讀表演,發揮學生的帶頭作用,使學生在切實的朗讀環境中,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通過創設多種朗讀教學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二) 運用語音教學,重視朗讀標準化
在初中入學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發音,并掌握好元音字母和輔音字母等音標的發音規則,使學生能夠快速地根據音標知識準確記住單詞。同時,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掌握句子的重音、連續、爆破、意群等朗讀技巧,運用語音教學,引導學生正確發音,掌握朗讀技巧,更好地練習英語朗讀。endprint
英語朗讀的訓練必須要有標準化,教師要重視朗讀的標準化教學。要想學生練習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那就得學習美式英語的標準發音,并且參考美式英語的發音標準。教師在朗讀教學中,應該將原聲版美式英語錄音展示給學生,并且根據美式英語的發音,加強鍛煉學生的美式英語發音,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能夠說出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減少英語朗讀教學中地方式英語朗讀的出現。積極引導學生模仿美式讀音,以此掌握英語發音的規律,養成正確的發音習慣,避免了地方音式的英語,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通過運用語音教學,重視朗讀標準化,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例如,在《The Birthday Party》這話題教學中,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找尋相關的美式原聲帶,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將音標的正確發音以及用法進行講解,并且將原聲磁帶展示給學生,同時講授相關的朗讀技巧和方法,引導學生模仿美式發音,養成正確的發音習慣,掌握相關的英語發音規律,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運用語音教學,重視朗讀標準化,以此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三) 實施多種朗讀教學模式
在初中英語朗讀訓練中,教師應該采用多種朗讀教學模式,做到教學方式多樣化,使學生在豐富的教學中體驗到朗讀的樂趣,促進學生的朗讀訓練。英語的朗讀方式有個人朗讀、男女混讀、齊聲朗讀等形式,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安排,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朗讀方式。首先,在早課學習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由朗讀,自主選擇一些段落進行反復朗讀、跳讀、精讀等;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為男女混組,就課文篇章進行男女混讀,同時延伸一些課外的教學內容,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掌握口語技巧,使學生學習到更地道的英語,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通過采用多種朗讀教學,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總結:
隨著新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加快轉變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理念是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朗讀作為英語教學的基礎,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手段。英語教師在遵循朗讀教學原則和認知規律的基礎上,認真分析學生在英語朗讀中出現的不同問題,根據不同情況和學生特點,采取合適的英語朗讀教學方法。通過創設朗讀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運用語音教學,重視朗讀標準化,采用多種朗讀教學模式等教學方法有效地提高初中英語朗讀教學效果,使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從而提高初中英語朗讀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顧建炳.淺談初中英語朗讀的教學策略[J].中學生英語,2016,(38).
[2] 袁軍玲.初中英語教學中朗讀和背誦策略探討[J].英語教師,2015,(21).
[3] 焦維.淺談英語教學中學生朗讀技巧的培養[J].赤子(中旬),20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