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全??
摘要:探討提高 “課本劇”的使用效果,對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意義重大。文章重點對“課本劇”開展前的準備、開展中應注意的事項、開展后的激勵性評價等幾個方面,論述“課本劇”的有效性開展的幾點體會。
關鍵詞:初中英語;英語教學;課本??;主要策略
“課本劇”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有一席之地,但是“課本劇”的使用中存在形式主義現象,出現低效、無效的行為。因此,有必要探討“課本劇”的開展策略,以突出其實效性,有助于英語課堂氣氛的活躍。
“課本劇”,就是對課本內容進行自己改編、自主扮演課文中的角色的教學手段,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罢n本劇”的有效運用,把課堂變成舞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課堂生機無限。
一、 演好教材中的“劇本”
“課本劇”的選擇應首先選擇有代表性的話題,最簡單的選材方式就是把對話和課文作為“課本劇”的“劇本”,讓學生直接對話或者表演。如每單元的開篇Comic strip、綜合技能中的Speak up、單元導入部分的Part B的對話等,都可以作為“劇本”原型而使用,讓學生進行pair work,group work等,開展roleplay游戲等。
二、 創造性表演課文
根據課文中的對話部分、或者利用課文的改寫等方式,創新性地“演讀”課文,以“演”促“讀”。
如在九年級上Unit 3的閱讀教學時,課文是Millie和Simon的困惑的敘述,以及分別征求Mr Friend的解決問題的建議。對于教材的教學,教師就可以通過分別扮演Millie,Simon和Mr Friend,通過學習、生活中的困惑的敘述,以及Mr Friend給的切實可行的建議或意見的對話,使課文的學習增強了生活化,知識與能力之間高度融合,也激活了教材,激活了課堂。
三、 做好“課本劇”準備工作
1. “課本劇”前的指導
在“課本劇”的使用中,往往流于形式,教師布置完任務,任學生活動的不少見。如閱讀了What a brave young man后,教師布置一個“記者”采訪活動,提出活動的要求:兩人一組,一個是visitor,一個是張華——救孫太太的英雄,采訪張華救人的心理想法、救人過程、救人后的感悟等。然后,學生自由活動。這樣的任務布置雖然新穎,活躍課堂氛圍,但是教師忽略了學生的基礎水平,忽略了學生參與度、效度的實質,多數學生因多方面的原因,不知道從何問起,又該如何應答。因此,為了提高課本劇的效度,教師應給以活動前的引導,讓學生做好準備工作,為有效開展活動推波助瀾。
2. 合理劃分小組
教師從問題的設計、問題的回答等方面給以指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采訪”的問題,擬定“采訪”提綱,先模擬表演,再真正開展“采訪”的表演活動,活動的開展才會進展順利,否則,活動有布置、少指導、缺技能,活動低效、無效不言自明。
“課本劇”前期的準備工作,小組劃分也不容忽視,如果是兩人開展的活動,劃分小組可以是能力相當的學生搭配、或者一優一差的互補搭配方式而組成小組,使“課本劇”的展開體現“全體學生的共同參與”、彰顯“學生發展觀”,使每一個學生共同參與、共同進步。
3. 合作創編劇本
小組組員確定、課本劇組故事梗概編寫好后,舞臺道具以及服裝等都是次要的,關鍵的是課本劇的劇本的編寫是最關鍵的。
課本劇的編寫,課堂上完成是不可能的,教師可以課前布置任務,課前分組、課前擬定劇本提綱、課前編寫劇本。編寫劇本需要查閱資料,掃除字詞、句子、語法等的語言障礙。教師應鼓勵學生盡可能地使用課本中所學的基礎知識,使用熟悉的詞匯和句法結構,盡量避免冷僻的詞匯。如學習A day out時,讓學生將課文改寫為“導游詞”,然后“導游”(一個學生)帶領“游客”(其他學生)來到世界公園游玩一天的情景表演,這個導游詞的編寫,是基于課文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如導游詞可以這樣設計:Lan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the world park. There are over 100 models of interests in the world. Such as the Leaning Tower, the Pyramid, the Golden Gate and so on.
如此的導游詞——“課本劇”的“劇本”的編寫,簡單易懂,利于學生操作,利于口筆頭的綜合訓練。
四、 “課本劇”的表演和呈現
“課本劇”的表演是“課本劇”的關鍵環節,課堂上表演之前,教師應讓小組長帶領組員們精心排練,從語音、語調的準確運用,到情感的有機表達,到臺詞的熟練掌握等,應達到脫稿演出的水平。對于有困難的學生,組員之間應給以幫助,以確保表演沒有任何阻力和障礙。
在正式演出之前,布置好教室,演出的時間最好安排在課外活動時,如果用課堂時間,學生的表演往往不能盡興,也不可能每一個小組都能得到表演的機會。
“課本劇”的表演,除了文章中提到的這些方面,還應注意表演時間的長度,以小組表演為10~15分鐘為宜。再者,還要注意激勵性的評價,對每一個小組的表演,其他組員應給以客觀、公正地打分,根據綜合評估,評比出最佳演員、最佳小組獎等,以營造競爭的氛圍,體驗參與的成功與快樂。
“課本劇”是輔助教學手段,既激發興趣,也提高語言能力、合作能力以及交往能力。“課本劇”值得廣泛應用,但應注重實效,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效果,全面發展學生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何益.課本劇教學對初中英語教學的影響[J].新課程導學,2016,4.
[2]連淑瓊.淺論“課本劇”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考試周刊,2014,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