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莉??
摘要:《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對課程結構做了如下規定:“從小學至高中開設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關鍵詞:科學研究;研究性學習;解決和探索
在高中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觀察現象——提出問題(選題)——設計方案(課題設計)——解決問題(課題實施過程包括尋找資料、社會調查、動手實驗等)——得出結論(結題)”這一過程,學習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體驗解決社會、生活中實際問題的一般過程,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我們研究性學習課程教師也有一些感受和體會,現提出和大家進行探討與交流。
一、 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 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
自主性是研究性學習最主要的特點。實質是著重培養學生學會從身邊選擇課題,綜合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在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學習。通過解決問題和親自實踐,來發揮每個人的潛能,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我實現、自我創新、自我發展。
同學們在研究性學習課程中的自主性如何體現,舉例說明:
1. 選擇什么課題研究要由你自己選擇。老師只是在輔導講座時給同學們一些課題指南,建議同學們從自然環境、社會生活、歷史文化、個人發展、科學技術這五個方面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進行研究。經常會遇到學生這樣問:“老師,我不知道研究什么,你給我確定個課題讓我研究吧。”我這樣回答:“我們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目的就是要讓同學們培養自主發現問題、自主進行科學探究、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我都給你替你定了研究內容,這樣的研究就不是研究性學習了。”
2. 選擇什么方法、如何研究都要由同學們自己設計。根據所選課題,老師會給一些參考研究方法,至于學生最后選擇什么方法研究學生自主決定。從同學們交上來的開題報告表中發現:學生用調查研究法的最多;其次是觀察法和文獻研究法;再次是實驗法,幾乎很少有小組選用比較法。也從側面反映了同學們選擇個人發展類的內容研究的多,而科學技術類的較少。
3. 課題研究到什么程度要由同學們自己作出預測和規劃。一個課題小組在實施課題的具體過程中,常常會受到多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組員課外知識的廣泛性、對電腦操作熟練的程度、課題小組成員的分工是否合理、組員間的相互協作情況等等。高中階段開展研究性學習課程是為了能充分培養學生早期科學研究的意識和態度,同時,通過學生親身體驗培養其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 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探究性
精英是群體出現的,發明、創造都是群體創造的產物。經研究發現,諾貝爾獎的獲獎者中,有近2/3的科學家是與他人合作而獲獎的。我國“兩彈一星”等的試驗、發射成功更是許多科學家合作的結果。一個國家的發展壯大,需要的不僅僅是幾個或幾十個能力超強的人才,更需要一個個的具備超強合作力的團隊。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讓學生親自參與,在獨立思考、分工協作、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人與人之間只有良好的合作,團隊優勢才能得以充分的體現和發揮。
(三) 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實踐性
研究性學習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它是學生在親身研究中的體驗和實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通過自己親身參與的實踐活動,如觀察、調查、走訪、試驗、創新等方式研究與自身生活學習或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一些實際問題,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進而能激發起學生研究的興趣,實現“培養學生具有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態度”的基本目標。
(四) 研究性學習與其他課程的關系
對傳統科目的學習,讓學生積累了豐富的文化知識,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有效開展,依賴于學生多年知識的積累。而學生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提高學習興趣,學會與他人合作,這一切都將促進其他課程的學習,也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 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引起的改變
1. 科任教師的學習觀念和教學方式都發生了一些轉變。教師在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也開始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在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教師的科研意識和水平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促進了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發展。
2. 同學們的學習方式也逐漸在改變。在進入高中之前,同學們已經習慣了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探究意識非常淡漠。通過開展研究性學習課程,同學們親身體驗“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一過程,培養了學生科學探究的自主學習方式。
3. 研究性學習同時促進了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在研究的過程中通過親身體驗學習,使得自身的特長、愛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在處理事情的態度方面、協作能力的培養方面都會對同學們以后的生活和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4. 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實踐,激發了同學們對科學的愛好和求知欲,培養了同學們獨立思考、自主學習、主動探究新事物的科學精神,讓同學們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學會研究。
三、 問題與思考
自從開設研究性課程以來,雖然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領導的要求、學生的需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在開展研究性課程的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如高三學生中個別研究小組為了節省時間就把物理上學過的實驗寫上應付差事,學生對待這門課程的態度如何提高,需要我們盡快地去探索和解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