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卓軍
摘 要:初中數學對學生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數學本身的比較難理解的特點,使得很多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失去興趣。所以在初中的數學教學中,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生活化教學的運用,可以讓學生對教學知識更容易理解,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初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質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
生活化教學策略,顧名思義就是將生活中的比較生動形象的實際案例運用到初中數學的教學課程中,從而收獲更好的教學效果,學生也能夠更有效地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增強初中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下,如何實現初中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本文將結合具體的例子進行詳細分析。
一、 初中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
初中教學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既要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掌握合適的教學方法,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為初中數學教學帶來新的生機,希望新型的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質量。
1. 數學課堂教學中內容生活化
數學教學內容是來源于生活的,教師在講授數學知識的時候,應當注重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學習內容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也就越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意觀察學生的心理需求,在教學內容上不斷滿足學生的需求,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一般是教師以教材為基礎,對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公式、公里定理等的記憶為主要教學手段,這種教學模式沒有表達出數學課程的優勢。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對教師的授課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進行備課的過程中,就要對教材中內容進行全面的了解,并對內容能夠有相應的變通,既能夠結合實際的生活案例又能夠更好地去完成教學理論知識的講解。
數學之所以出現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所以在教學中積極地引導學生聯系自身的經歷解決教材中提出的問題。把數學當作是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的工具,而不是簡單的數學理論知識,可以更好地達到教學的效果,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教材中不同的知識,對數學產生學習的興趣。
比如說浙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教材中,第一章第一節認識三角形,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是:三角形任何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單純的記憶理論知識可能學生今天記住明天就忘記了,這時候,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引導同學聯系一下生活,想一下生活中有什么是三角形狀的物品。比如說旗子、過馬路時的警示標志、切開的蛋糕等多是三角形狀的,這樣可以讓同學們自己思考一下,是不是任何兩邊的和都大于第三邊呢?在不斷的想象中,學生就把這個理論知識在腦海中思考好幾遍了,加深了學生學習的記憶,在之后的試題中出現這樣的問題,也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生活中那些例子。
2. 教學過程生活化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的每一個知識點都編寫一些與生活中有關的題目,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進行練習,實際問題的運用能夠讓初中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強大作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在學生沉浸在解決問題的快樂之中時,對相關的數學知識也就能熟練地掌握。
在數學教學的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溝通也是教學過程生活化的重要手段,教師和學生之間互相分享一下生活中遇到的與所學知識有關的事情,一般學生會對這種談話式的教學產生興趣,會積極地進行發言,在盡情的表達中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學生和老師之間來一場頭腦風暴,促進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開拓學生的思維,不光是對數學的學習對其他知識的學習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比如說,浙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教材中,軸對稱圖形這一節,軸對稱圖形是指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折起來,直線兩側的部分能夠互相重合,這樣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這條線叫做對稱軸。教師根據軸對稱圖形的含義可以跟同學們進行溝通,比如有沒有去過北京故宮旅游,是乘坐飛機還是其他交通工具,北京故宮就是一個軸對稱建筑,學生在旅游的時候有沒有觀察過。在旅游中還有沒有遇到其他的軸對稱圖形等。在不斷的溝通中,教師將軸對稱圖形的性質講給學生們聽。這樣的對話式的教學模式將知識點慢慢滲透于學生的思想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課外生活數學化
數學在生活中應用是非常廣泛的,隨處都可以看到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有關三角形穩定性的知識,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出對這個知識點的應用,還可以使學生動手操作,運用教學中的模具或者自己動手制作的道具進行證明。課外活動的數學化教學,不僅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課外活動回歸對數學知識的運用,也是數學回歸生活的體現。將課外活動或者生活中的經歷與數學知識有機結合,從而培養并提高初中生在生活中遇到問題能夠靈活運用數學知識思考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教學評價生活化
教學評價的生活化是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方法,現在初中教學中的測評標準是上下課時間、上課效果等方面進行考核,這樣考核雖然對教師的上課習慣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對教學效果的提升并沒有起到很大的效果。所以在進行教師的測評時,可以加深教學生活化程度,初中數學學科作為應用型課程,聯系實際生活是非常有必要的,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納入評價體系,可以促使教師在教學中充分聯系生活,加強生活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
5. 數學教學方法生活化
在運用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把握好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生活化對數學中的公式或者是數學問題能夠進行更好地講解,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
比如說,浙教版九年級上冊簡單事件概率這一章節,可以讓同學們自己動手制作轉盤,將轉盤分成不同顏色,在轉動轉盤時指向相應的顏色發生的幾率。通過自己動手制作,學生會產生成就感,再進行接下來的學習內容時,會集中精力去學習。
6. 教學過程增加研究性學習內容
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增加了對生活中時間案例的研究,在進行生活化的教學中可以適當地增加研究性問題的設置,研究性問題可以增強學生研究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設置探究性問題時可以接近生活一些,學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相互的交流,以比較輕松的氛圍進行教學。
比如說還是以浙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中的函數為例,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設置一定的研究性問題,像一個游泳池的容積是5000 m3,在向游泳池中注水時,注滿水所需要的時間t(h)隨著注水的速度v(m3/h)變化而變化。一個面積為3200cm2的長方形,長x(m)隨寬y(m)之間的變化而變化。在這兩個問題中,用函數關系式表示時間和速度,長和寬,這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并對比這兩個關系式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初中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運用,體現在教學內容生活化、教學過程生活化、課外生活數學化、教學評價生活化、教學方法生活化、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具有研究性的學習內容。課堂教學生活化可以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在進行生活化教學中教師要針對不同的知識運用不同的案例,靈活教學,通俗易懂,使學生能夠比較輕松地掌握基礎知識的運用。
二、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
首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提高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水平,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使課堂更加生動活潑,學生的參與度更加積極,教學方式的應用,也有效刺激了教師不斷地去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其次,教學方式的改變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生活化的教學改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枯燥看法,增強學生在生活中對數學知識的應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初中生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
三、 結束語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的運用,教師要注意把握實際案例與教學內容的相符,切不可生搬硬套,防止學生因此產生混淆。教學過程中,一定把握實踐與理論的度。生活化教學貫穿于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需要精心設計教學的環節,選擇合適的案例,本著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態度,提升初中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歡.“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下旬),2013,(08).
[2]林圣峰.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24).
[3]王嵐.探究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5.
[4]劉竹節.基于新課標下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讀書文摘,2015,(24).
[5]謝興.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