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生姬
摘 要:數學一直伴隨在人們的身邊,在孩童時期,人們便已經開始接觸數學,隨著孩子的成長,數學難度開始增加。孩子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一直伴隨著數學而成長。數學作為我國的重要學科之一,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非常廣泛,其來源于生活,也應當歸于生活中去。本文針對初中數學教學和生活融合,對兩者融合交互提出了幾點意見參考,以期讓學生真正懂得數學的意義。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生活;融合交互
我國數學教學采用的一直都是原始的數學教學方式。但是這樣也直接導致學生和實際生活相互脫節,數學變得非常復雜和枯燥,學生理解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高。教師的教學主要以課本為主,教學方法也是傳統的教授法,學生學習非常被動。要想改變學生的這種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把數學和實際生活相互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 根據初中數學教材恢復教材的生活化
把數學和生活融合交互,首先教師要對如何發現日常生活中關于數學的生活素材,找到課本中的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環境這樣的切入點。然后教師把數學課本知識與相對應的生活場景融合起來,開展創新教學模式。這樣可以把枯燥的、單調乏味的和生活脫節的數學知識變成生動有趣的東西,讓學生易于接受并產生興趣。教師通過自己經歷的生活和學生經歷的生活情境連接,整理出相應的數學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和實際日常生活相互聯系起來,解決日常數學難題。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學生也能更加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歸于生活的觀念,進而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力。
二、 設置生活情境
初中學生思維比較單一,其解決問題的方式也非常單一,學生思考問題都偏向于一種直觀的和具體的思維模式。教師開展數學教學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案,把課本知識生活化,設計出學生有關于數學生活化的情境,學生才更容易理解數學問題。比如教學軸對稱這一課程的時候,可利用多媒體視頻展現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圖片等,這些圖片必須和軸對稱相關。再根據學生情景中的道觀山門和乘涼亭子等,通過兩者對比發現其中的共同點,得出關于軸對稱圖形的相關理解,進而還培養學生的審美觀。
三、 增加數學生活經驗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日常經歷的生活情境和較為熟悉的生活情境融合交互,讓其把兩者相互聯系,學生通過這個環節,積極地參與到數學課程中,開動大腦,積極思考問題,非常有益于學生數學學習和未來發展。學生對數學產生了一定的興趣,才會提高自我學習能力,解決日常生活的難題,學生從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產生好感,才能夠切實實現教學目標。
在教學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行程問題時,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了解到解答應用題通常使用的解題方法,然后對相遇的數學應用問題提供數學生活情境,邀請兩個學生在教室進行即興表演。兩個學生可以從教室的前后方一同走路,但是學生必須是面對面行走的,通過一定的時間兩個學生相遇了。學生根據兩個學生的即興表演中可以看出兩個學生的走路速度有所不同,因此可以幫助學生看出細節部分,改變了傳統的應用題敘述的方法。教師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通過即興表演的手段提供了應用題中的相關信息,簡化了數學的難度,學生更易于理解。因此這種教學會增加一定的課堂趣味性,學生的注意力也會更集中,學生的求知欲望會被激發出來,學生的成績也會有所提高。
四、 強化學生學以致用方面的能力
數學作為中考和高考的重點考核知識點,說明數學的地位是不可能被任何事物所取代的,教育活動把數學當做重點。讓學生學習數學,其根本目的不是為了高考或者中考,而是為了解決學生處理問題的應用能力。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重點發展對象,必須要擁有一個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而數學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把數學生活化,可以幫助學生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難題。利用初中數學,把初中教學內容進行生活化的處理,不再像傳統的教學,其教材經過編制圖書的人員生活化的處理成為數學語言,學生學習數學,只需要套用公式就能解決數學問題或者依照課本上的例題就能解決問題,學生不能舉一反三,形成了思維惰性。學生沒有自己的思維見解,學生學習成績得不到提升。因此,教師在這一方面必須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鍛煉,讓學生養成勤于動手勤于動腦的習慣。教師通過對教材的精心篩選,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出發,開展數學教學設計,幫助學生把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中。在教授北師大版九年級上《利用三角函數測高》這節時,先讓學生欣賞些熟悉的著名的建筑物,然后拋出疑問,若想知道這些建筑物的大致高度,該怎通樣過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呢?
1. 當測量底部可以到達的物體的高度
通過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如測建筑物或樹的高度等)激發學生學習數學并努力學好數學,真正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而且這樣做還可以幫助學生對數學有一個更為深刻的影響,學生才能從心理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從而愛上數學。
五、 結束語
把初中數學教學改變成生活化教學,會有利于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幫助學生解決日常生活中的難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采取適當的生活情境,帶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加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不會因為枯燥乏味的數學問題,產生懈怠感和無能為力的感覺。通過數學生活化教學,能夠簡化數學的復雜程度,把數學變得更為容易理解,學生才能產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此逐步實現數學教學的提高,達到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龔輝.初中數學教學與交互白板有效整合的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0.
[2]王俞敏.現代教育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的設計與應用[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1.
[3]劉勇.基于交互白板的初中數學的教學設計[J].學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