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艷芳
摘 要:我國現代教育家陶行知把一生奉獻給了中國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和實踐極其豐富,他的教育思想深深地影響著中國的教育。本文借鑒陶行知教育思想通過對小學課堂提問效果,提出一些策略。并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出發點,為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對課堂學習積極性提供幫助。
關鍵詞:提問的作用;原則;技巧
一、 引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弊鳛樾聲r代的教師不僅要有某一學科專業的科學知識,還必須掌握一定的教師職業技能,而課堂提問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是師生之間相互交流信息,促進教學雙向活動的一種常見教學方法。提問是課堂教學的“常規武器”,也是小學知識訓練中最常見的,最有辦法的教學方法之一。它不僅可以及時檢查學情,開拓學生思路,啟迪思維,還有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調節教學進程,活躍課堂氣氛,促進課堂教學的和諧。
二、 課堂提問的作用
(一) 課堂提問在教師教學中主要有三個作用
1. 具有傳播信息的作用
教師傳授知識,是信息的傳遞。每一節課都有教學的知識點、重難點,教師提出的問題往往都選在這些地方,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等,化難為易,突出重點。
2. 具有反饋信息的作用
反饋教學就是講完新的知識點后,再通過提問鞏固,這是我們教師課堂教學經常用的一種方法。我們教師要根據學生理解的程度不同提問的難易度也要不同,這樣教師才能充分了解每個學生掌握的程度,以及學生未消化吸收的環節,為接下來的課程的教授做調整。
3. 具有調控教學的作用
教師提出問題后,找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問題,從學生的表情、神態以及回答問題的方式、內容上觀察他們對知識的領悟程度,通過這些反饋信息,可以檢查學生學習效果。教學要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例如,教師問:Where did you go for your holiday?學生回答他去了哪里?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分析學生是否已經掌握holiday這個詞,應及時地教會他們,再訓練問句的回答。
(二) 課堂提問在學生學習中也有幾個作用
1. 具有集中注意,激發興趣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曾說:“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逼渲械慕虒W生學最關鍵的一個環節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把被動學轉化為主動學,快樂學。因此教師的提問很重要,教師是否能拋出一個問題引發學生思考,提高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就要我們教師必須認真研究教材,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提出富有趣味性、啟發性的問題。用科學的、藝術的、生動的語言,吸引學生去積極思考問題,從而深入學習。如學習發送電子郵件時,教師提問:What do you use computer for?學生對電腦很感興趣,他們會爭先恐后地回答:Play games,Find information,send emails,watch TV,etc.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也能使他們集中注意力。
2. 具有啟發思維,發展智力的作用
在上新課程過程中能適當穿插提問學生或教師自問自答,這種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學生觸動程度和接受方式遠遠超出了一般的講解。例如:學習 English Food 這一課時,教師問:What do Chinese people usually have? And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這樣學生的思維就能得到啟迪,擴展開中國的飲食習慣,并對英國和中國的飲食的不同,理解不同的文化差異。
3. 具有引導方向的作用
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時,有時抓不住重點,有些知識容易混淆等,教師就要給予指導。而提問就是最好的方法,以此提問具有導向的作用。例如,學習一般過去時,教師問:What did you do last night?學生回答:I do my homework.顯然學生沒有抓住重點,即過去式。此時,教師應反問到:Using do, are you sure?通過這一反問,學生就會領悟過來,應用did。另外在學習單詞Chinese時,學生就會說成“中國”的意思,教師就應及時反問: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China?并板書Chinese 和China,讓學生對比學習,這樣知識才不會混淆。
4. 提供參與機會,發展表達能力作用
課堂提問可以使學生表現觀點、鍛煉表述。一個問題可以請8-9個學生回答,壯大學生的膽量,有利于學生的表達能力的提高。例如,學習顏色單詞時,教師可以問:Which color do you like best? And why?并請7-8個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
三、 課堂提問原則
(一) 整體性原則
它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課堂提問的總體設計和問題布局;二是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
1. 要有科學的總體設計和合理問題的布局
比如統編教材,在學生初步閱讀課文的基礎上,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供學生進行問答討論,這對于學生收集信息和學習寫作都是極其有效的,如果把問題的正確答案集中起來,這就成了這篇課文的概述和摘要。
2. 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學生怎樣學,先生就怎樣教?!币簿褪钦f,教師的教學方法要建立在學生的知識水平、個性,學習特點的基礎上。學得多教得多,學得少教得少,學得快教得快,學得慢教得慢,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同樣教師上課提問的目的是要喚起全班每一位同學的參與和思考,因此,課堂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根據每一個學生的情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答問的機會。在挑選答問對象時,要注意對于不同的學生都有答問的機會。在挑選答問對象的時候,要注意對于不同的學生問的問題要有所區別。一般來說,對于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應多提一些認識、理解型的問題。而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應多提一些分析、綜合和評價型的問題。endprint
(二) 啟發性原則
教師的提問,應具有啟發性。因為課堂提問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啟發學生思維的一種方式。漫無目的,無啟發性的提問,只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負擔,學生的思維得不到啟發,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所提問題應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發展學生學習思維,引導學生的探討活動,并在探討活動中培養創新的能力。
(三) 科學性原則
它體現在課堂提問的要求、范圍的正確性上。它是保證課堂提問運用有效性的前提。貫徹該原則應注意以下兩點:
1. 提問的要求應具體
要求我們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和難點、重點認真挖掘其廣度深度,精心設計,適時適度,目的明確,有針對性,真正體現問的藝術,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例如,教授一篇有多個場景的課文時,教師只要學生找出其中一個,就應該明確地說:Please find out “What dose Amy do in the park? And why does she do this?”這樣就給學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學生明白了思維的方向,才能積極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2. 提問范圍應有所限制
一篇課文里都有重難點,教師設計問題要注意這個方面。因為一堂課就只有幾十分鐘,如果不抓住重點,教學效率就會降低。所以有經驗的教師在課前就會找重點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并設計一些問題,以此為主線,來貫穿全文教學。例如,教師提問: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顯然這個范圍太大,學生不知從哪方面考慮,可以把范圍再縮小一點。如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這樣,回答的范圍就受到了限制,學生就有的放矢。
四、 結語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提問具有吸引學生注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訓練學生描述能力、提供反饋信息等多種教育功能。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必須科學性、藝術性的對待提問??傊n堂提問是一門復雜的教學藝術,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不斷實踐和改進自己的提問技能。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學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學生學的法子聯絡,必須和他自己的學問聯絡起來?!币簿褪钦f,教師要不斷自我進修,才可以做一個好教師,才可以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從學生實際出發。精心設計問題,充分發揮課堂提問的作用,從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