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仕澤+王筱曉
摘 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的過程當中,小學數學的運算能力在整個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占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學生只有充分掌握了運算能力,才能為接下去小學數學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也只有這樣,小學生的數學成績才能得到提高,孩子才能得到全方位的發展。但面對著社會以及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計算機的廣泛運用,多數的學生在面對計算問題的時候大多數都采用的計算機去計算,這就導致中小學的孩子們的運算能力在一步一步的退化,所以為了促進小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我們必須去探索新的教育教學的方法,從而更好的促進孩子們的運算能力的學習以及發展,促進孩子德、智、體、美、勞各方面能力都得到相應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運算能力;培養
小學數學中的運算能力的課程在教育教學中的難度不是很大,但卻是小學生進一步復雜學習的基礎。在小學數學的運算能力的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培養孩子的運算的速度,同時還要增強其運算的準確性。如果在運算過程中孩子的速度非常的快,但準確性非常的低的話,那也就等同于錯誤,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增強小學生的運算能力就要提高小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和對數學運算公式和法則的熟練程度。只有這樣孩子的數學的運算能力才能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在這樣的目標基礎之上,我們不斷地展開研究,為了促進小學生的運算能力的發展,我們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教學的方式和方法。
一、 提升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 為學生創設有利于學習數學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培養學生對學習事物的熱情和積極性。所以在面對培養孩子的數學的運算能力的時候我們也要積極的創設有利于學習數學的學習氛圍。例如:在學習運算內容的時候,上課之前我們可以通過活躍課堂的氣氛來調動孩子對學習運算能力的積極性,這樣孩子的興趣上來了,聽課自然也就聽的認真。其次,我們可以通過布置教室的方法,例如有些學校在教室的墻壁上粘貼一些學習數學的文章或者出一些跟學習數學有關的黑板報,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數學的氛圍,甚至有些學校在學校的樓梯上印一些有關數學的內容。同時在家庭中父母可以購買一些有關于數學運算的書籍供孩子閱讀,帶孩子去圖書館,父母可以多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孩子們在不斷地熏陶上慢慢的學習數學,從而培養一定的運算能力,使學生數學運算能力不斷地獲得發展。還有就是可以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數學運算能力的小競賽或者在家庭中一些小的計算問題,父母可以讓孩子去處理,這樣不但能培養孩子的運算能力,還能使孩子們更加熱愛生活,使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不斷地提升。
(二) 將數學聯系生活實際
數學起源于生活的同時運用于生活,要將數學當中的數字符號生活化,融入到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2就可以看成鴨子的形狀讓孩子們去記憶,這樣能不斷調動孩子們對數學的興趣,孩子們如果對數學產生一定的興趣就會花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數學,相應的孩子的數學的運算能力也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提升。同時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在講授新課之前一般會先有一個導入的內容,但為了培養促進孩子數學的能力,我們可以把導入的內容更加的聯系我們的生活實際。例如,在教授1-5的加減法的時候,導入的內容就可以舉自己家里廚房的蔬菜有幾個,或者說是冰箱里的雞蛋有幾個,用掉了幾個還剩下幾個,例如這樣的導入,聯系了生活實際,孩子們會覺得這樣的導入就在自己的生活當中。一方面培養了孩子善于觀察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孩子覺得這些問題與自己有相應的聯系,就會更加的感興趣。這樣教學就能更加順利的進行,孩子的運算能力也就能得到相應的提高。
二、 增加數學教學內容與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的使用
(一) 加強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使用
目前在國內大部分的省市地區的中小學中,多媒體的運用都已經很普遍了。雖然多媒體應用很普遍的出現,但仍舊存在一些教師在上課之前存在備課不足的現象,忽略了多媒體的應用,對于一些抽象的運算或者比較困難的計算,一些教師更加喜歡運用黑板板書的形式呈現給學生。這樣的做法存在一些弊端。例如:教師在書寫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導致孩子們識別困難,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黑板的板書書寫導致學生面對的沒有生命力的黑板,教學過程變得索然無味,這樣就使得學生對教學的內容失去了興趣,教學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另外,靈活的使用多媒體技術,能增加課堂的活躍氣氛。例如:數學運算中存在一些加減法的變化,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加減法的轉化變得活靈活現,生動有趣。這樣可以使學生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提高教學的效果與質量,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運算的方法與技巧。
(二) 豐富數學教學運算內容
在培養孩子們的運算能力的時候,我們不能僅限于教授孩子們課本上的知識。面對現在發達的網絡技術,我們要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帶領孩子們走出課堂,走出教室。課本上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同時,有些課本的知識內容還特別的瑣碎。所以在面對這樣的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在網絡上搜集一些有關數學運算的內容和資料,讓孩子們了解。同時帶領孩子們走出課堂,到生活社會實踐當中,去尋找一些有趣的運算。例如,在菜市場上有些商販進行買賣時候會運用到“稱”,一斤三兩加上兩斤一兩會是多少呢,還有可以利用去超市購物的機會,買了多少東西,物品的單價是多少,總共花了多少錢等等。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方法,到現實生活中去搜集一些一線的資料,用這些資料來豐富我們的教學內容,促進孩子們對于運算能力的理解和學習。
三、 培養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方法
(一) 養成良好的運算習慣
在現實的數學教學過程中,面對一道數學運算的題目,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認真的閱讀這道題目,也就是所謂的審題。只有仔細的讀懂題目,理解題目所要表達的意思,抓住題目的考點,我們才能更有效的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題。但是,現實情況卻是大多數的小學生由于在語文閱讀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導致孩子在面對數學題目時表現出粗略閱讀的情況,尤其面對小數的運算時,經常會少看一些小數點,例如:10.5÷5.5,類似于這樣的例題,小學生經常會看成:105÷5.5。有時候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而造成這樣的情況的原因毋庸置疑,是因為閱讀不仔細,審題不小心。還有在書寫方面也會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書寫小數時少了個別的小數點最后導致計算的結果不正確。數字寫的太潦草也是一個原因之一,例如將6寫的和0一樣也會導致孩子不能正確識別數字,最后導致錯誤。endprint
歸納種種情況,導致這些問題的出現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運算習慣,觀察不仔細,審題不清晰,粗心等等一些不良的運算習慣影響著孩子運算能力的發展。所以,如果要使孩子在數學運算能力方面有所提高,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的運算習慣。
(二) 加強口算訓練能力
小學數學的運算能力的培養從速度與準確度上出發。速度方面就是要增強孩子對數字的敏感度,一旦出現這一類的數字能馬上反應過來,從而算出正確的答案。毫無疑問,熟能生巧這是一種便捷的方法,只有讓孩子加強熟練度,才能提升運算能力。在這里我們可以充分的利用九九乘法表,讓低年級的孩子背熟練,這樣當孩子面對九九乘法表中的運算時,便能在已有的記憶中提取出來,非常的迅速。但要提升孩子們的口算的能力不是一天就可以練成的,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師或者家長就要注意到相關方面的訓練。例如:在學校中的時候,下課期間教師就可以考一考學生,今天上午老師吃了2個包子,同學們每個人吃了1個包子,食堂的阿姨一個人吃了3個包子,總共吃了多少個包子?類似于這樣簡單的運算方法,在課余時間可以教授給孩子們。還有就是家長可以注意這方面的訓練。例如:在超市購物的過程中,薯片2.5元一包,兔子糖果3.7元一包,我們買了3包,火腿5.4元一袋,總共花了多少錢?這樣就把運算的訓練或者口算的訓練運用到了日常的生活實踐當中,這樣就給孩子們不斷地提供訓練口算能力的機會,孩子在日積月累的訓練中,口算的應變能力自然而然的就會得到很高的提升。
四、 結語
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占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孩子們掌握了上述提到的數學運算能力的方法,教師為孩子們提供良好的學習數學的環境與氣氛,掌握一些特殊的技巧和方法,牢記一些公式和法則,加強自身的口算的能力。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對學習數學或者說對進一步學習數學運算能力產生興趣,也只有這樣孩子們的能力才能提升,數學運算能力才能不斷地加強。
參考文獻:
[1]宋強.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J].考試周刊,2013,(08).
[2]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對比研究[Z].76-86.
[3]劉曉寧.我國思維導圖研究綜述[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9,5.
[4]陸朝霞.小學高年級數學計算教學探究[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12).
[5]楊香.提高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計算準確率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3,(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