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江
摘 要:語文是每個人的必修課,而對于語文這門學科來說,閱讀顯得尤為重要,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想要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就必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快樂為起點,閱讀就能漸入佳境。怎樣把閱讀變成“悅讀”,讓孩子真正愛上閱讀?
關(guān)鍵詞:興趣;閱讀環(huán)境;推薦好書;有效引領(lǐng);及時評價
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指出:“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個人的閱讀史,直接影響到個人的成長和他對社會的作用。但遺憾的是,為了升學,我們的學生把他們的大部分學習時間都花在做題目上。學生沒有閱讀的時間,享受不到閱讀的快樂。這樣,既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個性,更阻礙了學生自身潛能的發(fā)展。所以只有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才能使閱讀成為一次快樂的經(jīng)歷,真正地使學生愛讀、悅讀。
一、 書香環(huán)境,是悅讀的搖籃
哲學上曾經(jīng)講過:“環(huán)境對人具有潛移默化、深淵持久的影響。”優(yōu)秀的文化塑造人生,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一個好的環(huán)境氛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利用良好的閱讀氛圍帶動學生的閱讀熱情,從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陶冶情操。
例如,我們可以利用班級圖書角,讓每個學生帶自己喜歡的書放到圖書角,這樣每位同學就可以借閱到不同類型的圖書,也可以為教室創(chuàng)造一種濃郁的閱讀氛圍。除此之外,小學生對于自己從未涉及的圖書領(lǐng)域都會有一定的好奇度,這樣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
在學校、教室還可以創(chuàng)辦有關(guān)閱讀的黑板報,讓學生自己動手,為板報的創(chuàng)設出謀劃策,更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快樂;同時,還可以利用黑板報給學生推薦一些值得看的好書,再為圖書添加簡介,更能激發(fā)學生對于這本圖書的好奇心,使得學生迫不及待地想要去了解這本書的內(nèi)容。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在校園、教室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氛圍,讓學生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文化的熏陶。
二、 經(jīng)典好書,是悅讀的養(yǎng)分
要想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的同時,提高學生閱讀的質(zhì)量,那么圖書的質(zhì)量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只有學生讀到一本好書,才能從中有所體會。因此,這就要求學校、老師提供一些切合學生成長發(fā)展需要的書籍,除此之外,還要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方向等等,從而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有自己的體會和感悟,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影響,從而讓學生感到意猶未盡,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這也是讓學生能夠“悅讀”起來的關(guān)鍵所在。
例如,在小學閱讀過程中,教師除了向?qū)W生推薦一些經(jīng)典的童話故事之外,還可以推薦一些當代兒童文學家的著作,例如《流浪貓和流浪狗》、淘氣包馬小跳系列等等,這些書籍也是很貼近小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并為小學生所喜聞樂見的。通過此類的圖書給學生們在閱讀之中帶來一種享受,在無形之中激發(fā)學生對于閱讀的樂趣。
三、 有效引導,是悅讀的臺階
1. 教師上好閱讀課。
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zhì),讓教師上好閱讀課是讓學生“悅讀”起來必不可少的因素。一方面,要想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zhì),首先需要聘請具備更高水平的閱讀引導教師,注重教師的引導能力,只有教師自身擁有專業(yè)的閱讀知識和閱讀思維,才能將自己的經(jīng)驗和閱讀方式傳授給自己的學生;加強對教師的專業(yè)培訓,提高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與水平。另一方面,加強學生主體意識,注重引導。讓學生“悅讀”起來的主體是學生,因此,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以學生為主導。在每周開設的閱讀課上,要強化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重視學生對于閱讀的不同感受。例如,在閱讀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朗讀一段令自己最有感悟的文字,朗讀完之后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通過這種方式加深學生對于書籍的理解和自己對于閱讀的頓悟,從而感受到作者的寫作表達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 學生做好讀書筆記。
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做筆記的好習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摘錄一些自己感觸很深的話題,加深自己對于書籍的印象,以后寫作的時候可以用上,為自己的文章潤色;另一方面可以表達自己對于這本書的感悟,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①摘錄式。顧名思義,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優(yōu)美的詞句摘錄下來,這也是一種很普遍的讀書筆記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把握到書籍的重點內(nèi)容,積累學生的文字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文采,在以后寫作的過程中可以為自己的文章潤色。但是,在摘錄的過程中,一定要忠實原文,不能斷章取義。而且在摘錄完之后,要注明從哪本書中摘錄的以及書籍的作者,這樣方便以后查詢,也可以增加自己對這本書的印象。
②提要式。提要式就是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把文章讀透,理清文章的條理,然后通過對每一段文字的概括,從而總結(jié)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進而把最中心的內(nèi)容標記出來。通過這種方式來做筆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概括能力,幫助學生把握文章的中心,提高學生的寫作文采。
③心得式。心得式就是當學生讀完一本好書或一篇好的文章時,將自己的感想和體會寫出來。通俗來講就是讀后感,學生可以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感想,也可以就文章的某一點,比如文章的重點句子、段落來寫體會。中國的教育講究“學有所用”,換句話說,語文之所以能夠成為學生必修的課程,是因為學好語文對孩子的成長、發(fā)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眾所周知,閱讀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十分緊密。表達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悟也是語文閱讀的目的之一。因此,在寫自己的心得體會時,不能脫離文章的內(nèi)容空談感想,要注意聯(lián)系實際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閱讀和作文的能力;還可以增長知識,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
四、 及時評價,是悅讀的催化
老師對學生閱讀的評價也是讓學生“悅讀”起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過老師對學生的閱讀狀態(tài)的閱讀評價,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讓閱讀真正的變?yōu)閷W生的一種享受。endprint
1. 通過計劃評價
首先要制定詳細的閱讀計劃,包括一個學期的閱讀數(shù)量和篇目,每天定時定量的閱讀數(shù)目等。讓學生自己建立課外閱讀檔案,包括閱讀的具體起止時間,閱讀的篇目,閱讀的字數(shù),閱讀過程中的感受、評價等等。這樣教師只要看看他們的檔案和計劃就可以掌握他們的閱讀進度。
2. 通過活動評價
通過營造“書香校園”等系列活動給學生一個展示閱讀成果的機會,讓他們將閱讀過程中的收獲表達出來與大家分享,獲得更大的成就感和閱讀動力。例如,為了培養(yǎng)“小書迷”我們采取一系列措施:
(1)成立“班級閱覽室”。學校可以把圖書閱覽室搬進教室,學生在校可以隨時借書和讀書。班里可以舉行閱讀競賽、讀書報告會、辯論會、詩歌朗誦會等等。在開展閱讀課時,教師可以把班級中的圖書分給每位同學,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交換閱讀,這樣每個人都能閱讀到不同類型的圖書,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閱讀的效果。
(2)開展表彰活動。通過表彰活動的方式定期評選 “閱讀小明星”“書香班級”,給學生閱讀給予一定的肯定與獎勵,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3. 通過展示評價
通過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成果展示給其他同學,可以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文采,例如,通過舉辦編寫詩文小報、讀書摘記展覽等方式,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近段時間的所學所得,與此同時也能幫助教師充分了解學生閱讀的情況,以便于對學生的閱讀情況做出及時的指導。
五、 結(jié)語
綜上所述,相較于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方式,讓學生“悅讀”起來更加注重學生對于閱讀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這也是語文閱讀的精髓,對語文閱讀方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也是完善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舉措,可以使學生們感受到小學語文閱讀的真正意義和價值,開發(fā)學生的智力,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們對書籍的思考、分析和概括,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的理解水平和認知能力,讓學生能夠切實地感受到閱讀的快樂,讓他們越來越愛讀書,越來越會讀書!
參考文獻:
[1]馬秋婧.讓學生學會“悅讀”[J].教學研究,2015,(08):47-48.
[2]閆旭蕾.談“讀書”與“悅讀”[J].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1):85-87.
[3]羅宗國.悅讀:提高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效率之本[J].教育研究,2014,(10):252-253.
[4]唐旭.在閱讀中“悅讀”——重慶市合川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理念與實踐[J].語文建設,2012,(12):72-73.
[5]林琳.將“悅讀”進行到底——淺談低年級課外閱讀指導[J].理論研究,2011,(07):37-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