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教育的發展,現在在教學方式上有了很大的變化,能在更加現代化和學生自主的情況下進行學習,能保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到知識,積累到學習的方法,使學生能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能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化學課程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夠真正的體會到學習的方法和樂趣,我們讓學生積極主動的融入到學習的過程中去,能在學習的過程中認識到化學知識的力量,促進學生進行學習。本文主要對初中的化學進行分析,通過對實驗教學的應用,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世界中感受化學的力量,掌握化學知識,并且能夠把學到的化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去。
【關鍵詞】實驗教學;初中化學;應用
化學是一種在分子、原子層次上展開研究的基礎自然科學,主要包括研究物質結構及其性質、變化規律。化學研究在于認識和改變物質世界,核心內容是元素周期表,反映各元素原子的內部結構。其實化學看似抽象、復雜,但其實化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值得一提的是,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實驗可以將化學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以下就以化學實驗為例,淺論初中化學的學習方法:
1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使用實驗教學方法的意義
1.1 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師進行化學知識點的講授時,如果能夠充分的運用實驗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化學知識,知道他們在實際的生活中是怎么樣進行運用的,了解到知識的精髓,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化學知識。比如在進行鹽酸知識點的講解時,應該讓學生充分的融入到實際的環境中去,讓學生利用實驗裝備進行操作,親身體驗化學神奇的力量。讓學生每人各拿一種試劑,分別含有H2O分子、H+和Cl-離子,他們分別依次的與石蕊溶液接觸,觀察他們的顏色是否改變,了解每種粒子子與相同的物質接觸時能夠產生的現象,能讓學生親身感受到化學的力量,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2 能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多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能夠經歷和實踐化學的實驗,能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中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提高自己的思維方式,培養出化學的獨到見解。比如老師在探究 CO2與 H2O 的反應時,讓學生組織進行實驗時,應該考慮到CO2和 H2O 的化學現象,在進行實驗操作器材的選擇時,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防止出現他的特性損壞器材的現象,要保證學生和器材的安全。通過CO2與 H2O的實驗,學生能夠在自主的思想下進行操作,能鍛煉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的發展。
2 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2.1 教師的教學方式還比較落后
現在的教師思想還比較落后,尤其是一些教齡大的教師,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大,不能更加充分的使用實驗教學的方式進行,阻礙教學的現代化的發展。比如在測試事物的PH值時,為了避免學生發生意外,通常時教師進行實驗的操作,讓學生觀看,這樣是不能達到學習的效果的,所以在類似PH值測試的時候,應該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自主的進行實驗。
2.2 教師實驗教學的經驗不足
因為教師多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對于新的實驗教學方式還缺少相關的經驗,缺乏實際的鍛煉,教師對于實驗教學方式還不能很好的組織教學,不能有自信的進行發展。比如教師在講授酸堿度PH值的知識點時,傳統的教師會按照課本的思路進行教學,讓學生按部就班的進行學習,在PH值的講授上不會有很大的創新,讓學生能更加的投入到里面去。PH值是一個基礎性的知識,如果能讓學生充分的了解了PH值的意義,會對化學的學習會更加的有信心。
3 促進實驗教學在初中化學上應用的策略
3.1 對教學的觀念進行創新
在化學教師在講授知識點的時候,應該注意對教學方式的轉變,積極的把現代化的教學方式運用到教學中去,讓學生能在比較開放的學習環境中進行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促進學生的發展。比如說在過去,教師講授PH值的時候,為了減少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受傷害,不讓學生親身進行操作,這樣不能使學生自己進行學習,不能使自己在實驗中掌握經驗。教師應該把自己的觀念進行改變,讓學生能在比較適宜的環境下學習。在講授PH值的相關的知識時,為了讓學生能更好的進行學習,需要學生自己動手來體會事物PH值的意義,PH值為7.0時,這是中度的值,是中間值,酸堿性中和了。比如說25度的水,擁有H+的濃度等于OH的濃度,是在實際的實驗中進行的。2H2+O2點燃=2H2O,這一方程式是通過實驗得到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中鍛煉,讓學生自己體會到點燃合成的過程。
3.2 教師應該注重經驗的總結
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對教學經驗的總結,比如在進行2Mg+O2點燃=2MgO方程式的講解時,應該結合過去的教學經驗,通過參考過去的教學效果,對當下的教學形式進行適當的調整,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學習,掌握到更多的知識。在PH值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教學經驗的總結,應該把學生的表現和學習成果進行記錄,讓學生能夠在資源更加充分的情況學習,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學會關于PH值的知識點。
3.3 與課外活動相結合,豐富學生學習的過程。
教師進行教學時,應該注意學生的學習心態,創造出更多的條件,豐富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東西。比如在進行化學方程式的教學時,如C+O2點燃=CO2,在進行這個方程式講解時,應該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接觸到的情況進行結合,讓學生能夠了解這個方程式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化學在生活中的力量,感受化學知識的魅力。都知道,CO2是無毒的氣體,但是CO2的濃度達到足夠大時,對人們的身體有很大的傷害,對人們產生了威脅,影響人類的健康。
3.4 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
(1)在進行化學的實驗之前,首先要全面的掌握各項操作的前提與注意事項。因此,教師要在進行化學實驗之前,全面的引導學生學習化學實驗操作步驟,以及具體的操作方法。并親手進行示范,讓學生可以對實驗的具體過程有所了解,且對實驗的每個環節進行思考。從而為今后的化學實驗操作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例如:初中化學實驗教材中要求學生粗鹽提純實驗時,教師演示實驗并針對提純的四個步驟中都使用玻璃棒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引導學生思考每次用到玻璃棒的作用,在提純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引起計算產率偏低或偏高的原因?對這些問題進行簡單的闡述與解答,學生進行思考問題來學習的過程遠遠超過教師按部就班的講解。且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理解實驗的原理及注意事項。從而在今后的操作中減少失誤,規范實驗。達到預期的實驗效果。
(2)初中化學相對簡單,且化學實驗大部分都是化學反應變化的相關實驗。因此,教師在進行實驗的指導與講授中,可以全面的調動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認真分析的化學實驗反應過程的能力。對實驗的每個環節都做到認真觀察仔細分析。
例如:在進行氧氣的制取這一基本的實驗中,雖然看起來是較為簡單的實驗。但是在這一實驗中卻有許多需要注意的事項。例如,制取氧氣的試管口是應該向下傾斜還是垂直向上,且藥品應以什么方式放入試管中,又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檢驗所獲得的氣體為氧氣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3.5 預先猜想-實驗驗證:
教師在進行實驗操作前,可以讓學生根據實驗的物質的特點來猜想實驗可能出現的效果。隨后展開實驗。在進行實驗操作之后,讓學生將實驗結果與猜測的結果進行比較,是否存在著偏差,并進行分析出現偏差的因素,從而總結出實驗中所包含的化學知識。
例如:Zn+2HCl=ZnCl2+H2↑,在這一試驗中,主要用到的實驗材料有稀鹽酸以及鋅粒,主要用到實驗儀器有膠頭滴管、鑷子(夾鋅粒)、試管以及試管架還有量筒(量取稀鹽酸溶液)。在試驗開始前,要注意引導學生思考,他們二者之間是否會發生反應,反應會產生什么效果。先給學生一段時間進行思考,然后再開始實驗。開始實驗之后,鋅粒表面會逐漸產生小氣泡,整個鹽酸液體中會不斷出現氣泡,速度先快,然后逐漸變慢,直至最后停止。證明在試驗期間,二者之間存在反應,產生氣泡,那究竟產生的氣泡是什么氣體,則需要給學生時間去思考,去大膽猜測,以為后面傳授知識做好準備工作。
4 總結
通過對本文的分析和了解,我們知道了在實驗教學的發展中,還存在著問題,還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及時的改正,及時的對教學的方式進行創新,豐富教學的形式,讓學生能夠在更加豐富的資源下進行學習,促進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學習。在我們的探討中,知道了要想發展實驗教學還需要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在更加現代化的學習環境下學習。在逐漸的探討過程中,發展我們在教學上的距離也很大,還需要繼續努力,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樹立更高的目標,能實現對學生的更好的教育。當然,這個目標是我們不懈努力的方向,激勵著我們向前。
參考文獻
[1]賈慧琴.初中化學實驗的學習策略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16(02):12-16.
[2]張正泰,張國靜.初中化學學習方法初探[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5(10):80-83.
[3]張學欣.淺談初中化學的學習方法和做題方法[J].科技創新導報,2016(14):163.
作者簡介
暴洪波(1967-),女,黑龍江省綏化市人。現為黑龍江省綏化第六中學教師(中教高級教師職稱)。研究方向為初中化學解題技巧方面的應用。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綏化第六中學 黑龍江省綏化市 1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