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歡
要實現既定教學目標,塑造完美學生,建設一個健康、和諧的班級氛圍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營造出良好的班級氛圍呢?
一、人格熏陶是營造良好班級氛圍的關鍵因素
一個班集體好不好,要看班風正不正,一個班集體優不優秀,要看班里的學生學習氛圍濃不濃,還要看學生與老師之間關系融不融洽。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領頭羊,班主任老師的一言一行時刻影響著學生的行為,甚至影響學生的一生。在我們的班級管理中,很多班主任恐怕都有這樣的感覺:動得最多的是嘴巴,做得最多是“說教”!從國家到集體、到個人,大道理,一套一套,很多班主任都變成了一張婆婆嘴,殊不知,再精辟的道理,再厚重的人生體驗,聽多了,聽煩了,也不會有什么好的教育效果了。老師的行為對學生影響很大,低年級的學生甚至奉老師為典范,在班級管理中,如果班主任能夠處處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這種人格力量的熏陶,對學生良好品德的養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幽默感是營造良好班級氛圍的催化劑
1. 幽默能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求知欲,輕松和諧而不雜亂的課堂氣氛最適宜師生 雙方發揮智能潛力,感知敏銳,想象力豐富,知識更易理解掌握。幽默是興奮劑,適時巧妙采用,會引發愉快的笑聲,在談笑風生中實現教學目標,笑而有得。
2. 幽默可以緩解師生 沖突、轉化矛盾、打破僵局,促進師生的情感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完成課堂 教學的重要保證。富有幽默感的教師,心地年輕,學生會覺得老師真可愛,師生 間距離縮小,親近感加深,學生喜歡這樣的老師,愛上他的課,“親其師,信其道” ,教師的教育也就容易可導可行了。比如上課時有個別學生打瞌睡,老師幽默說:“春眠不覺曉,耗時知多少。”學生們會在一笑之余回味無窮。這樣的幽默,既含有哲理的提醒,又是溫和友善的批評,學生容易接受,還會覺得老師風趣可愛。于是 師生之間情感融洽,溝通渠道暢通無阻。
三、適度期望是營造良好班級氛圍的和暖陽光
1. 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為學生提供公平競爭的機會。比如兩個學生打架,有點老師可能不問青紅皂白就批評所謂的差生,造成“冤假錯案”。有時候老師偏愛學習好 學生,冷落差生,時間長了,形成兩種極端的學生。過分寵愛會導致學生優越感太強,容易目中無人,遇到挫折時不易適應。過分冷落會使學生失去自信心。不在學生面前表現出偏愛哪一個學生。對學生的表揚鼓勵,不要只集中到幾個學生身上,而是任何學生只要有了好的表現,都要及時地、熱情地給他表揚和鼓勵。
2. 深入了解學生內心反應,并設身處地地站在學生的立場了解學生學習過程。
通過觀察去了解學生。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課外的學習生活中,老師都要留心觀察學生,注意他們的情緒變化,“有諸內,必行于外”。小學生對外界事物反映比較敏感,喜怒哀樂都掛在臉上,表現在行動上。當老師發現時,應與之進行談話交流,進行全面地了解,隨之進行引導和幫助。還有,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才能很好地引導和發展他們的興趣。
四、輔導學生自我評價、自我肯定、自我超越
教給學生使用好評價的語言。學習評價需要一定的載體,用語言來支撐。為了讓學生語言上豐富多彩,我們老師可在教學中提供讓學生更人性化,更具溫暖的話語:“我想對某同學提一點想法……我非常贊成某同學……”學生不斷積累,借助語言可以使自我評價表達流暢,從而評價得以順利進行。
引導學生在他人的評價中認識自己。每一學期結束,我都要開展一次“我心目中的優秀學生”評比,同學們以不記名投票的方式,從學生的人際關系、待人接物、團隊精神、學習態度、愛心、責任心、自信心、進取心等方面進行相互評價,學生得分不公布,只是我私下里將結果通報給學生本人,引導學生合理看待同學們對自己的評價。 他人評價自己,不一定全面正確,但通過了解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有利于看待自己的得失,讓學生恰如其分地看待自己,調節自己的行為,達到認識自己的目的。
責任編輯 邱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