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艷
【關鍵詞】 班級管理;師生關系;規章制度;競爭意
識;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8—0038—01
班主任是班級的靈魂,是班級工作的直接管理者,班級管理對于班主任來說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在教學上,我們常說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在班級管理上,我們同樣應“因師而異,因班施策。”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講究民主作風,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新時期,中小學生的社會意識、獨立自主的個性意識大大增強,他們都過早地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而這些觀點、思想都還是幼稚的、偏激片面的,需班主任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引導,因此,班主任在工作過程中要顧及學生的個性心理,維護其自尊,講究民主作風。當然,尊重學生并不是一味地放任學生,講究民主作風,教師應首先轉變絕對權威的觀點。其次,班主任應該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甚至向老師說“不”,縮短師生的心理距離,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
二、健全班級規章制度,制度面前要人人平等
在一個先進的班集體中必須有一套健全的規章制度。班集體中的規章制度應是全體班級成員共識的體現,是全體學生對實現班集體的奮斗目標這一愿望所產生的強烈要求。在制訂班級規章制度的過程中,要廣開言路,集思廣益,接納全班學生的意見和建議。由于班集體規章制度的制訂是全體學生共同參與的,因而所制訂出來的制度學生都會自覺遵守。在實施的過程中,實行人人參與的民主管理方式,在制度面前要人人平等,不能搞特殊化。班主任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時時處處以模范的行為去影響學生。班主任的模范行為,是對學生的一種無聲的教育,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潛移默化,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三、樹立榜樣,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
每個班內總有一部分做事認真、學習優異的學生,我在班級管理中將他們樹立成其他學生的榜樣,要求其他學生在做事和學習中學習他們,有了這些身邊的“參照物”,學生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就有了一種有形的行動準則和學習動力,使班級形成一種凝聚力和向上力。同時,我利用班會和課堂,經常向學生介紹古今中外一些成功者的勵志勤學、自強不息的人生經歷,鼓勵學生認真學習,爭取后來居上。競爭是一股巨大的、潛在的、其他任何外力都不可能達到或代替的動力。在班內,無論是優秀生、中等生還是學困生,我都會想盡辦法激發他們的競爭意識,在班內掀起一種激烈、持久、友好、互助的競爭活動,爭取使所有學生都取得共同的、更大的進步。
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大膽放手讓學生參與管理
現代管理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以人為本的思想。人是管理活動的主體,一切管理工作均應從調動人的積極性出發,以做好人的工作為根本。作為一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大膽培養助手,努力培養學生的組織才能和管理才能,并調動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創造性,把學生從管理對象轉變為班級管理的主體,將班級管理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如采用值日班長制、衛生值日制等。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管理,各司其職,而班主任則在遇到重大的問題時才出面引導處理、協調解決,平時則是以指導為主,形成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管理原則,以“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為目的的班級管理體系,做實施素質教育的探索者和實踐者。這樣既可以讓自己不那么累,也能達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五、因材施教,做好各個層面學生的輔導工作
輔導,并不是專門指后進生或學困生的輔導,而是對各個層面的學生都應該進行輔導。輔導,特別是個別輔導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手段,而做好個別輔導工作的關鍵是因材施教。對于思想、成績雙方面都優秀的學生,要實行好上加好的指導思想,使他們向更好的方面發展;對于后進生,應更愛護他們,和他們交知心朋友,針對他們的個性特點,要精雕細刻,扎扎實實,把思想工作做到他們的心坎上,對轉變后進生工作,要做到細致、耐心、反復并持之以恒;對于中等生,由于其在班集體中所處的位置的特殊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容易形成得過且過的壞習慣,學習態度不夠端正,這就要求班主任重點從思想觀念上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激勵他們向優等生看齊,向先進行列邁進。
編輯: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