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
【摘 要】隨著大學生對自身的要求越來越高,在不斷尋求新契機、新事物的同時,對自身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學生從事體育活動的局限性越來越小,參與體育活動的形式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但由于受到場地、器材及學生自身的素質影響出現運動損傷的機率也大大增加。運動損傷的產生不僅不能達到增強學生體質的效果,還會影響學生正常的生活學習,更甚者還會影響學生以后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本研究主要針對大學生從事大學體育課程、課外體育鍛煉、體育比賽等體育活動中運動損傷的預防及處理措施進行探討,認為學生在特定的學校必須建立合理的體育訓練機制,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yè)性和責任心。了解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的,做好預防及損傷后的處理工作。
【關鍵詞】大學生;體育活動;運動損傷;預防;處理措施
隨和體育教育的不斷改革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學生積極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去,學生們從事體育活動,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促進骨骼發(fā)育,控制體重,保持完美體形,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增強學生意志力,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等。但如何能夠正確的從事體育鍛煉,防止運動損傷的發(fā)生,是值得我們熱切關注的問題。學生從事體育鍛煉的時候一定要經過系統規(guī)范化,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及時發(fā)現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做好防范工作,避免學生在課堂上出現運動損傷。
1 如何預防運動損傷的發(fā)生
1.1 培養(yǎng)良好的安全意識
大學生已經有了獨立的意識形態(tài),養(yǎng)成良好的安全意識,是防止運動損傷的重要前提,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應更多的加入對學生人身安全的教育,進行防止意外損傷的預防方面的知識的學習,針對損傷學習一些緊急處理的措施。另外在從事體育活動的時候一定要在自身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進行,服飾著裝以休閑運動為主,禁止過多的金屬裝飾品,不過度運動,防止運動損傷;經常對場地器材進行安全檢查,及時排出安全隱患,防止運動損傷的發(fā)生。
1.2 充足的準備活動和放松活動
充足的準備活動是全面進行體育活動的基礎,不僅能使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姿態(tài),還能增強學生體質,血液循環(huán)加快,機體代謝加快,體溫上升,肌肉、肌腱的彈性增強,提高肌肉的收縮能力和彈性,從而避免運動損傷。此外,準備活動的安排上要根據訓練的內容和氣候把握好訓練的難度、強度和節(jié)奏。如果天氣太熱應選擇在陰涼的地方強度稍微小一些,天氣太冷則選擇運動強度大,訓練時間較長的內容;訓練結束后一定科學的放松活動對訓練的效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放松訓練能夠幫助學生盡快的減少乳酸堆積,消除運動疲勞,還可以控制自身心理生理活動,快速回復身體機能,增強肌肉適應能力,達到預防和治療運動損傷的作用。
1.3 專業(yè)人士指導
一定的運動損傷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培訓,可以減少學生從事體育活動中運動損傷發(fā)生的概率。從事體育活動時,不同的氣候、環(huán)境、場地、場地、運動項目都會產生不同的損傷,例如:飯后、飲水后跑步會使腸系膜受到過分牽拉,導致呼吸肌紊亂引起“岔氣”;天氣比較寒冷的時候運動,準備活動不充分的情況下,跑步會引起肌肉痙攣;運動后不及時放松會導致肌肉酸痛;運動中呼吸調整不好,長時間用嘴呼吸,會導致嗓子疼;突然大運動量的跑步會使腿部血液循環(huán)跟不上,氧氣供應不足,導致乳酸堆積,引起腿部疼痛。在體操運動中易受傷的部位是肩關節(jié)、腕關節(jié);在健美操運動中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的防護尤為重要;籃球運動中易發(fā)生的損傷有:擦傷、鼻出血、扭傷、挫傷、腦震蕩、脫臼、骨折;足球中常見的損傷有:骨折、肌肉拉傷、肌肉痙攣、運動性昏厥、休克、中暑、運動擦傷等。對于這些運動中常見的損傷,一定要經過專業(yè)的人士進行指導。
2 常見的運動損傷的處理措施
學生不管是在從事體育教學,還是從事比賽訓練,亦或是從事課外體育活動,都有可能發(fā)生運動損傷,運動時做好熱身準備的同時還要常備意外損傷時所需要的工具和藥物,一旦發(fā)生損傷,應及時進行正確的處理,防止二次受傷,也防止傷害的進一步加重。常出現的損傷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開放性損傷
開放性損傷又叫“皮外傷”,即:皮膚表面的擦傷、劃傷、刮傷等。如果出血較輕則先用醫(yī)用氯化鈉溶液清潔傷口,再用酒精消毒,或者直接擦碘酒即可,如果擦傷部位有沙土之類的異物則先清洗干凈再消毒,如遇到肘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擦傷則需要包扎,固定受傷部位,防止二次受傷。如果劃傷比較嚴重者應立即停止運動,按住附近的大動脈進行止血包扎固定后及時送醫(yī)院進行縫合治療。
2.2 閉合性損傷
閉合性損傷一般是皮內上,不傷及表皮,不出血,多見的有關節(jié)扭傷、肌肉拉傷等、這些癥狀常常表現為局部紅腫、按壓時疼痛、肌肉緊張?zhí)弁矗幚泶胧┦牵菏紫韧V惯\動,同伴配合輔助傷者抬高受傷部位,并將其送至安全地方,24小時內用冷水或者冰敷患處,24小時后可用紅花油等活血化瘀的藥進行按摩、熱敷,也可貼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膏藥。如果發(fā)生韌帶撕裂或者肌肉拉傷嚴重,局部出血嚴重者,應采用局部加壓包扎,固定好傷口,迅速送至醫(yī)院。
2.3 脫臼
脫臼即關節(jié)脫,常出現的脫臼關節(jié)有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和腰椎等,關節(jié)脫臼后,關節(jié)軟骨組織、肌肉組織和韌帶也會伴有一定的損傷,表現癥狀為:周圍腫脹,有血腫,關節(jié)失能,局部疼痛,如不及時復位,血腫機化、關節(jié)粘連,關節(jié)會不同程度的喪失功能,發(fā)生這種情況應及時固定傷者脫臼關節(jié),及時送往醫(yī)院。
2.4 其他運動損傷
大學生從事體育活動中發(fā)生的其他運動損傷有:昏厥、休克、骨折、中暑等情況。如發(fā)生以上情況,不要圍觀,保持傷者處于干凈通風的地方,夏天注意保持空氣通風涼爽,冬天注意保暖,就近聯系校醫(yī)務人員或者打120進行救治,現場同學讓傷員平躺按壓受傷者的人中、涌泉等穴位或者采用心肺復蘇進行應急救治。等待醫(yī)護人員到來后送往醫(yī)院救治。
3 結論
體育活動既能增強學生的體質,也能豐富學生的業(yè)余文化生活,更能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的意志,但在從事體育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運動損傷的防治,按著一定的要求和規(guī)則來,切忌投機取巧,認真準備熱身,穿合適的衣服,選擇適宜的環(huán)境溫度,經常檢查場地器材的安全,自身狀況適合運動的時候做適合自己身體所能承受的運動量,不帶病不超負荷的進行訓練,學習相關的預防運動損傷的專業(yè)知識,盡可能的避免運動損傷的發(fā)生,真的發(fā)生了,也能在第一時間進行專業(yè)有效的治療,減少并發(fā)癥和后遺癥的發(fā)生。運動結束后一定要進行放松,可以推拿按摩進行放松肌肉。
【參考文獻】
[1]王寶霞.大學生體育課運動損傷的防治與對策[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8,14(4):139.
[2]鄭躍.學校體育訓練中常見運動損傷的原因及防治[J].田徑,2017,1:58-59.
[3]許海峰.學校體育教學與訓練中運動損傷的原因及防治[J].西北大學現代學院,2017,3:180.
[4]劉桂香.淺析青少年運動員運動損傷的預防[J].甘肅《體育科研》,2007,26(2),106:52-54.
[5]陳雪梅.大學生課外鍛煉常見運動損傷的防治[J]田徑.2006,12:52-53.
[6]劉傳海.淺析大學生籃球運動中常見運動損傷的成因與預防[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0,25(5):122-128.
[7]魏旭波.湖南省普通高校健美操公共課課程現狀及發(fā)展對策[D].武漢體育學院.
[8]張豪.普通高校排球專選班學生運動損傷的調查研究[J].體育世界,2017,11:95-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