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艷
摘 要:近年來,小學階段的教育展開了一系列教學方法的調整與革新。其中,小學高年級數學,作為小學階段主要學科之一,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小學階段教育改革中被關注的焦點。文章即針對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展開相關討論。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缺乏有效的課堂提問及教學互動
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數學課堂中的教學中多是教師師以唱“獨角戲”的方式來講解堂課知識,很少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提問,師生之間缺乏互動;而學生在這種氣氛沉悶的環(huán)境下被動接受教育,很容易喪失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難以真正融入數學課堂的學習。
2.課堂教學方法和授課形式單一
現階段很多小學教師,經常忽視小學階段學生的具體特點和實際學習情況,更沒有根據這一階段數學的教學特點來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授課形式。而原本單一化的課堂教學難以吸引學生足夠的注意力,使得學生極易失去學習興趣,學習效率較低。
3.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接受水平不相符
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師,對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難易程度的把握存在差錯,其教學的內容安排與現階段高年級小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不相符合。這樣就使得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的授課內容,與當下小學生的水平不一,學生實際的知識接受度較數學老師理解的相對低一些,因此,實際的數學教學效果自然是達不到的。
二、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舉措
1.開展課堂教學互動,讓學生在提問中學習
首先,教師要培養(yǎng)良好的課堂氛圍。課堂上,教師要采取鼓勵式教育,運用積極的手勢暗示和語言提示等方法和手段,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增強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
其次,教師與學生之間要構建朋友般的相處模式。除課堂上的教學互動外,教師還要在課下與學生保持良性互動。教師通過與學生朋友般地相處,取得學生的信任。教師可以在非上課時段通過鼓勵學生去合作學習等,實現他們互相促進、積極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和氛圍。
最后,讓學生學會在問題中學習。課堂上教師可以采取提問的方式,來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學會思考,營造求知的教學氛圍,并以此來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設計課堂問題時,要充分考慮問題的可行性及啟發(fā)性,切實提高學生自主思考、積極探究、分析解決問題等的能力。
2.改變教學方法,豐富授課形式
第一,要做好教學素材的情境模擬,主要是可以將數學教學過程“生活化”。
第二,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帶動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來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課上讓學生上臺展示課下的預習效果,以此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實踐中,提高他們課堂上的參與熱情。
第三,適當采取多媒體授課形式。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抽象的數學內容具象化為一些生動、有趣的圖片、動圖或視頻等,來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的上課氣氛,創(chuàng)建有效的數學教學課堂。
3.把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因材施教
一方面,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即將班內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教師以小組為單位來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確保教師對絕大多數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有所把握。
另一方面,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做好教材備案。教師首先要把握好新課標對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新要求,切實做到立足于教學實際,再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教材做好充分的理解與分析,真正實現教學內容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其次,數學教師要明白小學高年級數學教材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在做教材備案時教師要充分理解和把握教材的思想,真正轉變教學理念。最后,教師要明白數學教學內容依托于教材同時又高于教材,教學形式不僅僅局限于教材,要學會將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機的結合,運用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
因此,教師課前應主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科學的問題,做好合理的備案;課上運用多媒體等授課形式及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興趣,使其在課堂上養(yǎng)成主動求知的學習習慣;課下保持與學生的良性互動,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訓練其數學思維,真正實現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冬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探討[J].學周刊(B版),2011(2).
[2]劉志杰.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3).
(作者單位:湖南省永州市冷水灘區(qū)鳳凰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