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
【摘要】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和“中國夢”的實現和建設都是一個持久的過程,也是一個系統的工程?!爸袊鴫簟笔擎溄痈咝:蜕鐣淖钪匾窳α俊.斀翊髮W生尤其是獨立學院大學生的就業必須進行理想信念的引領,又要求高校當下就業社會形勢有精準的把握和判斷,引導學生在就業思路、就業方向等多個方面實現合理轉變。
【關鍵詞】中國夢 獨立學院 就業 影響
中國夢,是中國共產黨召開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重要指導思想和重要執政理念。如今“中國夢”一詞已經成了社會熱詞,政府、學校、城市、農村處處可見。
中國夢不僅僅是理想和口號,也是目標,也是現實。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中國夢”就是求學夢、成才夢、就業夢,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高校應該充分引導大學生的求學夢、成才夢、就業夢,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緊密聯系在一起,與每一個大學生的未來命運聯系在一起。
一、目前獨立學院大學生的就業形勢
獨立學院是中國高等本科院校發展過程中的衍生事物,應為政策和經濟的原因發展歷史較短。過去的十年里因為市場合社會的需要,獨立學院發展非常迅速,那么在校生和畢業生成倍增加也是個必然,獨立學院培養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與普通公辦本科院校畢業生統一平臺競爭就業崗位,互為競爭,與普通公辦本科院校畢業生相比基友很多相似處又有很多不同樣的特點。
(一)就業機會少
現如今,中國就業市場供求關系發生變化,就業崗位少畢業生多的矛盾比較明顯,各企事業單位在就業市場中處于主動選擇地位,挑選余地大空間大,因此用人單位會在招聘的過程中設立一些要求合標準,這些要求其實跟畢業生個人能力并沒有什么必然聯系。事實上大部分用人單位對獨立學院一直缺乏的認識和了解,認為獨立學院就是“貴族學校”,學生的能力比公版本科院校要差很多,所以通常招聘會更加青睞選擇公辦本科院校的畢業生,從而造成獨立學院畢業生在就業機會上受到不平等的待遇。這種問題在就業招聘會簡歷投遞的過程中就有很明顯,獨立學院的畢業生投送簡歷時會因為是“本三”學校的畢業生而遭到用人單位的冷落,這種現象合行為嚴重影響了獨立學院畢業生的自信心。
(二)就業主動性差
大部分畢業生在擇業和求職時前思想上就有很高的期待,對工作地點、工資待遇、假期、福利、未來發展和社會地位都有很多想法。反過來對朱本身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工作經驗的積累并沒有絲毫考慮。誠信問題也是獨立學院畢業生就業的一個嚴重問題,畢業生簽約和工作的穩定性都較差,很多畢業生就業協議違約現象比較嚴重,缺少客觀的認識,沒有健全的就業觀念,更換單位頻繁,工作沒有連續性和持續性,導致長時間工作能力的得不到提高,嚴重影響了獨立學院畢業生的就業聲譽和誠信低下的問題。
因為家庭和生活環境的原因,一些家庭條件優越的畢業生就業積極性不高,緊迫感不夠,對就業不太重視,也缺乏足夠的自信心。一些畢業生初次參加就業招聘會碰壁后就喪失信心,總將問題歸咎與社會關系、背景、和社會陰暗的一面。再碰壁之后把就業的看作任務,把希望寄托在家長和家庭背景上,希望家庭出面疏通關系、暗箱操作以或者滿意的工作崗位的現象。不愿意依靠其本人自身的能力去參加招聘,對就業信息毫不關心,完全沒有就業的主動性。
三、如何用“中國夢”來影響獨立學院大學生的就業觀
“中國夢”的內涵精神的宣傳目的是讓大學生們明白,他們肩負著的歷史和國家的使命,是深刻影響著大學生們在就業和創業實踐中精神力量。
以自我為中心、功利心強和沒有誠信意識是現在大學生就業思想和價值觀的三大主要問題,怎么改變畢業生錯誤的就業思想和價值觀,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已經非常必要?,F在很多獨立學院還是用陳舊的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就業培訓理論知識枯燥無味,培訓方式沿用陳舊的灌輸式教育,畢業生接收就業信息過于被動。
用“夢想”的鼓勵畢業生樹立自信心,認清實際形式。用“中國夢”的精神力量武裝自己。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中國夢”,每一個畢業生心中都有一個“就業夢”、“未來夢”,它們與“中國夢”同根同源,其本質是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民族復興,使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獨立學院在引導畢業生就業的過程中,必須引導讓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不能做違背“中國夢”的“捷徑夢”。要認識到就業不是僅僅是找個工作,也不能把注意力只放在經濟效益上,應該把注意力放到自身精神追求與價值追求上。
畢業生的未來和夢想應該把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由高校來決定。事實上很多畢業生沒有選擇的權利和空間,所以參與的熱情不高,只是把參與招聘會當成一個任務去完成。高校應當偉畢業生構建美好的就業夢想,先虛擬良好的就業環境給畢業生實踐,建立“中國夢”和大學生就業觀念之間關聯和關系。僅從像是上安排畢業生到邊疆、農村、基層去并不符合就業市場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梢园凑战洕问筋A測、提供更多行業信息、專業信息的手段上做出更多的引導。高校就業工作應當把主要精力用在重視畢業生的切身利益和未來發展上,發揮“中國夢”精神上的重要指引作用和對現實意義的指導作用,讓畢業生在擇業和就業時具備一定的精神高度和眼光,理性的作出選擇,投入到未來廣闊的前景的行業中去。
就業、創業口號,需要高校和畢業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思。純粹的依賴校園教學汲取實踐知識等于是紙上談兵。要順利的、正常的就業與創業,畢業生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掌握就業市場和社會真實動態,為自己的就業精準定位。高校,尤其是獨立學院應該鼓勵大學生在校期間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和社會實踐。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了解未來工作的社會環境和工作內容,感受自身能力與實際要求的差距。高校應當為畢業生安排較多的集體活動,鍛煉畢業生適應集體環境,合理處理好個人與集體成員之間的關系,感受集體帶來的個人不能有的強大力量。高校可以廣開思路動員畢業生多參與社會志愿服務活動開拓就業思路,幫助社會上失業、待業、生活困難的人,增強畢業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服務奉獻意識,實現個人與社會的共同進步,共筑“中國夢”。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和“中國夢”的實現和建設都是一個持久的過程,也是一個系統的工程?!爸袊鴫簟笔擎溄痈咝:蜕鐣淖钪匾窳α俊.斀翊髮W生尤其是獨立學院大學生的就業必須進行理想信念的引領,又要求高校當下就業社會形勢有精準的把握和判斷,引導學生在就業思路、就業方向等多個方面實現合理轉變。
利用“中國夢”從戰略和戰術上的高度上把國家騰飛的內涵與高校就業工作結合,從“中國夢”的高度上進行引領和預判,提高畢業生就業的精度和方向與市場需求匹配,讓“中國夢”思想在實際活動中影響畢業生就業,為畢業生做思想上的支柱。
參考文獻
[1]李竹筠.“中國夢”與應用型本科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景德鎮高專學報,2014,29(4):109.
[2]嚴雁.中國夢與大學生就業及創業價值觀引導研究.企業導報,2016,14:152 .
[3]胡利勇.獨立學院大學生就業特點及對策研究——以之江學院為例.高教與經濟,2007,20(2):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