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宏
摘 要:創新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知識經濟的重心,也是普通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的內涵所在。在現代教育課程背景下,尊重孩子的個性化發展需求,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積極主動參與,著力形成教師激發學生,學生依靠老師的新型教學過程,旨在學生知識的累積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在高中階段,教師需要多動腦筋,多思考如何將創新元素融入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實際運用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創新能力;核心素養;激勵性評價;優質教育
一、 引言
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作為一個重要的交際工具學科在我國教學上一直以來占有重要的地位。高中英語改革頻繁,但是這并非英語重要性下降,反而是英語創新性加強的表現。從最近雅思、托福熱中看得出來,高中階段的英語教育尤其重要。要求我們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積極努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形成以主動參與、積極思考、主動創造為基本學習方式的新型教學過程,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應有的發展。
二、 什么是創新能力
近幾年,隨著中學教學創新能力改革的推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廣大教師普遍關注的熱點。所謂創新能力,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創新思維,指的是人們在運用已知知識和經驗增長的基礎上開拓新領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不斷地學習與進步中積累經驗,豐富知識,當量變累積到一定程度才會產生質變,最后獲得知識的升華。
三、 英語教學與培養創新能力間的關系
英語作為交際性學科,其自身的發展演變過程,和人類運用學習的過程無不充分體現了人類的才智和創新能力。所以,高中英語的教學需要不斷地改革和創新。
(一) 合理運用教材中的創新元素
當我們用英語與世界各國人們交流的時候,不僅可以學習別人的先進技術,也能從中學到新思想和新思維。我國歷史上記載的“新文化”運動就是學習西方先進思想與先進技術的典范所在。比如嚴復、詹天佑等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的教育家、文學家,他們出國留學,學習英語、法語、日語,進而學習到外國先進的思想文化與技術。所以說,要發展和進步,要學習別人先進技術的前提是掌握世界通用的技術性語言。那么,發現高中英語教材中的創新性思想這些也給中外的思想交流與發展奠定了充實的基礎。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充分發掘高中英語教材中的創新性教育素材,因為英語也和其他語言文化一樣,承載著人類創新文明的發展。
(二) 英語教育的實際應用
學英語,學的不僅僅是英語這種語言,還要學習以英語為圓心所覆蓋的知識,其中包括生活方式,思考方式,以及語言背后所覆蓋的人文背景等等。英語教育的實際運用就顯得很有必要,教師要在每天的日常教學計劃中,將英語口語、英語實際能力、英語創新能力的提高作為重要的元素來教學。我們不能只是單純地講英語怎么寫,怎么讀,還要把口語和英語運用加進每天的教學計劃中,比如利用在大課間休息時間,讓學生們以組為單位進行英語成語接龍比賽,英語口語練習等活動。
四、 用發散的眼光看問題,提高創新能力
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是教師作為學生引領者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多舉手發言,勇于提出與老師不同的觀點;在課外,提示學生利用電腦收集英語新資訊,有條件的學生可以讓父母帶自己到國外去游學,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去接觸英語環境,去歐美國家聽聽純正的英語發音,看看歐美式的生活方式。
(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老師要善于挖掘學生們的英語興趣,學會慢慢引導并鼓勵學生,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教學,將枯燥無味的傳統教學寓于新穎獨特的方式呈現。比如可以將寓言故事、勵志小說、幽默趣味等改編成閱讀材料,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也激發了學生們的主動參與意識,銳意創新。
(二) 提倡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不一樣”思維
不一樣思維就是要敢于打破思維框架,敢于“say No”。在課堂形式上我們要盡量多以學生為主導,多采用課堂討論的形式,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重視學生自信心的培養,盡可能地激發學生們的主動積極性,讓他們能獨立獲取知識,掌握并運用知識,以自己獨特的見解來回答問題。老師要學會起引導作用,聯系事實,對于大家困惑的問題,進行分析解讀,告訴他們不要有絕對觀念,打破常規思維,敢于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來思考問題。學生們在這樣引導性的思考過程中,能夠更加印象深刻地理解所學的知識,當然教學目的也就達到了。那么,這些研究性學習,在實際生活中很多都得以驗證的思維我們可以稱之為創新性思維。
(三) 構建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
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對學生來說是尤其重要的,羅杰斯曾說過:“成功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的安全的課堂氣氛。”曾記得高中英語老師每次教學的時候都會以身邊一個有趣的小故事來引入每天的教學內容,我們總是興趣滿滿地跟著老師的方向和節奏,一步一步進入老師創設的輕松教學環境中。這種似教非教的課堂氛圍不僅加深了師生之間的親密感,學生們也在無形中感受到學習語言和教學的樂趣。并且給予學生激勵性的語言,努力培養一種可以互相依賴的信任感。
五、 提高教師核心素養
學生的發展離不開教師的教育,所以教師的核心素養也是當今社會備受關注的熱點。教師的核心素養能力是教師區別于其他行業最本質的特點,具備超學科、跨學科的整合能力。
(一) 精神素養
德高為師,學高為范,即是對教師精神素養的最高要求。在社會職業當中,教師是一種特殊的職業群體,無論在思想道德或是職業素養方面都必須以最高標準來要求。在初入學堂的學生眼里,或許老師就是自己行為的典范。從最簡單的人生道理到慢慢樹立自己的社會價值觀,老師無時無刻潛移默化的影響著自己的學生。所以老師更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如果老師自己對自己沒有精神自律,那么是無法將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授以自己的學生的。endprint
一位真正好的教師,從小處來看,就是要提高自身禮儀素養,因為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在向學生乃至社會展示著自己的人格。教育這個行業是一個高尚的行業,來自于心靈的召喚,是人生最高尚以及最具有責任心的行業。教師自身的示范,就是學生最好的良藥,以及無可替代的陽光。也可以說,教師的功力都貯藏在他的人文素養中,教育的精神力量也體現在人文素養的底蘊中,因為人文素養是多方面能力的總體支撐,這種作用表現為理性的思維、寬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態、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夠的合作意識。精神素養對于教師而言,就是教師的法寶。
(二) 知識素養
“桶水論”中很好地闡述了教師的知識素養要求。也就是說老師要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要具備一桶水。傳道授業解惑的前提是教師不僅要在自己教授的學科上具備深厚的知識儲備,在本學科以外也需要提高知識水平。老師要用發展和教育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在教育方式上也要摒棄死板、模式化的教學。對于教師而言,核心競爭力就是雄厚的專業能力,學科技能的優勢就是對于學科框架,教學基本方針的深刻認識以及理解,還有對于能力培養序列的清晰認識。
當然也包括學習能力,在不斷更新變化的時代潮流中,我們的教師也要跟著時代潮流不斷更新自己大腦中的知識以及學科儲備。學習能力不僅僅是關于教材的解讀,更要具備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既有理性思考也有感性認識。了解學生的心理,帶著愛心、責任心和熱愛生活向上的積極心態,提高教師核心素養。
六、 結束語
在新時代背景下,在高中英語學科最新提出的核心素養要求中,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注入新的活力與激情,才能激發教師創新教學方法。作為教師,當今時代需要更多的創新人才,教師要將學生作為中心,理解學生內心真正的需求,對癥下藥,才能更好地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推進普通高中學生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培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的培養。在高中階段,英語教學更是重中之重,如果按照傳統的模式學習英語,最終學生學之乏味,教師也教之無趣,讓學生們在愉悅的環境下快樂學習,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所在。
參考文獻:
[1]許小親.探析高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08年29期.
[2]王敬先.創新英語教學模式 提高高中生英語能力[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8年06期.
[3]吳學軍,劉濱.簡論高中英語任務型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09期.
[4]徐淑惠.高中英語教學與形成性評價[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年33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