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震宇

【摘要】 目的 比較艾司奧美拉唑鈉針劑與蘭索拉唑針劑治療消化道潰瘍所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差異。方法 100例消化道潰瘍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艾司奧美拉唑鈉組與蘭索拉唑組, 每組50例。兩組患者入院后均常規禁飲食、輸液維持血壓或糾正電解質, 失血嚴重者適當輸血, 艾司奧美拉唑鈉組給予艾司奧美拉唑鈉治療, 蘭索拉唑組給予蘭索拉唑治療。記錄兩組患者的止血、血壓穩定、腹痛緩解時間, 并于治療前后進行胃液pH值測定, 觀察兩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艾司奧美拉唑鈉組的止血、血壓穩定、腹痛緩解時間均明顯短于蘭索拉唑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pH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艾司奧美拉唑鈉組和蘭索拉唑組治療后pH值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且艾司奧美拉唑鈉組治療后pH值明顯高于蘭索拉唑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5 d后, 艾司奧美拉唑鈉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8.0%, 明顯高于蘭索拉唑組的86.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891, P<0.05)。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主要不良反應為惡心、嘔吐、頭痛, 無肝腎功能異常。艾司奧美拉唑鈉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0%(4/50), 與蘭索拉唑組的10.0%(5/50)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22, P>0.05)。結論 艾司奧美拉唑鈉治療消化道潰瘍所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優于蘭索拉唑, 能有效提高胃液pH值, 縮短止血時間及癥狀緩解時間,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潰瘍;艾司奧美拉唑鈉;蘭索拉唑;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3.058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 是消化道潰瘍最常見的并發癥, 病情危急, 如不及時治療, 可危急生命危險。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可包括消化道潰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和胃癌等[1, 2], 其中以消化性潰瘍為主要發病原因, 而消化道潰瘍與胃酸存在密切關系, 胃酸分泌過多對胃黏膜造成直接的傷害, 進而導致潰瘍發生, 因而, 迅速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療消化道潰瘍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關鍵措施[3]。藥物治療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治療過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質子泵抑制劑是治療的首選藥品[4]。艾司奧美拉唑鈉和蘭索拉唑是臨床常用的兩種質子泵抑制劑, 均具有抑酸作用快、作用時間長等特點[5, 6]。本研究比較艾司奧美拉唑鈉與蘭索拉唑治療消化道潰瘍所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差異, 現將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7年3~7月收治的100例消化道潰瘍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隨機數字表分為艾司奧美拉唑鈉組和蘭索拉唑組, 每組50例。
艾司奧美拉唑鈉組中男23例(46.0%), 女27例(54.0%);年齡35~68歲, 平均年齡(43.2±8.8)歲;出血時間1~3 d, 平均出血時間(2.2±0.6)d;胃潰瘍出血27例(54.0%), 十二指腸潰瘍出血5例(10.0%), 復合型潰瘍伴出血9例(18.0%), 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9例(18.0%)。蘭索拉唑組中男25例(50.0%), 女25例(50.0%);年齡35~65歲, 平均年齡(43.6±8.3)歲;出血時間1~3 d, 平均出血時間(2.0±0.5)d;胃潰瘍出血25例
(50.0%), 十二指腸潰瘍出血6例(12.0%), 復合型潰瘍伴出血10例(20.0%), 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9例(18.0%)。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標準, 胃鏡檢查證實為消化性潰瘍所致;②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心、肺功能不全患者;②其他疾病導致的消化道出血;③哺乳期或妊娠婦女。
1. 3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常規禁飲食、輸液維持血壓或糾正電解質, 失血嚴重者適當輸血。艾司奧美拉唑鈉組靜脈滴注艾司奧美拉唑鈉(奧一明, 江蘇奧賽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63100)40 mg/次, 2次/d。蘭索拉唑組靜脈滴注蘭索拉唑(蘭川, 山東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00055)30 mg/次, 2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5 d。
1. 4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①臨床療效評估:治療5 d
后評價兩組臨床療效, 分為顯效、有效、無效, 治療3 d后消化道出血停止, 各項生命體征均平穩, 糞便隱血試驗為陰性為顯效;治療5 d后消化道出血停止, 各項生命體征均平穩, 糞便隱血試驗為陰性為有效;治療5 d后仍有消化道出血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癥狀緩解時間:記錄兩組患者止血時間、血壓穩定時間、腹痛緩解時間。符合以下任一項>24 h可視為止血:a.嘔血、便血消失;b.胃鏡探查無活動性出血現象;c.血紅蛋白及紅細胞計數上升并穩定;d.大便隱血試驗為陰性。③胃液pH值:治療前、治療后5 d采用精密pH試紙測定胃液pH值。④不良反應:治療過程中觀察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止血、血壓穩定、腹痛緩解時間比較 艾司奧美拉唑鈉組的止血、血壓穩定、腹痛緩解時間均明顯短于蘭索拉唑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endprint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H值比較 兩組治療前pH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艾司奧美拉唑鈉組和蘭索拉唑組治療后pH值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且艾司奧美拉唑鈉組治療后pH值明顯高于蘭索拉唑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5 d后, 艾司奧美拉唑鈉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8.0%, 明顯高于蘭索拉唑組的86.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891, P<0.05)。見表3。
2. 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主要不良反應為惡心、嘔吐、頭痛, 無肝腎功能異常。艾司奧美拉唑鈉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0%(4/50), 與蘭索拉唑組的10.0%(5/5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22, P>0.05)。
3 討論
隨著消化道潰瘍發病率的逐年增加, 上消化道出血的患病人群也顯著增長。研究表明, 當胃液pH值<6時, 血小板凝聚作用受到影響, 凝血塊形成受到抑制, 胃液pH值<4時, 可導致新形成的纖維蛋白溶解, 新形成的凝血塊溶解, 進而導致出血發生或者影響止血效果[7]。
目前, 消化道潰瘍所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治療方法有很多, 主要治療手段是藥物治療及內鏡下治療, 而質子泵抑制劑是推薦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線治療藥物[8, 9]。其中, 艾司奧美拉唑是奧美拉唑的S異構體, 是全球首個異構體質子泵抑制劑(PPI), 其獨特的代謝途徑使其具有其獨特的優勢, 抑酸效率優于前兩代PPI, 且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10]。艾司奧美拉唑作為PPI中持續控制和維持胃內pH值>4的時間最長的制劑, 也廣泛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Yang等[11]建議, 綜合考慮醫療成本和便利性, 推薦中國患者艾司奧美拉唑靜脈滴注的最佳給藥方案為40 mg/12 h。蘭索拉唑在吡啶環4位側鏈導入三氟乙氧基, 從而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能在胃液內迅速轉變為次磺酸和次磺酰衍生物, 后者與H+-K+-ATP酶發生特異性結合, 從而起到抑酸效果[12]。
本研究結果顯示, 艾司奧美拉唑鈉組的止血、血壓穩定、腹痛緩解時間均明顯短于蘭索拉唑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pH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艾司奧美拉唑鈉組和蘭索拉唑組治療后pH值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且艾司奧美拉唑鈉組治療后pH值明顯高于蘭索拉唑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5 d后, 艾司奧美拉唑鈉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8.0%, 明顯高于蘭索拉唑組的86.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891, P<0.05)。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主要不良反應為惡心、嘔吐、頭痛, 無肝腎功能異常。艾司奧美拉唑鈉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0%(4/50), 與蘭索拉唑組的10.0%(5/5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22, P>0.05)。提示艾司奧美拉唑鈉針劑40 mg/次, 2次/d, 能有效提高胃內pH值, 縮短止血時間, 穩定生命體征, 患者腹痛癥狀, 臨床總有效率較蘭索拉唑提高約10%, 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主要不良反應為惡心、嘔吐、頭痛, 無肝腎功能異常, 患者耐受性、依從性良好。
綜上所述, 艾司奧美拉唑鈉治療消化道潰瘍所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優于蘭索拉唑針劑, 能有效提高胃液pH值, 縮短止血時間, 進而縮短穩定生命體征的時間及癥狀緩解時間,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蔡玲, 張玫, 趙丹丹, 等. 2056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構成及相關因素分析. 首都醫科大學學報, 2015, 36(6):978-981.
[2] 王敏, 潘輔全, 段珊, 等.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發病病因及其影響因素. 中國老年學, 2016, 36(17):4353-4354.
[3] 劉爭輝, 袁敏惠. 消化性潰瘍發病機理和治療新理念. 世界中醫藥, 2015, 10(2):1409.
[4] 鄭松柏, 姚健風. 老年人質子泵抑制劑合理應用專家共識.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2015, 34(10):1-7.
[5] 鄧愛清, 汪鑫. 奧曲肽聯合艾司奧美拉唑鈉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分析. 交通醫學, 2016, 30(5):483-484.
[6] 王晨曦. 蘭索拉唑治療上消化道潰瘍的療效觀察. 中國現代醫生, 2011, 49 (1):155-156.
[7] 李軍. 奧美拉唑聯合云南白藥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的療效. 實用臨床醫學, 2015, 11(19):18.
[8] 林海. 內鏡介入聯合質子泵抑制劑治療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療效觀察. 華夏醫學, 2015, 28(4):65-68.
[9] 白安強. 消化性潰瘍并發上消化道出血者引入內鏡介入聯合質子泵抑制劑三聯療法的臨床療效.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15, 23(10):779-780.
[10] 張暉敏, 繆應雷. 埃索美拉唑的臨床應用新進展.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09, 17 (20):2064-2069.
[11] Yang H, Li J, Zhao Q, et a1. Pharmacokineties, pharmacedy namics, and safety of esemeprazole injection/infusion in healthy Chinese volunteers: a five—way ctrossover study. J Gastroen-terol Hepat01, 2013, 28(12):1823-1828.
[12] 蔣曉燕. 蘭索拉唑治療消化道潰瘍上消化道出血的綜合治療效果分析. 中國醫藥指南, 2015, 13(20):80-81.
[收稿日期:2017-08-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