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桂
摘 要:初中生作為在年齡上剛剛進入青春期的一個群體,剛剛開始對外界環境形成獨立自主的認識,可以說,初中階段是成人過程中最為重要的階段之一。而初中班級的管理工作,對初中生的身心發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初中老師在班級管理中起著支柱作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會對中學生造成不同的影響。本文通過對當前初中班級管理模式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對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及缺陷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希望對學生管理工作起到幫助作用。
關鍵詞:初中老師;班級管理;反思
一、 引言
班級管理指的是老師按照特定的方式方法,參考相關的教學管理資料,針對初中學生的特點制定一套系統的班級規定,以此來達到引導學生組建一個有序的整體,進而為教育教學工作更好地貫徹落實打下良好的基礎,對學校、老師、學生和相關教育部門來講,都有著深遠的意義。與其他年齡階段的學生相比較,初中生雖然大都還不諳世事,但已經開始對社會有了一定的認識,對外部環境也充滿了好奇,探索心理極強。另一方面,初中生通常具有極強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對家長和教師的教誨有一定的抵觸心理,對其進行教育時需要循序漸進,了解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才能做好相關工作。
1. 初中班級管理模式目前的情況
我們以西安某中學為調查對象,對其管理模式進行了認真的記錄和分析,以下列舉出幾個典型的班級管理模式。
(1) 實行積分制和家長協助管理。召集學生的家長,成立專門的微信群或者qq群,以加強老師、學生和家長三方之間的交流。讓家長們在教育工作之中協助老師進行相關工作。另一方面,制定一個健全的分數機制,對表現突出或者有進步的學生做出相應加分,對違反班級紀律或者在學習上松懈的學生做出相應的扣分,以此為依據,統計出全班的排名,每周在黑板上和家長的微信群里進行公示,讓家長了解到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同時,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讓有相關意向的學生參與到管理工作中來,同學之間相互監督、相互鼓勵,彼此之間互相督促、共同進步。在這種班級管理方式之下,大多數初中生都有著不錯的表現,為了獲得較高的積分努力學習、規范自己平時的行為、遵守相關班級紀律。如果有學生比較頑皮,不聽老師和同學的勸阻而荒廢自己的學業或者肆意破壞班級紀律,打擾了其他同學的學習,老師一般都會邀請其家長到學校來反映有關情況,讓家長對這樣的學生做出教育,有時家長和老師會對此類學生進行比較嚴肅的處罰。
(2) 建立資料庫記錄學生平時在學校的各方面情況,深入學生之中,了解每個學生平時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對于思想出現問題,在學習中開小差的同學,單獨找其詢問原因,并且盡力幫助此類學生解決其問題。對于生活中由于家庭原因或者社會原因而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請求家長的協助,對學生情緒做出疏導,幫助學生走出困境。在此類管理方式中,學生通常能夠比較健康、快樂地成長,出現問題可以得到及時的幫助和解決,老師不僅扮演了知識的傳授者,也變成了學生的心理咨詢師,對心智比較不成熟的初中生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3) 實施嚴格的獎懲機制,以此來規范學生行為。針對學生的特點,制定相應的獎懲條例并予以公示,對表現突出和成績進步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可以設立一些小的獎品,比如鋼筆和課外讀物等等,而對諸如上課說話、不完成作業等違反班級管理條例的學生,進行相應的懲罰,具體方式可以是讓犯錯的學生負責打掃衛生、負責每天擦黑板,而對犯有比較嚴重錯誤的諸如曠課、故意擾亂課堂秩序的學生,對其實行更為嚴厲的處罰,例如罰站等。在這種獎懲機制之下的班級,學生們對自己平時的行為一般都比較注意,大家都很害怕受到處罰,同時渴望通過良好的表現得到獎勵,久而久之,班級學風會越來越好,但這種方式需要老師明察秋毫,對每名學生的行為情況掌握得透徹,并做到平等對待,讓被處罰的學生能夠心服口服。
二、 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出現的一些缺陷
(1) 學生傾向于被動學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強。雖然嚴格的管理會促使學生進行學習,但是這對教師和家長的工作量提出了過高的要求,一個老師往往要對應幾十個學生,而家長也大都忙于工作,極少能夠全力顧及到孩子的學習情況,雖然教師和家長都樂意管理孩子平時的行為,但有時確實苦于心有余而力不足。對大多數初中生來講,他們還沒有形成自制力,一旦脫離了老師和家長的監管,便開始無心學習、尋求玩樂,最終導致學業的荒廢。
(2) 班級管理工作中學生過于被動。初中生開始形成了較為強烈的自我意識,通常都以自我為中心,難以適應集體生活,而在一般的班級管理工作之中,學生只能被動的成為被管理者,極大地影響了他們的積極性,統一化的管理方式,對學生的全方位發展來說也存在著種種弊端。
(3) 把成績放在過于重要的地位。在我國目前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把成績放在第一位從理論上看來確實是沒錯的。但是因為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就使得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忽視了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進行全面的培養,有時會造成學生畸形的認知,培養出一些只注重學習成績而沒有良好品德或者健康身體的學生。事實上,品德的培養和身體的鍛煉對初中生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并且至關重要的,忽視了這兩方面,會讓學生在未來的道路上遭受到極大的阻礙。
(4) 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溝通不足。初中生有著極強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而老師作為他們的管理者,對他們的行為做出約束,在有些學生的心目中,甚至扮演著“敵人”的角色。這就讓初中生很難對教師敞開心扉。而另一方面,對教師來說,他們往往忙于一般的教學工作和管理工作,很少有時間和每一個學生認真交談,了解他們心中的真實想法。最后導致學生心里有什么事,寧愿憋著也不跟老師說,不僅給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同時也給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埋下了隱患。
(5) 對個別學生來說,一般管理方法作用不大。雖然以上所講的管理方式對大部分初中生都能起到比較顯著的作用,但是因為學生基數大,難免會出現一些特例。有些學生對教師的管理抵觸情緒十分強烈,對家長的批評也不予接受,從小就嬌生慣養,做什么事情都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小小年紀就學會了追求享樂,最終迷失自我,讓老師和家長也只能束手無策。這樣的學生,不僅自己的身心發展會受到很大影響,對班級里的其他同學也會產生很大的不良影響,給老師和同學們帶來極大的困擾。endprint
三、 對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一些解決方法
從上文中,我們能夠總結出來,初中班級管理工作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工作,需要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各方面相互配合,才能夠完成得比較好,最終達到提升班級學習氛圍、強化班級紀律,讓所有同學都有一個健康和諧的學習和成長環境。在經過科學的分析之后,我們總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幫助老師達到上述目標。
(1) 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老師應該讓學生明白,初中生學習課本知識是為自己學的,是為學生將來的道路打下良好基礎的開端。只有讓學生提升自己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良好的自制力,即使脫離了老師、家長的監管,也能夠獨立學習,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習成績。
(2) 讓部分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之中,協助老師完成管理工作,不僅讓學生養成以身作則的行為習慣,同時培養他們進行管理工作的能力,促進初中生的全面發展。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根據班級里平時的學習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班級管理條例,進而參與到管理工作之中。
(3) 注重學生除學習之外其他方面的發展,對學習之外的特長,在音樂、美術或者體育方面有比較高天賦的學生,可以考慮加強對其特長方面的培養。而對于學習成績特別突出的學生,也要關注其在心理層面和身體層面健康與否,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4) 加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老師應該扮演亦師亦友的角色,讓學生意識到,老師是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很多問題的,這樣才能夠讓教學工作進行得更加順利。
(5) 對于屢教不改的學生,要找出其不服從管理的根本原因,并且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從而讓其能夠改正自己的不適當行為。
四、 結束語
初中生是新升的朝陽,是祖國未來的棟梁,只有通過科學合理的班級管理模式才能讓初中生們健康的成長,他們才能成為社會主義合格的接班人。初中教師在這方面可以說責任重大,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實行有效的班級管理方式,是老師們應盡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張同惠.農村初中班級非正式群體的現狀及引導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2]鄭燕.初中班級自主管理的實踐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3]劉華.新課改視角下的初中班級管理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
[4]李從海.初中班級管理現狀與策略探究[D].蘇州大學,2013.
[5]王文娟.城區初中低年級學生特點及班級管理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4.
[6]王瑾.初中班級自主管理探索性實踐之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
[7]楊建國.初中班級小組合作管理模式的實踐與反思[D].遼寧師范大學,2011.
[8]羅君.初中班級管理中小組合作模式的實踐與反思[D].華中師范大學,2016.
[9]胡園芳.初中班級管理中關心型師生關系的建立[D].杭州師范大學,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