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
摘 要:作文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針對當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困境,結合筆者自身的作文教學實踐經驗,從六個方面闡述了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的出路,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出路
作文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直接體現。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幫助學生提升作文水平,實現良好的初中語文教學效果。但是,當前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很多困境,如:教師的教學方法傳統落后;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缺乏積極的寫作心態;學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實感,和實際的生活嚴重脫離;過度的模仿使得學生的寫作往往出現抄襲的現象等等。種種問題的存在,都表明當前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有待提升。這就要求教師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當認真分析當前作文教學存在的困境,并通過積極地改進,找到作文教學的出路,為實現良好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效率奠定基礎。
一、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困境
當前,在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中,由于教師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使得作文教學困境成為當前初中作文教學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主要如下:
(一) 教師的作文教學傳統落后
寫作是需要靈感和思路的。在進行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時,如果教師在作文指導的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手段,學生沒有掌握作文寫作的技巧,那將會嚴重影響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在當前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在進行作文指導時,往往都會挑選幾篇優秀的范文,然后結合范文給學生講解寫作的技巧。這樣的作文指導方法看似是比較科學合理的,其實不然。很多教師在這樣的作文指導過程中,手段生硬且缺乏層次性,學生對教師的講解一知半解,對相關的作文技巧缺乏足夠的了解,從而使得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難以結合教師講解的內容提升自己的作文能力。此外,在當前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一些教師的教學還難以擺脫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教師的作文指導依然是以考試為核心的,而這種以考試為核心的作文教學模式,忽視了對學生實際能力和水平的培養,嚴重影響了學生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的提升。
(二) 學生存在畏難情緒
俗話說:作文難,難作文。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作文寫作儼然成了學習過程中的“攔路虎”。學生在面對作文寫作時,第一反應就是“難”。學生不懂得如何審題,不懂得如何用優美的語言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不懂得如何寫出一篇得體規范的文章。提筆忘字似乎成了學生作文寫作過程中經常面臨的問題。其實,學生之所以存在這樣的問題,一個最主要的因素在于學生自身的畏難情緒,當這種畏難情緒泛濫的時候,學生自然就退縮了,就不敢寫了,最終,學生不是輸給了作文,而是輸給了自己。
(三) 教師忽視學生的閱讀積累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視野比較狹隘,見識比較短淺是他們普遍面臨的問題。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閱讀積累,通過閱讀,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夯實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并沒有將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起來,沒有意識到閱讀對于寫作的重要意義,從而使得教師的作文教學存在孤掌難鳴的局面。學生閱讀知識的匱乏,是影響學生作文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初中作文面臨的困境之一。
(四) 過度模仿使得學生作文缺乏真情實感
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的作文教學手段是讓學生模仿一些優秀的作文。這樣的教學方法無可厚非,因為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會學習到一些優秀的技巧和手法。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很多學生存在過度模仿的現象,將模仿變成了活生生的抄襲,學生的作文不再是自己的真情實感、真實感受,而是毫無主見地去模仿他人。這樣的作文寫作模式,不僅讓學生在別人的文章中迷失了自己,還使得學生對模仿作文漸漸地形成了依賴,最終難以提升自身的作文水平。
二、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的出路
從某種層面講,當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面臨的困境遠遠不止以上幾點,只是基于篇幅限制,筆者在這里就不再一一列舉,只是挑選一二重點進行闡述。那么,針對當前初中作文教學面臨的困境,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通過哪些有效的方法,找到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的出路呢?
(一) 不斷豐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手段
針對當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手法陳舊的現狀,筆者認為:作為新時代的初中語文教師,應當以新課程改革理念為指導,不斷豐富和創新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實現良好的作文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改變過去單一的作文教學模式,明確自己的作文教學思路和對策,實現良好的作文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對自己的教學有一個明確的規劃,如初中一年級應當采取怎樣的教學方法,如何打破學生的思維限制和束縛,培養學生自由寫作的能力和習慣;而初中二年級,教師則應當對學生的作文進行一個規范性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在既定的文體下進行寫作;到初中三年級時,教師應當培養學生在作文的過程中,展示自己的思想和個性。這種有目標、有梯度的作文教學手段,將會使初中語文教學水平進一步提升,同時也有利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
(二) 加強溝通,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
學生在作文寫作的過程中存在畏難情緒,這是不可避免的事實。針對這樣的現狀,初中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以便于教師及時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首先,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了解學生在作文寫作的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和困難,是因為自身的知識積累不足,還是純粹的心理因素影響?只有在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問題之后,才能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其次,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時時給學生灌輸作文不難的思想,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作文其實本來不難,只不過是自己的心理作祟罷了。
(三) 強化閱讀積累,提升作文水平endprint
閱讀積累是提升學生作文水平的基礎。在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中,教師不應當將作文教學孤立起來,而應當通過強化閱讀積累,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不斷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在閱讀積累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是要讓學生認識到閱讀積累對于提升作文水平的意義,并在自己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閱讀真正為寫作服務,改變學生“提筆忘字”的寫作現狀,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不斷提升。
(四) 創造寫作條件,讓學生自由翱翔
寫作的過程,是學生思維能力提升的過程。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應當過度束縛學生的思維,而應當重視學生在作文寫作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創造學生寫作的條件,讓學生自由發揮和自由寫作,并在這個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體現學生的真情實感,實現良好的寫作效果。例如,在學生寫作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改變過去指定命題然后讓學生進行寫作的現象,而應當給學生確定一個范圍,讓學生在這個范圍里自由發揮,通過這種自由發揮的過程,培養學生的作文思維能力,實現良好的作文寫作效果。
(五) 巧用微型日記,提升學生作文水平
當前,在作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微型日記的寫作成為促進學生作文水平提升的有效手段。教師在初中作文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培養學生利用微型日記寫作習慣。首先,在學生開始寫微型日記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無論是一句話還是一段話,只要能表達自己的見解即可。這樣,學生在日積月累的微型日記寫作模式下,見到很多事物都會有感而發,從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的提升。
(六) 開展作文競賽,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想不斷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可以在適當的時機開展一些作文競賽,以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在作文競賽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設定一定的寫作范圍讓學生自由發揮,也可以讓學生自由擬題、自由寫作,最終評選出優秀的文章。這樣的作文教學模式,符合中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作文寫作興趣,最終實現良好的作文寫作效果。
總而言之,作文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有效手段。當前,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還存在不少問題,如何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成為了教師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實踐經驗,從六個方面闡述了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的出路:不斷豐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手段;加強溝通,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強化閱讀積累,提升作文水平;創造寫作條件,讓學生自由翱翔;巧用微型日記,提升學生作文水平;開展作文競賽,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參考文獻:
[1] 董蓓菲.語文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 劉玉梅.淺談對初中作文教學的幾點意見[J].成才之路,2008(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