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均棠
摘 要:提問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方式,通過課堂提問,不僅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消化、吸收、鞏固課堂知識,啟迪學生思維,發展學生心智機能和口頭表達能力,促進認知結構的進一步有機化,而且還能聯絡師生之間的情感,幫助教師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方便及時收集反饋信息,隨時調整教學策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會不會問、學生會不會答是衡量教師綜合素質和變通能力的重要標準。本文主要從明確課堂提問目的、發揮情境教學優勢,科學掌握提問標準、提高課堂提問效率和合理采用提問形式、實現課堂教學效果三個方面談談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利用提問方式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提問;目的;標準;形式;效率
課堂的教學活動,實際上就是教師“教”和學生“學”之間雙向的思維交流碰撞過程,而提問是連接教與學的一道重要的“橋梁”。它不僅是體現教學方法、實現教學過程的必要手段,更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活動、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形式。然而在實踐的提問教學中,課堂經常會陷入這樣的尷尬境地: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冷冷淡淡,回答者極少。甚至會出現“冰火兩重天”的狀況,教師自問自答,火熱非常,學生卻冷若冰霜,靜若處子。這都是由于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的影響,導致學生主動性差,依賴性強,習慣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地被動接受。在這樣的教學狀態下,課堂效果差,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益。科學、合理地運用提問技術,是我們每一位物理教師需要深入探究并熟練掌握的一種基本的教學技能。那么,如何切實地改善初中物理提問教學呢?
一、 明確課堂提問目的,發揮情境教學優勢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中明確地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應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為主要目標,滿足每一學生的基本需求,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是對教師如何進行課堂提問的考驗。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不應該是“靈光一現”脫口而出的“是不是?對不對……”這類的是非問題,而應該是教師在備課時就已經圍繞著教材內容和目標精心設計而來的。教師在提問之前,一定要明確提問的目的以及提問的作用。
首先,是提問循序漸進的作用。這就需要設置一組序列遞進的問題,要能夠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發現、思考、探索、分析,達到逐步提高。由于傳統傳授式教學模式的長期影響,學生已經養成了不愛動腦思考的壞習慣。因此,教師應先設置能夠引發學生學習動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啟迪學生的思維;再通過詳細的講解,引導學生閱讀物理教材,調動學生的各項感官,讓學生動眼、動口、動腦,提高知識的掌握程度。
其次,是提問形成體系的作用。每一個知識點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其他的知識相輔相成的。因此,在初中物理的教學中,教師要及時解決學生存在困惑的地方,引導學生發現教學重點和學習方法之間的關系,將已有的舊知識和獲得的新知識融會貫通,這也就是孔子所說的“溫故而知新”了。通過有效的提問,著力提升學生良好的批判性思維,學會評價和評判,拓展物理課堂教學的輻射力。
最后,是提問檢驗提升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提問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一種及時、有效的手段,它能夠幫助教師及時地發現學生的學習問題,做出糾正和督促,并對教學策略做出相應的調整,完善課堂教學效果。同時,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支配,讓學生帶著教師的問題或者自己的疑惑進行二次的學習。這樣,不僅能將知識在腦海中進行有效的組織,形成體系,而且還能加深印象,得到更加持久的學習經驗。
此外,提問還具有增進師生情感信息交流、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等多方面的作用。
二、 科學掌握提問標準,提高課堂提問效率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經過有效的課堂提問來檢驗。衡量課堂提問的標準尺度和角度不盡相同,但總的來說,要從教師備課出發,通過教學過程,達到學生接受的目的?!读x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要能書面或口頭表述自己的觀點,初步具有評估和聽取反饋意見的意識;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居心,能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時的喜悅。教師在提問的時候,一定要科學地掌握提問的標準,提高提問的效果。
首先,提問的問題要具有宏觀性。物理的教學是一項系統的教學,它的每一個知識點之間都是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的。教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要以本節課教學的實際內容為基點,多角度設計問題,這樣一方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思維,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另一方面能過刺激學生接受新知識的強度,讓學生在知識和能力上得到同步的提升。
其次,提問的問題要具有探討性。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選擇教學的重難點,有目的地設計兩個或者三個有爭議性的物理問題,引發學生爭論。通過探討性問題的設置,將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緊緊地聚焦在一起。這個合作探究、取長補短的過程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增加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拓寬學生的思路,而且還能加深思維的開拓性和深刻性。
最后,提問的問題要具有明確性。問題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就含糊其辭,那么學生的回答也必然是稀里糊涂的,這樣的問題,再多也是枉費。因此,教師在授課時,一定要在重點和難點上把握準確,“穩、狠、準”地提出問題,讓學生能夠對知識的運用及大腦的思考得到有的放矢。
三、 合理采用提問形式,實現課堂教學效果
有效的課堂提問方法,是展現教師教學魅力的有效途徑,也是推進課堂教學質量的必要手段?!读x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學應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索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物理作為一門實驗性的自然學科,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具有超強的可操作性、實用性和趣味性。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物理學科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也就是說,教師在設置問題時,應盡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拉近物理和學生的距離,提高學生的學習需要。endprint
首先,采用關聯提問的方式。這種提問的形式經常會用在新課導入或者舊課復習的環節中。關聯提問,是要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設計具有提高作用的懸念,將提問的重點放在新舊知識的鏈接點上,引發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的欲望。
其次,采用時機提問的方式。這種提問的形式經常會用在授課的重要環節中。時機提問,是要在課堂教學的重難點上,教師通過設計一系列的問題,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環環相扣。在這個階段,最講究的就是一個“時機”問題,趁熱打鐵,無論是發問的時間、語氣還是知識點的選擇都有效控制,才能使得課堂氛圍熱烈,學生反應敏捷,知識傳授穩定。
最后,采用交流提問的方式。這種提問的形式經常會用在小組交流活動的環節中。交流提問,是學生之間通過互相提問、回答,進行“你問我,我考你”的一種互動式的教學。在使用這種提問的形式時,教師要加強指導,不能讓學生偏離軌道,脫離教學實際。同時,對于學生在交流中的問題,要及時做好引導工作。
總之,提問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之一,一“問”中的的好問題,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且還能分散教學的重難點,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更好地幫助學生消化吸收物理知識,可謂是一舉多得。反之,無關痛癢的是非式問題,甚至是壞的問題,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課堂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教師要在科學、合理、巧妙的提問上下工夫,讓一個好問題,達到“一波激起千層浪”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李曼娜.淺談初中物理課堂提問的方式及需要注意的問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3] 劉福林.微議新課標背景下教師怎樣進行初中物理課堂的提問教學[J].現代教育科學,2013,5.
[4] 馮海燕.論初中物理課外實驗的開展[J].中學生語數外(教研版),2009,(2).
[5] 朱道榮.例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J].湖北中小學實驗室,2000,(5):10-11.
[6] 朱長華.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宿州學院學報,2005,(4):133.
[7] 郝貴有.做好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幾個環節[J].科技資訊,2006,(2):88.
[8] 李巖莉.初中物理學習中的性別因素的研究[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6):98-100.
[9] 丁春海.如何在實驗教學中提高初中生物理學習興趣[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8):196.
[10] 高傳富.淺談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J].考試周刊,2007,(12).
[11] 韓雪琴.中學物理教學中體現素質教育的創新性研究[D].長春師范學院,2012.
[12] 金延萍.多媒體輔助中學物理教學優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