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堅學+蔡運記+宗宸
摘 要:智能手機改變著大學校園生活,給大學生們帶來了生活的便利,也產生了許多負面的影響。比如,由于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出現了學生在課堂使用手機的現象。這種現象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影響了課堂學習效率。文章采用自編問卷——《關于大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現象的調查問卷》,對這種現象進行了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低頭族;手機;影響;建議
隨著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高科技產品。其中有一樣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高科技產品就是智能手機。可以視為繼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之后的“第五媒體”——智能手機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現在的大學校園,幾乎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機,有的學生還有著兩部以上。智能手機以其新穎的特性牢牢地吸引了大學生們的注意力,現在大學生們對手機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嚴重,很多時候都是“機”不離手,甚至在課堂上淪為“低頭族”。許多大學老師反映,現在的大學生普遍會在課堂上玩手機,對課堂的秩序管理、教學效果等方面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而對這個問題應予以關注。
采用自編問卷《關于大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現象的問卷》,通過表單大師軟件在網上施測的方式,對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參與調查人數共有377人,其中男生98人,女生279人;大一234人,大二63人,大三51人,大四29人。
一、 大學生課堂使用手機的現狀
(一) 大學生日常使用手機和課堂使用手機的情況
在調查中,問及“每天玩手機的時間”總體情況,結果發現:僅有4%的人回答“一小時以內”,35.3%的人回答“一至三小時”,32.1%的人回答“三至五小時”,而回答“五小時以上”的人也高達28.6%。可見,大學生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在玩手機上,可以說手機已經成為大學生最依賴的一件使用產品,甚至有許多的同學產生了成癮癥狀。
調查進而問及“課堂使用手機所花費時間”的情況,僅有15.6%的人回答“上課從不玩手機”,也就是說,高達84.4%的同學會在課堂上使用手機。其中“玩手機10分鐘以內”的占到58.6%,“大半節課玩手機”的有23.1%,“一整堂課都在玩”的也有2.7%。
(二) 課堂使用手機的內容
從調查中得知,大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的用途排在前四位的是:玩QQ、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82.5%),查閱資料(52.3%),拍照(45.1%)和瀏覽新聞(33.9%)。其中玩QQ、微信、微博等即時社交工具的比例高達82.5%,也可以反映出即時社交APP對大學生活影響最為深入。
(三) 什么課學生更容易出現課堂使用手機現象
在調查中,我們可以發現學生課堂使用手機情況最嚴重的三類課程分別為思修課、公共必修課、通選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限選課也有一定比例的同學課堂使用手機。
(四) 大學生課堂使用手機的原因
從調查中得知,大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需要查閱資料(53.8%),上課累了想放松一下(49.3%),對課程內容不感興趣(43.8%)。另外,也有12.2%是由于“受其他同學的影響”以及22.0%的是“其他原因”。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課堂使用手機的原因,主觀上有學生需要獲取信息的需求和娛樂的需求,也有學生缺乏自控力或從眾等心理因素的原因,客觀上則有教師授課質量、課程內容缺乏吸引力、課程管理過于寬松等原因的影響。
(五) 大學生如何看待課堂使用手機行為
調查中,問及在課堂使用手機的影響,回答“消極影響大于積極影響”的占86.2%(325人),而只有13.8%(55人)回答“積極影響大于消極影響”。在問及“怎么看待上課玩手機的行為”,有60.7%(229人)認為“覺得不妥,但是控制不住”,有53.6%(202人)認為 “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有41.1%(155人)認為“浪費自己的時間”,而只有11.6%(44人)認為“沒什么大不了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課堂使用手機絕對是弊大于利的,大學生本人對此也有較為清晰的意識。課堂上玩手機會對學生聽課的質量、學生自身的成長、學校的教學秩序等產生消極影響。
二、 大學生課堂使用手機產生的影響
(一) 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
大學老師給學生傳授知識最主要的場所和渠道就是大學課堂,大學生在課堂中對老師所講知識的掌握情況基本決定了大學期間的學業情況,學會聽課、記筆記也是自身能力的提升。然而有些大學生在課堂上恣意地玩手機,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機上,完全忽視老師所講內容,甚至不帶課本,沒有筆記,這樣的課堂學習毫無質量可言。這種花費寶貴的上課時間,卻把時間耗在了大量的聊天、玩微信、看視頻、玩游戲等娛樂上的行為,違背了學生進入大學的初衷,得不償失。
(二) 間接影響到教師的授課質量
教學相長,學生學習的狀態也會影響到老師教學的狀態。好的課堂氛圍,可以激發教師的教學靈感,使其愿意將更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使課堂更加豐富充實。若是在大學課堂上手機鈴聲此起彼伏,或是學生大片地“低頭”專注于自己的手機,而很少有學生認真聽講,這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老師上課的激情,影響老師上課的情緒,降低老師授課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學生不認真聽,老師沒興趣講,如此形成惡性循環。這是對教師“傳道授業”職責的褻瀆,也對我們教學、辦學產生消極的影響。
(三) 深層次地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
學生在課堂上長時間地使用手機,慢慢地會對手機產生依賴感,時間越久,依賴程度越嚴重。打開手機已經成為下意識的動作,只要一離開手機,就會產生焦慮和不安的情緒,這其實已經產生了“手機依賴綜合癥”。學生上課玩手機,學習專注力就不集中,必然導致學業成績下滑,從而產生厭學的情緒。此外,大學生長期迷戀手機虛幻的世界,可能會對現實生活產生厭煩和排斥,失去對現實生活的激情,感到孤獨等,情況嚴重者會產生心理問題,有的甚至意圖輟學。這些情況會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學生在校園里健康向上地成長。endprint
三、 針對大學生課堂使用手機現象提出的改進建議
(一) 學校和教師層面
1. 加強對大學生理性使用手機的教育。
手機作為一件現代通訊工具,已經深入每個人的生活,不可能把它排除在大學校門之外。但是通過調查,發現高達84.4%的大學生會在課堂上使用手機,這個數據已經表明大學生課堂沉迷手機的問題已經相當嚴重,應該引起學校管理層的重視和關注,要加強對大學生理性使用手機的教育。學校可以通過講座、班會、手機成癮危害圖片展等形式進行教育,積極倡導學生做手機的“主人”,不要成為手機的“奴隸”,讓學生正確認識手機世界,理性地使用手機,不過度依賴,不過度迷戀,只把手機作為“有用的”工具,這才利于學生的各方面成長。
2. 重視教師授課環節,力促教師提高教學水平
網絡上有一句調侃語,“老師上課的質量決定當月學生手機的流量”,老師授課是否有吸引力顯然也是學生上課是否會沉迷手機的一個重要因素。學校應該通過各種方式力促教師重視教學,努力提高教學水平。比如,評選“最受歡迎的老師”、評選“最受歡迎的課程”,各類各層次的教學技能比賽,教學課件制作比賽,教學“傳、幫、帶”,老中青教師“結對子”,課程集體備課,加強教學督導等措施。教師本人也應該重視教學,提高教學水平,注意教學方法,恰當采用如案例教學法或討論教學法等,將知識點與案例結合,理論聯系實際,將學生從手機吸引到課堂上來,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
3. 教師要加強課堂管理,要有適當強制措施
調查中發現,學生課堂使用手機情況最嚴重的三類課程分別為思修課、公共必修課、通選課。所以學校一定要樹立一個導向——重視思修課、公課課、通識課,要著重加強這幾類課程的督導。學校要通過一些實際措施,加強教師對課堂的管理,要求老師除了講好課,課堂管理也是老師課堂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比如規定老師要在第一節課上公布明確的課堂要求,禁止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禁止課上出現手機鈴聲,平時課堂上也要加強管理,及時制止并教育上課玩手機的學生。必要時,采取嚴厲的懲罰措施。適當嚴厲的措施,不會面臨太多的阻力,我們調查了在學生對于“禁止在課堂上使用的手機”的看法,發現71.6%的學生表示“支持并且能做到”。
(二) 大學生個體層面
1. 規劃好自己的大學生活
學生進入大學學習,環境相對寬松,課程沒有中學緊湊,學生的課余時間較多。學生如果不會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就很容易虛度,容易把寶貴的學習時間白白浪費。另外,大學生要多參加有益的課外活動,豐富自己的大學課余生活。有益的課外活動既可以挖掘興趣愛好,培養交際能力,擴大人際關系,又可以將注意力從對手機的虛擬世界轉向外部的現實世界,降低對手機的依賴。多參加戶外活動,多體驗大自然,在活動中陶冶情操,鍛煉自己的毅力、耐力、自控力和合作力等。
2. 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做到節制性使用手機
學生自我意識的提升、自控能力的增強,才是解決上課過度使用手機的根本方法,大學生要學會自覺抑制對手機的依賴,要做到節制性使用手機。學生可以規定自己使用手機上網、聊天、瀏覽信息的時間,如每次不能超過10分鐘,每天總的使用時間不超過1個小時,亦可以做一些便利貼,張貼在顯眼的位置,時刻提醒自己、約束自己。還可以請父母、老師、同學和最好的朋友來監督和提醒自己。
3. 嚴重的手機成癮行為要主動尋求專業幫助
大學生一旦確定自己對手機形成了一定的依賴,具有成癮行為,而且已經感覺到影響到個人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時,應該及早地求助專業人士包括學校心理咨詢中心或者專科醫院,進行干預治療,尋求積極的專業幫助。
參考文獻:
[1] 胡曉斌.對大學生課堂玩手機現象的思考[J].教育觀察(上旬刊),2014,10.
[2] 孟凡啟.由課堂“玩手機”管窺大學課堂紀律[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3,03.
[3] 邵宇秋.大學生課堂手機族的心理誤區與矯正[J].大學教育,2015,5.
[4] 張健.大學生課堂手機控現象探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12.29,23.
[5] 谷大海,趙海洲,項勛,付朝書,劉華戎.手機對大學生課堂學習影響的研究[J].大學教育,201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