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華華
摘 要:提升初中生文學閱讀的內涵,提高閱讀水平的方法,就要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營造寬松的閱讀氛圍,掌握閱讀的技能技巧,使學生產生情景交融,最終使學生在浩瀚的書的海洋中,自由翱翔,汲取豐富的營養,傳遞正能量,讓學生欣賞、品味書的魅力中插上翅膀,展翅飛翔。
關鍵詞:語文閱讀;有效方法;提升素養
教育家魏書生曾說:“在語文閱讀教學進程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問題的重要性,指導他們形成良好的問題意識。”為此在初中語文閱讀中,老師要培養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和興趣,激發他們閱讀的熱情,采用各種閱讀的形式,創設怡人的情境,讓華麗的辭藻使學生感受到賞心悅目,讓曲折跌宕離奇的故事內容使學生愛不釋手,達到忘我境界,讓書中故事情感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情景交融。這些除了語文老師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經典之作,還要對學生的閱讀方法授之以漁,使之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的人格受到熏陶,使他們在日積月累的快樂閱讀中,體味閱讀之美,感知閱讀魅力,使之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下面就如何指導學生的快樂閱讀,提高閱讀水平談談自己的一些見解,供同仁們切磋。
一、 培養初中生閱讀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獲取知識的動力”。美感教育家布魯姆說過:“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因此語文老師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提高閱讀水平的關鍵所在。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老師要尊重學生的閱讀口味,不要對閱讀的范圍,體裁、文體作出框框條條的限制,例如有的學生喜歡讀唐詩,李白的浪漫詩,杜甫的憂郁詩,高適的邊塞詩,王維的山水詩等,還有的學生喜歡宋詞,有的喜歡蘇軾的大江東去豪邁之詞,有的喜歡劉永婉約時,體味《雨霖鈴》里的“楊柳岸曉風殘月”,李清照的“獨上蘭舟,月滿西樓,花落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種閑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當然也有的喜歡古代四大名著:《紅樓夢》《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也還有喜歡名家散文,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當然還有喜歡元曲,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里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使他們在欣賞中體味著文章給他們帶來快感,促動心靈感應,使之讀起來津津有味,津津樂道。同時老師還要尊重學生對讀物獨到的思維見解,鼓勵他們有與眾不同的評論,讓他們在享受快樂閱讀時帶來的成就感。
二、 創設心曠神怡的閱讀情境
為了使學生舒心、開心的閱讀,初中語文老師可以營造輕松、民主、快樂、陶冶情操的閱讀氛圍,在教室張貼讀書的名言,如,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顧炎武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朱熹的: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靜思等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勵志讀書。也可以出關于讀書為主題的黑板報,讓學生感受讀書可以為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也可以每天瀏覽黑板報懂得讀書的重要性,例如,讀書無嗜好,就能盡其多。不先泛濫群書,則會無所適從或失之偏好,廣然后深,博然后專。也可以在每周一次閱讀課上,把學生非常喜愛的精彩、華麗、優美的詩歌和散文,用多媒體美輪美奐的展示學生欣賞,通過悠揚的音樂伴奏,再展示美麗的圖畫,再用帶有溫婉磁性、抑揚頓挫的普通話,朗讀一些名家名篇,如朱自清的《背影》、也可以是葉圣陶的《牽牛花》,還可以是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等,使學生潤物細無聲中沉浸到閱讀情境之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熏陶中產生對文學的共鳴,分享閱讀的美餐,激發其閱讀的欲望,使學生在情境閱讀中發現美、感悟美,享受美,汲取美,也孕育著學生的心靈之美。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三、 向學生推薦經典的名家名篇
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就必須要求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但是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在書的海洋中,書的種類名目繁多,不論好壞各種書籍充滿市場,魚目混珠嚴重,例如有正能量的書,當然也有腐蝕青少年的書籍,例如,有的內容是言情,甚至色情;有的描寫暴力,也有是夢幻等,青少年學生正處在青春萌動期,明辨是非能力差,一旦迷戀上這類書就如吃上大煙,使學生進入誤區,造成有的學生早戀,精神恍惚,模仿書中“痞子、英雄”參與打架斗毆。為此語文老師精心引導,精心推薦一批適宜學生閱讀的好書,避免學生在閱讀中走向相反的一面。莎士比亞說過:“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但是凡讀無益之書,皆是萬物喪志。所以把握學生閱讀之書,老師的引薦作用太至關重要了。推薦的每一本書都能體現具有人文情懷的內涵,起到娛樂教化功能,陶冶學生情操,汲取正能量,這樣閱讀才能起行之有效的作用。因此要求學生遠離低俗、不入流的文學,飽讀能夠汲取知識,增強學生文學內涵的好書。
四、 傳授學生閱讀的技能技巧
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鼓勵、喚醒、鼓舞。”要想學生在眼花繚亂、浩瀚的海洋里,能夠找到美麗的寶藏,這就需要老師不僅要授之以魚,而且還要授之以漁。我在閱讀教學中,要求每一位學生備好工具書——字典、詞典,以便自行解決遇到的生字、生詞;準備兩枝紅藍雙色筆,一個精裝筆記本。要求學生把閱讀中欣賞到的華麗辭藻,優美的句子,有哲理的箴言,賞心悅目的段落,豐富多彩的篇幅記下來,并且要求學生重點讀、反復讀、字斟句酌的用心、用情讀,例如閱讀朱自清的《背影》,當然對一些不太重要的篇幅可以略讀、泛讀。如果學生能掌握這些閱讀的技能技巧,實踐證明:閱讀效果會事半功倍。
總之,只有點燃學生閱讀的火花,才能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讀中悟情,升華情感,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潘鳳湘.語文教讀法初探[J].江西教育,1980,(01).
[2]倪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新法[M].北京:高中教育出版社,2003.
[3]秋瑾香.新課程改革下如何做好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J].現代語文,201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