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銘
摘要:從兒童用品包裝上的特點、兒童心理特征需求上的類型、卡通插畫風格在兒童用品包裝與教學之間的關系,進行具體的論述與探索,從而科學的分析和定位,提高學生對兒童用品包裝設計的學習興趣,更好地滿足此行業的需求。
關鍵詞:包裝;心理特征;卡通插畫
一、兒童用品包裝設計的現狀分析
在市場上售賣的兒童用品包裝種類繁多,外在的造型方面,文化內蘊方面,仍有著諸多的問題存在。一是包裝相似。兒童用品包裝風格如出一轍,特色不明顯。二是色彩單調或過于花哨。貪圖通過單一的色彩來突出包裝本身,進而忽略了兒童的審美要求。三是圖案主觀性強。兒童用品包裝設計大多數停留在表面裝潢和造型美化研究階段,缺乏對視覺審美和藝術特色的重視與引導。
二、教學與兒童心理特征的聯系
(一)兒童心理特征的教學類型
1.求新心理
在兒童用品包裝設計的教學上,指導學生盡可能的使外觀包裝做到造型設計的獨特性,圖案新奇、生動,最大限度地調動孩子們的好奇心和吸引力。
2.求趣心理
教學上,提醒學生注意兒童用品包裝趣味性的重要性,不僅外包裝圖案要五彩繽紛、圖形充滿神奇的未知世界,內包裝還需有一連串精彩的趣味文字小典故。
3.聯想心理
男孩子們喜歡阿童木,把自己幻想成為正義的使者;而女孩子們則喜歡hellokitty,就會把自己打扮的美麗動人的少女公主的樣子。
(二)教學對于兒童包裝設計的審美視覺需求
1.教學對兒童色彩新鮮感分析
幼兒期兒童喜歡色彩明快和對比強烈的顏色,乃至有部分兒童在整個兒童階段都會喜歡鮮艷的顏色,所以應在教學上需更多的使用高純度、高明度的色彩和顏色。藍色與黃色是男孩子們的最愛,其次是紅色或者綠色;而紅色與黃色是女孩子們的最愛,其次是紫色或者白色。
2.教學兒童圖形的視覺認知
兒童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對圖形視覺認知過程不同。在教學上,應選擇符合兒童心理需求的視覺圖形包裝元素,進行兒童用品包裝設計。如:0—2歲的屬于感知認知階段;2—7歲屬于前具象直覺表象認知階段,對從簡潔而表面的圖形認知開始;7—11歲屬于具象思維認知階段,通過基本的圖形來轉換成自己所要表現的簡潔抽象圖形。
三、卡通插畫教學與兒童用品包裝
(一)卡通的藝術特色教學和審美價值
卡通作為如今兒童包裝設計教學領域的一種主流展現藝術形式,體現了一種廣泛的文化旋律和意識情形,還具備強烈的當代感和盛行趨勢。如各個領域的卡通藝術已經普遍使用于日本可愛的校園卡通,已變成學生學習用具的主流和熱點;美國英雄的個人主義卡通,小英雄們早已占領了迪士尼樂園的最高峰;中國的幾米漫畫,也被使用在心心相印紙巾的包裝上。在兒童包裝設計的教學中,卡通已成為擁有兼容性的藝術教學形式。
(二)卡通插畫教學的分類
一是真實。它是卡通插畫教學主要的表現手法,獨自展現整個故事情節的人物、情景、局面等;二是意境。它是意境卡通插畫教學的突出重點,設計中可無限地充滿歡快的幻想和詩意的想象;三是人物或動物。此類卡通插畫教學還可以根據人物或動物為主角進行設計;四是手繪。彩鉛、水彩、水粉、彩筆等工具進行手繪插畫的繪畫教學,使得卡通插畫的色彩豐富、層次感強;五是電腦繪制。此類卡通插畫顏色亮麗,線條工整,圖片分辨率質量較高。
四、卡通插畫教學在兒童用品包裝上的應用
(一)卡通插畫教學在兒童用品包裝上應用的方法
包裝生動、運動感強、情趣豐富的卡通兒童用品包裝插畫是孩子們的首選,比單調的字體、單一的商品照片更具有樂趣性,更容易被兒童接收。變幻和夸張是卡通形象在兒童用品包裝教學中較為常見的方法之一,將某一卡通人物或者某一卡通事物,根據包裝的需要進行某個局部位置放大、縮小、變異以及比例變形等方式改變,從而進一步的突出包裝用品的某一特征。如:迪士尼“唐老鴨”的卡通形象,相比普通的卡通形象的鴨子,唐老鴨形象無疑略勝一籌,這種教學方法可以產生詼諧、風趣的視覺沖擊力作用,加深兒童對商品包裝的印象。
(二)卡通插畫教學在兒童用品包裝上運用的效果
《喜洋洋與灰太狼》動畫片熱播的時候,“喜洋洋與灰太狼”系列的兒童包裝用品就已經悄然開始在市場上銷售了。片中的卡通形象備受兒童們的青睞,英雄形象的小羊們早已印在孩子們的心目中,這一系列的卡通插畫形象的兒童用品包裝都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五、結語
在兒童用品包裝設計教學上,應更加深入地去研究和思考兒童獨特的審美需求和心理特征,分析其教育性、審美性、適宜性等方面所存在的問題,研究和思考在教學上對此類包裝設計的方法,設計出更為符合兒童口味的包裝設計,進一步提高兒童用品包裝設計的藝術文化與品味,帶動兒童用品包裝設計行業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建文.意象插畫設計[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
[2]馬丁·索爾茲伯里.國際最新童書插畫[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
[3]郭茂來.包裝設計藝術欣賞[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