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麗潔
摘 要:蒼梧六堡茶是廣西特產,因原產于蒼梧縣六堡鄉而得名,其品質素以“紅、濃、醇、陳”四絕而著稱。如果把六堡茶制作技藝等內容通過蒼梧詩詞朗誦;蒼梧民間山歌對唱、比賽;傳統戲劇表演等形式,對宣傳六堡茶的知名度、推動六堡茶手制作技藝的傳承與發展,充分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發展六堡茶產業中的作用,一定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 蒼梧六堡茶 宣傳
中圖分類號:G122 S5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1-0297-02
一、蒼梧六堡茶的歷史
蒼梧六堡茶是廣西特產,因原產于蒼梧縣六堡鄉而得名,其品質素以“紅、濃、醇、陳”四絕而著稱。據《蒼梧縣志》載:“茶產多賢鄉六堡,味厚。隔夜不變,產長行蝦捅者名蝦耳茶,色、香、味俱佳。”六堡茶的產制歷史可追溯到一千五百多年前,早在清朝嘉慶年間(1796-1820),六堡茶就以其特殊的檳榔香味而列為中國名茶之一,暢銷于穗、港、澳以及東南亞一帶,直到上世紀50年代初期,在香港市場仍占主導地位,盛時年產1500噸左右,曾為國家賺取了大量的外匯,同時亦是六堡當地農民的一項主要經濟收入來源。
二、蒼梧六堡茶的現狀
近年來,蒼梧順應時勢加大發展茶葉產業力度,開荒復墾,老樹改良,以原生態綠色無公害標準為要求,打造六堡茶有機茶園產業新架構,積極扶持以原產地茶青為原料的茶葉精加工企業,從茶葉的種植、采摘、制作、包裝、宣傳等各個環節進行全面科學的指導和管理,為廣大消費者提供質量更優味更醇的六堡茶精品。經過數年的努力,目前六堡茶的種植總面積達5.7萬畝,年產茶葉約2300多噸,產值達28584萬元。2011年六堡茶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認證,2012年蒼梧縣被中國茶葉學會命名為“中國名茶之鄉”,2012年六堡鎮榮獲“廣西特色生態(農業)名鎮”稱號,2014年六堡茶制作技藝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蒼梧縣榮獲“全國十大魅力茶鄉”稱號。2017年蒼梧縣政府提出,擴大六堡茶種植面積,力爭新種植六堡茶8000畝,其中標準茶園3000畝。蒼梧縣還計劃每年平均新增六堡茶面積10000畝以上,到2020年全縣六堡茶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以上。
三、蒼梧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
1.詩詞文化遍布各鄉鎮
蒼梧是百越民族——古倉吾族的聚居地。自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置蒼梧郡,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自從趙光建蒼梧王城起,蒼梧(梧州)是州府郡縣治所在地,并且一直是嶺南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的中心。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了色彩斑斕、富有特色的蒼梧文化。蒼梧詩風源遠流長,先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光照日月,詩歌成了蒼梧文化的主打。蒼梧縣圖書館收藏有古代名人歌頌蒼梧的詩篇(如漢代樂府的《東光》、唐代元吉的《冰泉銘》和明代王祐的《蒼梧舜帝》)等古籍,收藏有近代與現代出版物《蒼梧歷代詩詞選》、《東安農民詩選 》、《陸奇詩選》和《易榮生詩書集》等詩集。進入新世紀以來,蒼梧縣的詩歌創作與發展如火如荼,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全縣九個鄉鎮全部成立了農民詩社。蒼梧縣政府因勢利導,先后提出創辦“詩詞之鄉”和“詩詞之縣”,這更加激發了詩人與農民的創作熱情,經過幾年的努力,2009年石橋鎮榮獲國家級詩詞之鄉稱號,2012年榮獲國家級詩詞之縣稱號。如果把六堡茶的內容引入到全縣的詩歌發展之中,一定能有力推動六堡茶的傳承與發展。
2.民間山歌歷史悠久
蒼梧縣民間山歌歷史悠久,至今不少鄉鎮的農民經常唱山歌,不僅節慶時節唱歌,閑時圍坐也唱山歌。據查,目前比較流行的山歌有六堡山歌、犁埠隨水嘆歌、石橋山歌、沙頭山歌、木雙山歌、人和水上民歌等。
六堡山歌分兩種:六堡瑤族山歌和六堡白話山歌。六堡白話山歌又分兩種:一種是鳳凰歌,一種是二又歌,多以七言句相對,也有五言和九言的。近二十年來,六堡鎮九城村又出現了以麒麟曲調唱的山歌,以稱黃鹿歌。犁埠隨水嘆歌是一種以一個區域的水路從下而上嘆唱,起源于一對情侶,男是賀州水口人,女是梨埠人。因雙方父母反對,兩人在分手時依依不舍,他們唱起分手歌,從水路在梨埠一直唱到賀州與六堡交界處才分開,男青年繼續一路唱上到賀州,流傳至今成為隨水嘆歌。石橋、木雙、沙頭等地的山歌形式多樣,內容較為豐富,有獨唱、對唱。在喜慶、節日、添丁、賀壽、婚嫁等時唱山歌。改革開放后,內容多為歌頌社會主義、人民安居樂業、農村的大好形勢等。人和水上民歌廣泛流傳在嶺腳鎮人和社區潯江一帶水上居民(疍家)的民歌,又稱疍家歌。
如果把六堡的茶山美景、悠久的六堡茶文化、六堡茶制作技藝等內容通過蒼梧民間山歌對唱、比賽等形式,對宣傳六堡茶的知名度、推動六堡茶手制作技藝的傳承與發展,一定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3.傳統戲劇風采依然
蒼梧縣歷史悠久,自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縣,自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悠久的歷史孕育了蒼梧縣豐富的傳統文化,特別是戲劇曲藝類的傳統文化一直流傳至今。蒼梧傳統文藝主要有石橋鯉魚舞、沙頭木犀舞、旺甫麒麟白馬舞、鹿兒戲、采茶戲等,這些珍貴的遺產均被列為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如每逢農歷正月初四祭神,人們就跳起鯉魚舞,祈求天下太平。如今演員從原來的三人傳承增加到十幾人,成為了一種熱鬧歡暢的民間舞蹈。又如麒麟白馬舞是蒼梧老百姓為了表達迎祥納福、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美好愿望創造的一種舞蹈。現在物質豐富,老百姓在傳統節日、賀壽、婚嫁、喬遷新居等喜慶日子里,也跳起麒麟白馬舞。
蒼梧縣鹿兒戲從成熟流行至今有100多年歷史,屬近代產生的地方戲劇。鹿兒戲的內容過去以宣傳中國美德為主,如今已加入了新時代的元素,如謳歌黨的農村政策與鄉村新景象等。
采茶戲是蒼梧縣地方戲曲劇種,在蒼梧縣各鄉鎮普遍流傳。古蒼梧的西江以北幾乎全是山區,適宜種茶,先民們采茶時三三兩兩,哼唱著幾乎人人皆會的小調時而對歌,時而起舞,故曰采茶調。每逢喜慶豐收時節,村民就表演采茶戲,內容以宣傳傳統美德和教人向善等,喜聞樂見,極受歡迎。
以上戲劇曲藝表演具有載歌載舞、使用地方語言、不受表演場地限制、戲臺布置簡單、群眾易懂、演員易學等特點。如果在以上的戲劇曲藝表演中增加宣傳六堡茶的內容,一定會家喻戶曉,達到很好的宣傳效果。
4.開茶節悄然興起
據查,蒼梧縣六堡鎮有每年舉行開茶節的習俗,但規模比較小,影響力不強。近年,在有關部門的支持與推動下,開茶節的內容越來越豐富,規模越來越大,參加的客人越來越多。六堡鎮是廣西名茶“六堡茶”的原產地,每年在春茶開采前都會舉行開茶節。開茶節是以六堡鎮當地文化為主題的一個非遺項目,與六堡茶歷史、人文美景、環境保護與旅游發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成為當地旅游的一個亮點。
據了解,每年立春后的第五個戊日稱為社日,是社前茶開采的日子,是一年當中的頭道茶,這個時候采制的茶葉顯得更加細膩和珍貴。六堡鎮的農民在每年的茶葉開采前,都會搞一個開采儀式,敬天敬地敬神,保佑當年茶山風調雨順,平安吉祥。2016年3月17日,為進一步擴大六堡茶的影響力,蒼梧有關部門決定把春茶開采儀式進行策劃包裝,舉辦了首屆采茶節。
采茶節由“八樂祭舞”、太公分豬肉、走茶山、體驗采茶炒茶等項目組成。演奏八樂祭舞,表達茶人祈求風調雨順、茶葉豐收、國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將祭過社神的豬肉分給各人,這豬肉稱“社肉”或“福肉”,民間“太公分豬肉——人人有份”的說法便由此得來。能夠分到社肉,被認為是受到神的恩賜。走茶山,寓意分享茶山的陽光雨露,身強力健。體驗采茶炒茶,可以與茶民同樂,享受豐收的喜悅。
通過舉辦六堡開茶節,能體驗到六堡傳統習俗,感受六堡茶悠久的茶文化,領略六堡茶園和六堡茶示范區的獨特魅力,舉辦這樣的活動對推動六堡茶產業發展和六堡茶文化旅游發展都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然而,種植六堡茶是全縣之措,僅是六堡鎮舉辦開茶節還不夠,其余的鄉鎮也要舉辦開茶節,才能起更大的宣傳作用。
四、充分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發展六堡茶產業中的作用
1.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提升六堡茶知名度——舉辦詩歌吟唱會和山歌對唱會,宣傳六堡茶歷史。六堡茶是屬黑茶類。是中國歷史名茶。其產制歷史悠久,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歷史。它是一種僑銷茶葉,無論在解放前后一直都以出口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為主。在國內市場較為少見。故有人稱:“六堡茶是墻內開花墻外香。”不說外省(區)的消費者不認識六堡茶,就連本區內許多人對六堡茶也十分陌生。所以,要在詩歌創作和山歌創作中,加入六堡茶的元素。蒼梧縣有九個農民詩社,不少鄉村學校也成立有詩社,通過舉辦各種詩歌吟唱會宣傳六堡茶,使各層次年齡的人都了解六堡茶。2014年以來,蒼梧縣文化部門和六堡鎮政府每年在六堡鎮舉辦“茶鄉歌圩”山歌大賽,以此形式宣傳六堡茶,進一步提升六堡茶的知名度。
2.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增加六堡茶吸引力——舉辦六堡茶戲劇演唱會,宣傳六堡茶制作技藝。六堡茶具有“紅、濃、陳、醇”的獨特品質風格,這與它的制作技藝有著密切的關系。從其傳統的制作技藝來看,它的制法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初制:殺青——揉捻——渥堆——復揉——干燥(即成毛茶);第二階段是精制:毛茶——篩選——拼堆——初蒸——渥堆——復蒸——裝簍——陳化(成品)從上述的制作技藝看,在初制中既有綠茶的殺青工序,又有紅茶發酵渥堆(紅)的工序,這兩種茶類工藝兼而有之,使得六堡茶具有特殊的品質風格。然而,即便是梧州、蒼梧的本地人卻也知之甚少,這不利于宣傳六堡茶的特有品質。蒼梧傳統文藝極為豐富,宣傳渠道遍布城鄉,完全可以利用鯉魚舞、麒麟白馬舞、鹿兒戲等民間劇種展演,宣傳六堡茶。2016年蒼梧縣文化館組織館屬文藝團體、文化站和各鎮業余文藝團體深入各鎮、村舉辦演出多達80場次,其中就有不少六堡茶的元素,對宣傳六堡茶起了很好的作用。
3.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大六堡茶文化——舉辦六堡開茶節,宣傳六堡茶產供銷業績。根據《六堡茶》標準規定,“六堡茶”的品質特征除了要符合上述香氣、滋味特征外,還應當具有以下特征,即:六堡茶毛茶應當符合湯色——紅黃明亮、葉底——黃褐嫩勻、條索——緊結圓直勻齊、整碎——勻整、色澤——青褐光潤、凈度——純凈。六堡茶精制茶應當符合湯色——紅濃明亮、葉底——紅褐、條索——緊結圓直勻齊、整碎——勻整、色澤——黑褐油潤、凈度——純凈。六堡茶除了用文字宣傳以外,還可以通過舉辦六堡開茶節這種活動宣傳六堡茶,譬如讓受過培訓的人員把六堡茶的各類樣式展示并講解介紹,把各類六堡茶展示品嘗并演示泡茶過程。開茶節還可以展示六堡茶產供銷的業績與前景,使得六堡茶文化、特色及產供銷,深入人心,利于六堡茶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