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冬梅
摘要:微課是近兩年備受關注的一種教學方式,著重對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突破,在短時間內提升學習效果,通過時間和互動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對知識點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幫助教師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逐漸形成完善的語文思維能力。將微課的形式引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就需要教師對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歸納總結,在微課有限的課程容量中進行集中講解輸出,充分發(fā)揮微課的作用,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教學方式;教學效果
一、微課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微課的重點內容是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問題,微課的課程時長相對較短,因此要求學生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學習到課程中的重點以及難點問題,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不斷加強其分析課文的能力。比如在《趙州橋》這篇課文的教學中,老師可以應用多媒體為學生們展示關于趙州橋的圖片,再通過感悟課文中對于趙州橋的各種描寫,讓學生更為直觀的理解趙州橋的建橋原理,從而更好地感悟到古代建筑的偉大精髓。在介紹趙州橋的同時,教師也可以介紹一下其他的古代建筑物,并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思考,這樣不僅利于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也使得學生可以進一步從古代建筑的精美中感悟到我國古代人民的辛勞以及智慧,從而提高學生對于課文的掌握能力[1]。
在《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文章中,既包含了大量的描述內容,又包含了許多作者抒發(fā)情懷的文字。教師在制作微課的過程中,就需要將其中寫實、寫景的片段和作者抒發(fā)情感的片段分開解析,同時也要講清寫景和抒情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在講解文章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這種“先分解,再結合”的分析文章的方式,深刻體會文章中表達的情懷。
二、找準學習方向,進行難點突破
將微課引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之中,就是要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拎出來”,協(xié)助學生進行重點突破。同時,我們還要教會學生這種“找重點、難點”的方式,做到真正的“授之以漁”。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自身對于學生的主導作用,借助多媒體等為學生們帶來更加新穎的教學體驗,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在講解《烏鴉喝水》這篇課文時,可以在網上搜索關于烏鴉喝水的視頻,并在課堂上進行播放,激發(fā)學生對于課文的好奇心,同時也利于其注意力的集中,從而加強學生們對于學習課文的興趣。特別是在增強學生閱讀興趣的問題上,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在課前對課文進行預習,并在課程中讓學生有感情的對課文進行閱讀,從中分析學生們的閱讀特點,并向學生講解正確的閱讀方法,從而不斷培養(yǎng)其對閱讀的興趣,提高其閱讀能力。
在引入微課這種教學方式之后,可以進一步激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分析小學語文教學的性質和特點的基礎上,通過更加新穎的形式將教學內容傳達給學生,保證教學目標得以實現(xiàn)的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只要教師能夠深入了解語文教學本身的特性,并且對自己班級的學生足夠了解,就能夠實現(xiàn)相對“個性化”的教學模式,便于學生實現(xiàn)自我的提升[2]。比如,教師可以在微課制作的過程中,使用一部分的課程內容進行學生的自我測評,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掌握情況和學習能力制定一個合理化的學習方案,這樣,教師對學生的情況就會有一個更加直觀的了解,便于在微課教學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提高課程的參與程度。
學校應加強對先進教學設施的投入,并注重對新型教學方法的引入,在課堂教學中,多應用一些吸引人注意的教學方式,并向學生講解正確學習的方法,從而進一步解決教學中存在的難點問題。老師也應該加強自身的學習,多了解其他教師的教學方式,并對自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在自己學生學習特點的基礎上,吸收其他教學方法的優(yōu)點,從而制定出一套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比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增強課堂教學的故事性,教師為學生們講述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在過程中引導學生對故事內容進行思考,從而加強對課堂知識的學習,為微課教學的不斷發(fā)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微課教學可以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組成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引入微課教學之后,教師要學會在微課有限的課程容量中教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和方法,強調“方法論”的灌輸,幫助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正確地進行閱讀,并從正確的角度理解文章的內涵[3]。
學生學習閱讀的本身同樣重要,在面對一片新文章時,要注意學生閱讀的流暢性,對生字、生詞要進行提前的預習,避免因為生詞的原因影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教會學生如何帶入感情,進行有感情的閱讀文章,例如在學習《珍珠鳥》這篇文章時,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馮驥才先生表現(xiàn)出來的對于珍珠鳥的喜愛,在反復讀過幾次文章之后,再帶領學生深入體會馮驥才先生所表達的“信賴”理念,強調相互信賴在人類社會中的重要性。
四、結語
近年來,我國經濟迅速發(fā)展,人們對于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我國教育也在不斷地追求創(chuàng)新以及發(fā)展,加強對于教學方式的轉變,從而提高我國學生的綜合能力,不斷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不僅進一步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效率,也加強了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能力,在微課教學模式下,學生對于課文的感悟以及理解更加深刻[4],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也應該不斷探索效果更佳的教學方法,不能只停留在傳統(tǒng)的教學認知之上,應該對現(xiàn)代教學技術靈活應用,才能更好的提高自身的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汪倩倩, 謝澤源. “微”足道, “課”宜設——淺析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小學教學研究, 2016(25):25-26.
[2]陳素琴. 淺析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特點及應用[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22):133-134.
[3]沈燕. 淺談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特點及應用[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 2017(1).
[4]張孟霞. 基于微課的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研究[C]// 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