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小林
摘要:為了使學生能靈活掌握數學知識,實行生活化教學十分有必要,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中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結合,豐富學生的數學素養,促進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前言:
新課改強調了教學內容需充分聯系生活實際,在生活化的教學中使學生牢牢掌握數學知識,在認知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在數學教學方面,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將數學知識生活化,使學生有機會從熟悉的事物中不斷進行數學方面的探索與研究,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一、以教學聯系生活實際為主要指導思想
學習數學的目的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數學的學習始終要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創造合理的情景模式,將生活中的例子與數學知識相結合。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已知背景與生活經驗出發,將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使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提升在生活中善于運用知識的能力。生活中處處都蘊含著數學思想,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下進行數學學習,才能更快地掌握有關知識,學到的知識才能牢固地掌握而靈活地應用,實施生活化教學才是教師應該達到的目標。
例如:在數學題目中將需要用到的物體進行變更,在解決長度與角度問題時,將橋梁長度,斜坡角度帶入其中,并將數據合理化,也可以設置一些常用的數據知識如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等,增加學生的基本知識水平。
作為教師一定要將數學的學習過程生活化,以生活化理念為主要指導思想,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徹底貫徹素質教育的理念,使學生能在生活中靈活運用數學邏輯與思維,促進學生達到全面發展。
例如:在學習“長方形與正方形”這一章節時,不能僅僅教授學生面積公式、周長公式等,強行背公式只會導致公式的使用不靈活。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設立兩個小朋友比賽刷墻面的生活情境,想要知道誰先完成任務獲勝,那就必須先求出兩個墻面的面積,將兩個墻面分別設置為長方形和正方形,便能很好的讓學生們投入到解決問題中去。
與生活相關的數學教學內容能很好地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立足于學生生活實際,以生活化理念為主要指導思想,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也能提高學習數學的能力。
二、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來進行數學學習
不論學習什么,興趣始終是最好的老師,老師逼著學生學習是毫無效率的,并且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聯系生活實際,充分利用數學概念與數據分析,通過經常性地使用生活經驗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自主的進行對問題的探究。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需要學生自己學習思考,才能提高學習效率。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喚起生活經驗
在以往的日常生活中,學生都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與基礎認知,教學時可以將這些認知調動起來與數學思維進行關聯,在學生大腦中建立起聯系。
比如:對于簡單的數學加法問題,可以將題目設置為買東西的情景,先買5支筆,再買6支筆,問一共有幾只,這種問題與生活聯系密切,在提出問題時學生便會很自然地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起來。
2.還原生活經歷
在教學中,內容與生活越接近,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越濃厚,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就越熟練。特別是對于學習不積極的同學,盡可能的還原生活實際,會有不錯的教學效果。
比如:對于159-78=159-79+1這個式子,便可以設置進商場買衣服的情景,帶了159元買78元的衣服,而給了收銀員79元,需要找零一元,這樣就表示為了159-78=159-79+1,這樣進行教學能對一些難以理解的式子能講解地更加完善,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并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三、創設生活情境,使學生能在情境中使用數學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地為學生創立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處在一個熟悉的能夠長期進行數學學習的環境,在此基礎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在特定環境下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同時使學生意識到數學的實用性與生活價值,將數學的趣味性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不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愛上數學。
比如:在進行乘法口訣表的教授時,可以創立一個需要進行乘法計算的生活情境,使學生有效利用知識解決問題。如:老師組織春游時,需要收取一定的金額來購買食物和水,食物的價格為餅干1元、面包2元、話梅3元,水的價格為一瓶水4元、5元等,然后根據數據可以設立不同的人數,從而進行購買時的金額計算。這樣設立一個數學教學模式便能很好地使學生參與到解決問題的討論中去,并熟練進行乘法口訣的背誦,同時在生活中碰到相同的情境時能合理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計算。
四、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靈活運用數學知識
數學建立的初衷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只有將數學應用與生活實際,才能發揮數學學習的實際意義,只有在生活實際中進行數學思維的合理運用,才能將數學的價值發揮到最大。教師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鼓勵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中,不斷進行數學的生活化,培養生活中的數學思維邏輯,開拓數學視野。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多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思考與探索,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研究,使學生全面發展。
結束語:
小學數學知識是學生學習數學的知識基礎,為了打好基礎,一定要將數學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加強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提升數學素養。有利于把握好在新課標下對學生學習的基本要求,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需求。
參考文獻:
[1]花紅.淺析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進行生活化教學的策略[J].生活教育,2017,(04):89-90.
[2]林秀媚.淺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J].學周刊,2017,(07):65-66.
[3]范旭東.找尋生活中的數字,探尋數學中的生活——農村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32):152.
[4]方燕,王家平.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