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飛
[摘要]旅游合作是21世紀“海絲路”建設的合作重點,舟山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港口和中轉站,海絲文化資源歷史悠久、商貿性強、宗教氣息濃厚,具備很大的旅游開發優勢。目前,旅游海絲資源開發非常有限,由此提出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思路,包括:利用古物遺址打造旅游精品一線游、利用傳播媒介打造海絲旅游文化城市、利用古航線開展區域國際合作旅游等,既保護舟山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又為舟山旅游提供新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海上絲綢之路;旅游資源;區域合作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4235
舟山群島扼中國東南沿海航路要沖,歷來是古代中國對外交往的主要港口,浙東和長江流域的出海門戶,是中國通向日本、韓國、東南亞以及世界各國的重要通道,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中轉站,在歷史上一度出現繁榮的貿易文化交流盛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強調旅游是合作重點,由此,舟山境內豐富的海上絲綢之路文化資源顯得珍貴而獨具特色,具有很大的旅游開發價值。
1舟山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現狀
舟山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旅游資源較為豐富,包括遺址遺跡、古物建筑、傳說故事、詩文描寫等,內容涵蓋宗教、建筑、文物古跡、交通運輸、商業貿易、歷史文化等。
“海絲路”文化已開發旅游景點:如普陀山不肯去觀音院、普濟禪寺、天妃宮(即福泉庵,現為普陀山佛學院)、岱山徐福東渡遺址、嵊泗鑒真東渡遺址等。待開發旅游資源:海絲古港口遺址開發,如普陀山港、新羅礁、高麗道頭、朱家尖石牛港、沈家門港、定海道頭、岑港“六國港”、六橫“雙嶼港”等;海絲導航燈塔群遺址開發,海絲古航線旅游設計開發等。
可見,舟山“海絲路”旅游資源現開發比較有限,很多仍處在“養在深閨人未識”,缺少旅游知名度。在開發的資源中,也僅注重對遺址遺跡“點”的利用,缺少文化的廣度延伸和深度挖掘,不能極大程度地體現舟山“海絲路”資源價值。
2舟山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旅游資源特色分析
21資源歷史悠久,商貿性強
《浙江通史·清代》認為:“舟山定海是中國最早向歐洲國家開放的窗口之一,在東西方的文化交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唐代,“凡出入明州或經過浙江的商舶,都要在舟山的洋面停泊,接受官府的檢查,并及時補充淡水和給養”。元朝初期,官方在慶元路(即今寧波)昌國縣設立馬秦(今朱家尖)海船千戶所,屬“行泉府司”管理,這是保護海上運輸、對外貿易的一個管理機構。明代,六橫島雙嶼港,成為亞、非、歐諸國商人云集的“自由港”。舟山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悠久,在漫長的貿易活動中,留下了很多歷史遺跡遺址,帶給旅游者厚重的歷史感,人們透過實物可以探尋“海絲路”的歷史蹤跡,感受當年舟山作為重要貿易港口呈現的繁華氣息。
22宗教文化氣息濃厚
海上絲綢之路既是貿易之路,也是文化之路。古代舟山在海上絲綢之路的作用除了是貿易港口,還是祈福之地、文化交流之地。普陀山作為當時重要放洋錨泊之地,元盛熙明《補陀洛迦山傳》有明確的記載:“海東諸夷,如三韓、日本、扶桑、占城渤海數百國雄商世舶,皆由此道放洋。”各國放洋之船必上普陀山寺院,祈禱航程平安。隨著觀音文化的盛行,普陀山更成了佛教傳播之地,吸引海內外高僧進行文化交流。
23資源內容豐富
“海絲路”旅游資源類型豐富,從存在形式分,包括遺址遺跡文物等物質類資源和神話傳說文學等非物質類資源,從涉及的專業領域分,包括宗教旅游資源、建筑旅游資源、文物古跡旅游資源、交通運輸旅游資源、商業貿易旅游資源、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等。旅游資源豐富,旅游產品開發才能更精致更自由,也滿足不同階層旅游者的興趣。
3舟山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思路
基于舟山“海絲路”旅游資源的特色價值,進一步提出旅游開發思路,即從“點”出發,向深度和廣度擴展,提出“點—線—城—區域—國際化”的旅游開發思路。其中,“點”包括海絲遺址遺跡點的深層次精品開發,“線”包括舟山海絲重要古港口一線旅游和舟山海絲歷史文化線旅游,“城”指打造舟山海上絲路旅游文化城,“區域”指與周邊海絲城市合作,特別是寧波區域的合作,共同合作發展,發展海絲旅游,“國際化”指設計開辟海絲古航線,開展體驗式旅游。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
31利用古物遺址打造旅游精品一線游
舟山古港口、古燈塔在海上絲綢之路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但開發有限,海絲特點展現不多,更談不上品牌效應,因此,需要利用海絲古物遺址打造旅游精品。
311古港口遺址群開發旅游
漫長的海上絲綢之路,在舟山留下了很多古港口,古港口是海絲活動中貿易和泊船的見證,如普陀山港、新羅礁、高麗道頭、朱家尖石牛港、沈家門港、定海道頭、岑港“六國港”、六橫“雙嶼港”等。在旅游中,帶有歷史性和傳奇性的遺址遺跡總是特別吸引游客,可以滿足人們探索歷史奧秘的心理。在古港口“點”開發成功基礎上,把這些遺址遺跡結合起來,作為一個群體開發,設計古港口精品旅游路線,如普陀山港—新羅礁—高麗道頭—朱家尖石牛港—沈家門港—定海道頭—舟山跨海大橋金塘段等旅游線等,游客不僅體會到古港口“點”的神秘,還體會到古港口“線”的輝煌。
312古燈塔遺址群開發旅游
燈塔是海上貿易繁榮的象征,也是海上絲綢之路航道上最重要的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舟山現保存較好的燈塔有:東亭山燈塔、魚腥腦燈塔、洛迦山燈塔、花鳥山燈塔、白節山燈塔、半洋礁燈塔、小龜山燈塔、太平山燈塔。作為人文旅游資源,燈塔的旅游魅力初見端倪,可以根據各自地理優勢,結合海島生態環境、燈塔建筑文化、航海故事,打造燈塔主題旅游。并且進行古燈塔群開發,如浙東沿海燈塔群,包括東亭山燈塔、魚腥腦燈塔、洛迦山燈塔、花鳥山燈塔、白節山燈塔、半洋礁燈塔、小龜山燈塔、太平山燈塔與寧波的七里嶼燈塔、東門燈塔、北漁山燈塔等,設計燈塔群旅游路線。由于燈塔設置往往在小島偏僻處,游客瀏覽海島風光的同時,還可以滿足探秘燈塔、尋求刺激的心理。endprint
32利用傳播媒介打造海絲旅游文化城市
321興建海絲文化建筑物
如何將古代舟山海絲的盛況呈現給后世,城市建筑物是重要的載體,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建設。
海絲文化博物館。博物館選址考慮附近重要海絲遺址及其他標志性建筑的影響,以便游客在參觀時便利和整體效應。博物館布局可考慮三方面內容,首先設置海絲文物展示區,如定海挖出的古船殘骸和宋代器具、朱家尖出土的古錢幣、金塘發現的古陶瓷和磚瓦。其次設置海絲歷史資料展示區,如《舊唐書》《四明圖經·昌國縣》《昌國州圖志》《定海廳志》《舟山市志》《浙江通史》等。還有設置海絲文學創作展示區,包括唐以后文人的詩詞歌詠,如明朝屠玉衡的《題補陀》、施世驃的《游洛迦山詩》、清朱緒曾的《昌國典詠·岑港岙》、陳慶槐的《舟山竹枝詞》,以及各類傳說故事,如六國港傳說等。
海絲文化主題公園。主題公園選址可依托現有公園或另選址建造。公園景觀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利用海洋資源,體現海洋特色;人文景觀以建筑、古船、標志、路線牌、步道、旗幟、文字、服裝、音樂等視聽覺等符號表現“海絲路”的主題文化,使游客在欣賞海洋性自然景觀的同時,感受海絲文化的魅力,得到情緒的渲染和精神的陶冶。
322展示海絲旅游藝術作品
如果城市建筑物是對海絲內容的再現,比較直觀地展現海絲活動場景,那么藝術作品是對海絲活動的表現,通過藝術家的創作,體現海絲深層次的情感精神。如朱家尖海絲主題沙雕,利用沙子進行雕塑創作,宣傳海洋文化,增加“海絲路”旅游主題,利用沙雕呈現海絲路活動場景,如海上航行、貿易活動、文化接待交流、駁船祈福等。利用海洋資源進行海洋活動的藝術創作,對游客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且持續時間經久不衰。
323舉辦海絲文化旅游節
城市節慶活動是一種無形資產,舉辦成功的節日是一個城市,甚至是一個地區的代名詞,極大地影響和提升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文化主題是城市節慶活動的靈魂,鑒于舟山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地位,以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背景,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是較好的主題選擇,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旅游節可以成為舟山對外展示的一個品牌。
33利用古航線開展區域國際合作旅游
舟山是海絲之路的中轉站,各大航線的必經之海道。如海上絲綢之路東海主航線上的海上大通道是從明州或揚州經舟山群島向東到朝鮮半島或直達日本列島;唐代新辟東海北線從江浙沿海諸港到日本九州直航;兩宋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從明州沿海出發,經梅岑(普陀山),過海驢礁、蓬萊山、大衢山至東半洋礁,過白水洋、黃水洋、黑水洋入高麗境等;明代航路中,涉及的重要城市有明州、舟山、溫州、泉州、廣州等,分別到達世界各國。
海絲之路是一條合作之路,這條路上展現了區域城市的自然風光和文化歷史,挖掘沿途海絲文化資源,進行海絲城市旅游合作,是旅游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進一步打造海絲文化品牌的有效途徑。
目前,國家提出中國—東盟旅游圈的建設構想,規劃“把海上絲綢之路旅游資源進行整合,將重點旅游景點、精品路線納入海上絲綢之路旅游圈的規劃,形成全線一盤棋發展戰略”。舟山應該積極融入到整個規劃大背景中,展現自己的特色,與周邊海絲城市合作交流,形成海絲旅游圈。在合作中,舟山首先要加強自身海絲資源的開發,打造品牌特色,具備與其他海絲城市合作的可能性;其次加強區域合作旅游合作意識,融入大局,重視整體性和全面性,共同發展海絲文化,發展海洋文化,并進入新的旅游發展階段。
參考文獻:
[1] 《舟山群島在“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地位和作用研究》課題組,張偉平,劉勝勇舟山群島在“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地位與作用[J].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3).
[2]蔡璐,馬麗卿“一帶一路”背景下的舟山群島旅游發展研究[J].長三角經濟觀察,2017(1).
[3]鄧進平舟山燈塔歷史概述[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2015(6).
[4]陳邦瑜淺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背景下北海文化旅游的開發策略[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6(4).
[5]周建標泉州發展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旅游的形式和途徑[J].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6(4).
[6]王新越,司武興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旅游合作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16(2).
[7]門達明現代海上絲綢之路旅游資源整合與產品創新——以海絲南海段為例[J].特區經濟,2015(8).
[8]曾啟鴻,蔡文靜海上絲綢之路區域旅游合作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0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