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正式發布,英語學科的四個維度在教學中如何落實成為了英語教育者一直探索的高熱度話題,但處在摸索和嘗試階段的教師們時常流露出如何實際操作的困惑。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閱讀教學作為一種語言知識綜合運用的活動,成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提升的有效途徑。本文從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概念出發,探討如何基于閱讀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知識和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 核心素養 閱讀教學
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新的方法,從而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修訂要求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英語教育課程目標,通過教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閱讀教學的目的是通過閱讀學習外語的語言知識,培養文化意識,養成外語閱讀習慣,掌握一定的閱讀技能,以促進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形成。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呢?
一、讀有所獲,閱讀技能提升
語言能力作為語言學習的基礎,首先是語言知識和技能的積累以及語法規則的掌握,其次主要表現為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以及在特定社會情景中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在閱讀課中,語言能力主要表現為信息獲取能力、信息梳理和分類能力、隱含信息推理能力和信息主旨歸納能力。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中的閱讀課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為例,通過本節閱讀課,學習者首先要熟知本單元的重點詞匯和搭配以及對現在進行時的被動語態規則的掌握。其次是對文本的篇章結構和行文邏輯的把握,以及對文本的信息處理。文章分為幾段?每個段落主要的動物、地點、境況如何?每段的主旨大意可以歸納為什么?篇章中可以支撐的細節是什么?
二、練有說得,學習能力構建
終身學習是對21世紀公民的學習能力的基本要求,英語作為一門世界通用語言,對英語學習能力的構建尤其重要,學習能力包括學習動機與方法。學習能力在英語閱讀教學中主要是學習者對英語閱讀的認識和興趣,以及對閱讀方法和策略的使用。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掌握,有助于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可持續學習創造條件。閱讀教學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文章題目和關鍵詞匯去猜測內容,激發閱讀的好奇心。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情景讓學習者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習者感同身受去理解Daisy和篇章中瀕臨滅絕的動物,從而引起學習者的閱讀興趣和學習動機。教師還可以讓學習者以小組展示篇章結構的思維導圖,總結用到的閱讀理解模式,是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閱讀技能的運用,包括學習者為抓住文章大意而進行的快速閱讀(skimming),為尋找特定信息而進行的詳細閱讀(scanning)以及將文字信息轉化成流程圖的技能。
三、思有所悟,思維品質培養
思維品質是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征,反映其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所表現的能力和水平。思維品質體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心智發展。思維品質的發展有助于提升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跨文化的視角觀察和認識事件并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閱讀準備活動中,通過播放保護野生動物的公益廣告“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引發學習者思考。閱讀中,教師呈現出需要思考的問題,如:為每段尋找合適的小標題;尋找主題句;轉換表達方式,將文字信息轉換成地圖、圖表、流程圖;解答閱讀理解題,啟發學生的思考,檢驗他們對篇章的理解。具體分為:1.復述性問題。主要訓練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檢驗學生對篇章的理解程度。2.演繹性問題。演繹是一種思維方法,是人們把已有的規則和概念具體化為一系列的現象。演繹性問題的通常可以在課本中找到,但答案往往不集中,而是分散在多處。學生需要仔細分析和甄別,演繹性問題往往能激發學生思考,有助于培養其獨立思考和分析判斷的能力。3.概括性問題。概括性問題可以通過篇章中呈現的種種事例,概括出作者的寫作意圖,可以很好地訓練學生的批判力和創造力。
四、視野拓展,文化品格塑造
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具有強大的文化傳播和交流功能。文化學習需要一定的介質,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符號,語言是符號中最重要的一類。在英語學習中,語言具有“工具性”,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品格的塑造不僅僅是文化知識的學習,更多的是對多元文化的了解和包容開放的文化心態的形成,進而具備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針對英語閱讀教學來說,通過篇章的學習,了解其背后深層次的文化基調才是學習的關鍵所在。教師在教學后,可以對篇章中關于野生動物保護的知識進行視野拓展教學。課后閱讀中,教師要選擇合適話題,嚴格參照課標話題,確保內容合理有趣;難度適合,科學的分級標準確保文章難易適中;長度合適,依據高中生在校閱讀文章長度。對于閱讀材料,需做到材料好,文章要選擇知名出版社的原版英文讀物;體例好,從閱讀到練習,從思維到文化。
五、結語
本文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為例,將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滲透到閱讀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解決教師將核心素養落地的疑惑。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既要注重增加學生的知識面和綜合素質,又要滿足對課堂教材的深入和補充,而且又要滿足學生精神世界發展的需求。本文篇幅有限,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更好地落實學科核心素養,仍有待探索。
參考文獻:
[1]呂良環.外語課程與教學論[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任宏麗(1993.02-),女,漢族,山西渾源縣人,山西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2016級碩士,專業:學科英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