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明,孫健芳
(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甘肅 蘭州 730046)
支氣管鏡檢查風險告知及宣教時間對患者影響的對比性研究
李彥明,孫健芳
(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甘肅 蘭州 730046)
目的 探索風險告知及宣教時間對支氣管鏡檢查患者心理恐懼及檢查配合度與耐受度的影響。方法 選取31名呼吸科行支氣管鏡檢查的患者,隨機分為24小時告知組與2小時告知組,分別進行術前24小時和術前2小時的風險告知及宣教,主要包括相關檢查的注意事項及風險,并給予患者心理護理,檢查結束后對比兩組患者的心理恐懼程度及檢查配合度與耐受度情況。結果 支氣管鏡檢查風險告知及宣教后、檢查前兩組患者心理恐懼程度和檢查時配合度、耐受度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支氣管鏡檢查風險告知及宣教時間的遲早不影響患者的心理恐懼程度及檢查配合度與耐受度,所以在臨床工作中,醫護人員可根據自身工作便利,合理安排風險告知及宣教時間。
支氣管鏡檢查;風險告知;宣教;時間
支氣管鏡檢查是對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進行進一步明確診斷和治療的一項操作技術,其診斷效果受到臨床肯定[1]。纖維支氣管鏡已經被應用在臨床上四十多年,使許多肺部疾病患者得到及時治療,對患者的康復提供了極好的幫助[2]。支氣管鏡檢查潛在的風險以及暫時的不適可引起患者的恐懼感[3],然而目前臨床上對本檢查的風險告知和宣教時間不統一,有的在檢查前一日進行,有的在檢查當日進行。那么,不同的風險告知和宣教時間是否會造成患者心理恐懼程度的不同,是否會影響患者檢查中的配合度和耐受度?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從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科住院患者中選取31名行支氣管鏡檢查的患者,進行了風險告知及宣教時間的對比性研究,現介紹如下。
隨機選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呼吸科住院的31名行支氣管鏡檢查的患者作為調查對象,其中男性患者13 人,女性患者 18 人;平均年齡(55±16.3)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1人,初中及以下19人,文盲1人;診斷:急性支氣管炎8人,哮喘3人,肺炎9人,COPD 2人,肺癌1人,咳嗽待查4人,肺部陰影2人,支氣管擴張2人。患者的年齡、性別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采取簡單抽簽的方式將患者分為兩組:24小時告知組16人,于檢查前24小時由一名呼吸科醫生行風險告知及宣教;2小時告知組15人,由同一名醫生于檢查前2小時行風險告知及宣教。
主要內容包括:(1)操作過程、常見并發癥、配合檢查的方法及檢查后注意事項,讓患者及其家屬了解檢查過程,做好心理準備。(2)交待患者檢查前4小時禁食,2小時禁飲(對2小時告知組的患者,檢查前一天告知禁食禁飲時,只告知是做檢查,不說明是做支氣管鏡檢查,擔心會對患者造成精神壓力,影響其支氣管鏡檢查的配合)。(3)詢問有無過敏史,完善輔助檢查項目,如心電圖、血常規、肺功能、凝血功能、胸部X線片或CT等。(4)對所有行支氣管鏡檢查的患者,在檢查前護士應給予其心理指導,消除其恐懼心理和緊張情緒,從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5)風險:麻醉藥物過敏或麻醉意外可引起過敏性休克或心跳呼吸驟停,危及生命;呼吸道或病灶創傷可引起大出血導致窒息死亡;嚴重的支氣管痙攣可能導致呼吸停止,甚至危及生命;支氣管鏡檢查后可能出現發熱;缺氧可導致呼吸困難;喉痙攣或喉頭水腫可導致呼吸困難;一次活檢不成功需再次活檢;其他不可預見或無法防范的意外情況。
支氣管鏡檢查總體來說是安全的,但也有個別病例會發生并發癥,但支氣管鏡檢查室配備足夠的急救藥品及設備,可最大限度地確保患者的安全。向患者及其家屬告知以上內容后,由患者本人或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支氣管鏡檢查后臥床休息半小時[4],禁食2小時,以免誤吸。詳細向患者及其家屬交待檢查后會出現的各種不適感,如做完檢查后1~2天咽喉部會有不適,在吞咽食物時會有輕微疼痛,甚至有時會出現痰中帶血的情況。若發生此情況時,請患者與家屬不要驚慌害怕,屬于正常情況,兩天后會慢慢消失。檢查后兩小時可進食少量溫涼流質食物,若有不適要及時告知醫護人員[5]。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分別對兩組患者風險告知及宣教后、檢查前的心理恐懼程度和檢查時的配合度及耐受度評分。心理恐懼程度用0~10分表示,得分越高表示恐懼程度越高;配合度及耐受度用0~10分表示,得分越高表示配合度及耐受度越高。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描述,組間比較采用 t檢驗,以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支氣管鏡檢查風險告知及宣教后、檢查前兩組患者心理恐懼和檢查時配合度、耐受度情況(±s,分)

表1 支氣管鏡檢查風險告知及宣教后、檢查前兩組患者心理恐懼和檢查時配合度、耐受度情況(±s,分)
組別 人數 心理恐懼評分風險告知及宣教后 檢查前 檢查時配合度 檢查時耐受度2小時告知組24小時告知組15 16 t P--4.28±0.6 4.38±3.1-0.82 0.41 4.20±3.0 4.19±3.0 0.01 0.99 7.27±2.4 7.25±2.2 0.02 0.91 6.27±2.8 6.38±2.3-0.12 0.98
支氣管鏡檢查風險告知及宣教后、檢查前兩組患者心理恐懼和檢查時配合度、耐受度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有研究表明,行支氣管鏡檢查前,患者普遍存在焦慮、緊張甚至恐懼的心理,在檢查時的配合度不高,難以保證檢查順利進行[6]。其原因主要是:(1)患者對支氣管鏡檢查缺乏了解;(2)擔心操作醫生的技術水平不高;(3)擔心麻醉意外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在臨床工作中,人們都習慣性地認為,臨近檢查前進行風險告知及宣教會導致患者更加恐懼,影響配合效果。但本研究結果顯示,支氣管鏡檢查風險告知及宣教時間的遲早不影響患者的心理恐懼程度和檢查時的配合度、耐受度(P>0.05)。因此,在臨床工作中,醫護人員可根據工作的便利,為患者安排支氣管鏡檢查。為消除患者的恐懼、焦慮情緒,可向其詳細講解支氣管鏡檢查的步驟及過程,并告知麻醉意外及術后并發癥的可控性,通過介紹治療成功的案例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
[1]王超,宋曉梅.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的臨床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8.
[2]蔣海珍,張劍.心理護理在纖維支氣管鏡檢查中的應用研究[J].心理醫生,2015,21(6):84-85.
[3]唐小瑩.對應用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247-248.
[4]郭玉雙.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的配合與護理[J].求醫問藥,2013,11(4):208.
[5]韋中盛,李黎.利多卡因聯合丙泊酚行無痛支氣管鏡檢查的臨床療效[J].中外醫學研究,2016(25):127-128.
[6]董愛紅,陳慧生,胡敏.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護理操作配合方法的改進[J].護士進修雜志,2005,20(2):175-176.
R195
B
1671-1246(2017)24-0108-02
注:甘肅衛生行業科研計劃資助項目(GSWSKY20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