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
摘要:目前高中生學習內容多、學習壓力大,在各門功課中,政治課程內容具有較強的理論性、思想性,許多知識點和概念都比較抽象深刻,使得學生對于政治課的有關內容難以理解,久而久之就會喪失學習的興趣,覺得政治課枯燥無味,于是轉向其他學科,造成嚴重的偏科。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老師適時地結合案例,就能使政治課中枯燥的內容趣味化,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提高政治成績。
關鍵詞:高中政治;案例教學;方法
政治教學是高中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宣傳先進思想、提高學生思想覺悟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由此可見,做好高中政治教學效果的質量控制工作具有良好的實際意義。但從當前政治教學過程來看,由于政治教學內容主要集中在思想上,并涵蓋經濟、哲學、政治等諸多內容,學生不易理解,對教師而言,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掌握高中政治知識點內容成為現(xiàn)階段教學的重點。本文將以此為背景,對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方法進行分析。
一、案例教學法定義
案例教學法從總體上來說是一種歸納教學方法,它是指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根據(jù)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需要,運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情境,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從高中習課程基本原理并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中一個最突出的特征是案例的運用,它是案例教學區(qū)別于其他方法的關鍵所在。那么,什么是案例呢?簡單地說,案例是包含問題或者疑難情境在內的真實發(fā)生的典型性事件。一個案例就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含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廣義上講,案例教學可界定為通過對一個含有問題在內的具體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境進行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的策略分析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關鍵,就是要對案例進行相應的控制,并圍繞案例展開教學。本文認為,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需要從以下幾個流程做起:
(一)精選案例
作為案例教學法的核心,案例的選擇會對整個教學產生深遠影響,因此要重視對案例的選擇。一般在選擇案例過程中,要保證案例滿足以下條件:(1)案例具有真實性,所選擇的案例均來自于生活時間,是可靠的第一首資料;(2)案例具有典型性,具有鮮明的普遍意義,能反應相關層面的問題。在精選案例過程中,需要根據(jù)上述問題進行選擇。以《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相關內容教學為例,這單元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選取我國兩會為案例,通過播放與兩會有關的視頻,讓全班同學對我國的民主政治生活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了解兩會的基本內容、所要傳遞的思想等。通過選擇這種時間跨度不明顯的案例,既能引發(fā)學生的注意,也能逐步喚起學生對兩會內容的記憶,進而能積極參與到案例教學中。
(二)案例講解在選擇案例之后,要對案例進行整理與講解
通過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獨立思考,想象和分析,討論和交流,增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知,構建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框架,從而有助于學生知識的遷移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在引導過程中,教師不應關注學生能否得出“正確的答案”,而應關注學生尋找答案的過程;不是傳授標準理論,而是通過討論和思考,誘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在分析的過程中,要實現(xiàn)好師生角色的轉換,教師要從“傳道、授業(yè)、解惑”者轉化為一個參與者,組織者和協(xié)助者的角色;而學生要從被動的接受者的角色轉化為自主學習者的角色。分析案例可分為獨立思考、小組討論、集體辯論、角色扮演、現(xiàn)場考察等。對于同一案例,有的學生可能只找到淺層的信息,有的則能得出透徹的結論;即使學生思考和回答是錯誤的,也不要急于評判,可以讓他們自己反省,自我更正,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xiàn)在力保討論沿著預期的軌道運行,把討論引導到問題的解決上去。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案例教學的互動。如在學習有關我國的分配制度內容時,筆者通過華西村收入分配制度的變遷及現(xiàn)狀的案例展示,積極引導學生從多方位進行討論、探究甚至辯論,學生自主分析,自主得出結論,教師僅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就很好地達成了三維目標的實現(xiàn)。
(三)案例討論
對教學案例的討論就是對之前案例教學的相關內容進行總結,在這一階段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案例問題進行分析,并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尋找案例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在案例討論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該重視以下幾個問題:(1)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討論環(huán)節(jié)中,勇于表達自我的認識;(2)要重視對學生思想的引導,時刻以先進的思想知識武裝學生頭腦,保證討論方向;(3)要對討論結果進行評價,保證學生能對案例進行深入思考。在案例討論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將全班級同學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對案例問題進行分析。在同學討論環(huán)節(jié),教師要走下講臺,聽取每組成員的討論過程與結果,針對小組中不愿意發(fā)言的同學進行鼓勵,并要求全小組成員給予這名同學鼓勵,使其能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最后,教師要求小組組長將討論結論記錄下來,并寫的記錄薄上。在統(tǒng)計全班小組的討論結果后,教師再對全班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通過教學,學生能更加清晰的認識本次討論的不足,并得到了參與課堂知識分析的機會,進一步加深了對相關知識點的認識。
總之,案例教學在高中政治課中運用得當將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學生實踐活動的創(chuàng)造性,以上是筆者在案例教學中的反思和拙見,還有待繼續(xù)在教學實踐中完善和檢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