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莉莉
摘要:高中美術是一門必學課程,它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目前,我國的高中教學對美術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所以想要將美術課程的意義作用展現出來,就必須將美術教學中的現存問題進行分析并合理解決。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學問題;對策;創新
當前不少學校的高中美術教學都被忽視,這會影響學生的審美能力的發展,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高是不利的。因此,許多學校設立并增加美術課程的時間,讓學生能夠在學校里有更多的學習美術的機會。但是人們重視美術教學的時間是短暫的,課程和教師都可以在短時間內準備好,但是美術教學的指引規則卻不能在短時間內制定好,這就導致如今高中美術教學存在一些問題,如果不能夠及時解決這些問題,教學效率必然不會有大的提升,學生的學習素質也會受到很大的阻礙。
一、高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方面
(1)學校對美術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
美術在高中教學中的地位比較尷尬,因為高中的課業比較繁忙,對于不涉及高考的美術科目來說,學校基本不是很重視,重點進行教學的都是參加高考的科目,絕大多數學校美術課程安排極少,甚至有的學校沒有安排美術課程。
(2)學校開設的美術課程過于單一
雖然說繪畫是美術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但是如果一學期教授的知識都是與繪畫相關的東西,學生能夠學到的知識就是非常有限的,學生的學習必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學校應該多開展一些繪畫以外的課程,這樣才能夠使學生的美術素質更高,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藝術創作與賞析。開設美術課程的種類稀少是當前美術教學存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
(二)教師方面
現代教育思想提倡將各個學科的學習整合起來,不能把美術作為單一的學科孤立起來。傳統的教學模式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不能真正發掘美術課程的魅力,發揮不了美術課堂教學應有的教學效果。很多教師都有這樣的認識,美術課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畫畫,因此,學生只能在美術課堂上學畫畫,而無法真正感受到美術的博大精深。
(三)學生方面
高中美術學科的學習成績并不計入高考總分,于是,很多學生在美術課上選擇了逃課,或者在美術課堂上學習別的科目,很多學生認為把時間和精力放在美術學習上就是在浪費青春,還不如去做兩道高考數學題。長此以往,學生最初學習美術的積極性逐漸喪失,他們無法正確認識到學習美術的價值,審美情趣更是無從談起。
二、高中美術教學的基本原則
(一)實事求是原則
課堂教學模式是為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而建立的,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實施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針對不同的知識類型、教學對象實施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是符合實事求是原則的。就某一特定課堂教學模式而言,教學的結構進程雖然是固定的,但是教學方法卻是靈活的,因此,同一課堂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也可以是豐富多彩的。
(二)知識與能力并重原則
知識與能力的關系密切,知識是能力發展的基礎,能力是學習知識的條件。隨著知識增長速度的加快,終身教育的普及和社會競爭化程度的提高,發展學生能力被提到重要地位。學生的一般能力、創造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必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教學中既要傳授知識,又要培養能力,尤其是自學能力。
(三)課內與課外互補原則
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美術課堂理應向社會延伸,由封閉向開放轉變。教學必須堅持生活化、社會化、信息化,才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所以,要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要重視開辟第二課堂,挖掘隱性課程,融通學校、社會、家庭多種教學渠道,形成立體式、網絡化的教育環境。
三、解決高中美術教學問題的創新策略方法
(一)正確認知美術教學的地位
以往人們認為美術教學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并不重要。但是,從教育學理念來講,美術教學是學生美育的重要內容。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學校、家庭和社會要充分認識到美術教學的積極作用,給予美術教學足夠的關注。高中階段的美術教學可以為學生的成長提供優質的資源,能夠為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
(二)加強美術教學中創造力的培養
學校的職能是創建一個濃厚的培育杰出人才的文化環境,教師的職責是培養會動腦筋,有創造能力的人才。以審美為核心的美術教育,是美感教育、情感教育、實踐性教育,因此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學科特點,在基礎教學中率先行動起來,創建一個文化知識與技能實踐的學科平臺,鼓勵學生不斷嘗試,共同探究,努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三)提高美術老師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老師的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教學質量與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高中美術老師一定要加強對美術理論知識的學習,并且積極參加一些培訓交流活動,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進而掌握美術學科的最近動態,在教學的時候,才可以教給學生最新的內容。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利用一些多媒體技術,此時,也要提高老師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力,進而結合教材內容,開展更加高效的教學活動,促進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高。
(四)開發課外教學資源
美術教學活動不僅僅是課堂的教學,也應注重挖掘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學生自主開發新的學習資源的能力,以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學校圖書室是學生在校內可利用的主要資源。同時,參觀校內、校外的美術品展示場所,在校內多組織畫展、手工作品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欣賞,讓學生欣賞的同時,講解技法。
四、總結
總之,在強調加強學生素質教育的今天,重視高中學生的美術學習是時代發展對美術教師提出的要求。在高中時期對學生進行美學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藝術感受。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要以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最終目標,滿足學生對于欣賞美的心理需求,想方設法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潛能,為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楊競.新課標下關于高中美術欣賞教學的探索[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2,(03).
[2]王芳.新課改下高中美術教學之我見[J].成才之路,2012,(08).
[3]李旭.淺議在高中美術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