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
摘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及深化,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小學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對學生以后更高層次的數學學習產生重要的影響。數學與生活是相互聯系滲透的,數學知識的學習對我們解決生活中的難題有重要的幫助,這也是學習數學的意義所在。但是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小學生容易對枯燥的數學知識產生厭煩心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下降使得教學目標難以完成。本文主要論述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些措施,旨在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教育改革下;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探討
一、前言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心智發育不健全,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因而,學生思維方式的可塑性較強,數學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教學基礎上不斷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另外,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動心理比較強,在課堂上難以集中注意力,所以,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板書教育模式,結合多種教學方式,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舒適的學習氛圍,消除他們的厭煩心理,尤其是多媒體技術近幾年來的快速發展,也為數學的教學提供了一定的幫助。
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1.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的教學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確定,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課堂效率非常低,隨著教育的不斷推進,教師也逐漸意識到這種教學方式的弊端,在不斷地實踐創新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教師主要擔當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對問題提出質疑,然后主動思考該如何解決,這種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2.構建合理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合理性直接關系著教學質量的好壞。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設計教學目標之前,要對課本知識有一個深刻的了解,站在一定的高度來看待課本中的重難點知識,從而設計出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找對合適的切入點,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更容易理解接受,教學目標是每個學科都必須要進行設計完成的,優秀的課程目標主要是根據課本上知識的先后順序而進行合理安排的,這也是教師在平時上課中的指導。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應該從班級同學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出發,對于一些重難點知識,應該多花時間進行講解,合理安排課堂時間,才能夠不斷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打下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
3.打破傳統的教學思想和理念
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利用單一的板書模式來進行知識的講解,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逐漸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有些嚴重的可能會讓學生產生排斥心理,教學課堂的效率非常之低。因此,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也應該轉變自己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采用新的理念來進行數學知識的傳授,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比如,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延伸到實際生活中,引起學生的重視,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的學習就是要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也讓學生的學習具有方向性,其次,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對不懂得問題要先思考,再問老師,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同時對解放學生的思維方式也有極大的好處。
4.設計教學過程,采用多種教學方式
教學過程的設計在數學教學中也是重要的一環,其直接關系到教學效率的高低,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很大的影響。因而在對教學課程設計時,應該按照課本知識的難易程度來進行合理的設計,同時也要注意不同知識點的銜接,防止由于教學過程設計混亂而讓學生對知識產生混淆,達不到教學過程設計的目的。教師在上課之前,應該設置一個導入環節,導入環節要包括對上節課的重要知識點的回顧以及本節課要講授的重點知識,同時,在導入環節也可以讓學生平靜下來,逐漸進入學習的狀態;再者,在上課中,教師應該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常見的探究式學習、演繹推論方式等,多種方式的結合有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同時,在相互討論中還能培養學生的思維擴散性,加深學生之間的交流。
5.改變考試評價體系
傳統考試的評估方式對小學生來說給他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陰影,甚至自卑心理,因而這種評估方式還是存在很多弊端的,必須加以合理的改正。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應該只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還應該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作業的完成情況、對新知識的理解程度進行關注,從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評價,一方面加強了學生學習知識的靈活性,同時也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再者,教師采取鼓勵教學的評價方式常常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的學習對學生以后學生的數學學習起到了重要的鋪墊作用,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基礎特點,采取多種教學方式,不斷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孫廣和.基于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問題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2)
[2] 李培祥.基于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問題探析[J].數學大世界旬刊,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