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陽
摘 要:為了滿足新聞改革對于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要求,更好的提高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素質,全面加強對記者型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培養,本文對研究記者型主持人的重要性、記者型主持人的特點和作用以及記者型主持人所需要的新聞視角和文化素養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記者型主持人 主持人 文化素養 新聞功底
一、什么是記者型主持人
記者型主持人的發展是一種新興的傳媒現象。要對這種傳媒現象進行分析,那就必須要對記者型主持人有一個界定。記者型主持人是由“記者”和“主持人”兩個關鍵詞組成的,所以要從這兩個角度深入了解。記者型主持人在西方的發展由來已久,理論完善,值得我們借鑒,他們不僅僅是單獨的記者或者主持人,而是整個節目的靈魂人物,用記者的視角去發現新聞點,并且用主持人的形象和觀眾進行交流,這樣的主持人特別受到追捧。那么,什么是記者型主持人呢?首先,必須要具有主持人的基本業務素質,即純熟的語言表達技巧和可信賴的屏幕形象。其次,記者型主持人的個性在于融入了記者的報道觀點,寫下具有記者視角的串聯詞,在主持播出中有記者型的思考和評述評,他們對新聞事件有自己獨特的視角。最后,記者型主持人應集采編播于一身。他們既是節目主持人,是節目的核心人物和出場代表,又是記者、編輯。他們參與從確定選題、采訪材料、撰寫稿件、編制節目各個環節的工作、直至最后主持播出。在節目中始終起著主導作用。我國電視節目主持人在經歷過漫長時期的摸索之后,也正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二、記者型主持人的特點
記者型主持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記者和主持人的雙重身份。記者型主持人一般活躍于新聞節目中,作為記者,第一要求就是要全面、客觀、真實的發現新聞,反映事實,這就需要他們有足夠的新聞敏感性,同時,要具備頑強的采訪作風和嫻熟的采訪技能。作為主持人,他們要在節目中起主導作用,用主持的方式,推動節目進程。同時,對事件進行深度分析和評論,達到吸引受眾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記者型主持人是節目的播講者,不是播音員,所以比起受過專業訓練的節目主持人來說可能并不流暢、規范,但卻用自己的切身感受由播新聞到說新聞,使傳播更加個性化,更讓觀眾有一種親近感和信賴感。記者型主持人兼有的雙重特質,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融合、滲透的。
三、記者型主持人的作用
記者型主持人為傳媒業界推崇就是因為記者型主持人在新聞節目中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一般電視節目主持人的作用在于推進節目程序。引導節目進程,即興環節現場應變,渲染節目氣氛。而記者型主持人的作用在于,參與采編過程,有利于節目的整體性,對事件進行第一時間跟蹤報道,有利于新聞的時效性。用切身感受進行傳播,有利于溝通媒介與受眾,個性化的傳播,有利于輿論引導。
四、記者型主持人的新聞視角和文化素養
新聞視角是要求記者型主持人必須堅持黨性原則,保持新聞輿論的正確導向。重視細節展示,過程跟進,表現真實。具備質疑素質,揭示思想本質。堅持角色客觀保證公正立場。還有就是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思想內涵和人格魅力。記者型主持人的核心代表人物應該是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白巖松、水均益、敬一丹等人,從《焦點訪談》到《東方時空》他們用自己完全不同的個性化主持風格,敏銳的新聞視角,縝密的思維,淵博的學識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為記者型主持人開創了先河。引領了全新的主持風格。讓大家了解,主持人還可以這樣說,這樣做。
結論
隨著我國媒體競爭的進一步加劇,沒有實力的主持人只能被淘汰。而實力并不是專指美麗的外貌,而是主持人對于節目主持所需要的專業知識的精通。主持人與媒體,受眾以及嘉賓之間的關系需要在新的理念支撐下完成,主持人的地位作用,角色定位必須在良好的素質基礎上形成,從而使主持人從一名傳聲筒變成一名真正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