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對城軌運營專業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措施和建設內容進行探索與研究,從課程標準庫、素材資源庫、學習任務庫、實訓任務庫、競賽項目庫、行業資訊庫等內容入手,形成城軌運營專業課程體系的“三個對接”,進一步促進和完善專業建設。
【關鍵詞】教學資源庫建設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 “互聯網+”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0C-0058-02
一、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建設背景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涵蓋城市地鐵、輕軌、區域城際軌道、高速鐵路等領域的城市軌道交通,在全國掀起了建設高潮。廣西南寧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研究起始于2002年,規劃建設9條地鐵線路(包括機場線),線路全長250多公里,工程總投資約1500億元。2016年12月28日,南寧地鐵1號線全線開通。此外,國家發改委批復了《南寧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5年—2021年)》,軌道交通2號線、3號線一期、4號線一期、5號線一期正在建設過程中,建設地鐵里程長75.1公里。目前,南寧地鐵1號線工作日日均客運量約20.7萬人次,周末日均客運量約24.6萬人次,節假日日均客運量約為23萬人次。地鐵作為一種全新的交通方式,已得到南寧市民的認可和信賴,正逐漸成為南寧市民出行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此外,柳州市將于2017年開工建設軌道交通一號線,桂林、梧州的軌道交通線路也正在勘測、規劃過程中。
隨著南寧市乃至整個廣西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迅猛,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全國交通職業教育示范院校,廣西唯一一所綜合交通類高等職業院校,高度重視城市軌道交通類專業建設與發展,著力打造以“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以下簡稱“城軌運營”專業)為排頭兵的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群,數字化資源庫的建設是專業建設的重點內容之一。根據香港和廣州地鐵、城際軌道建設情況分析,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行業每公里需要高技能人才約50名,據此推算,南寧地鐵需要運營人才總計1.25萬人。軌道交通行業的發展使軌道交通行車、客運崗位的人才需求量劇增,對從業人員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要求也日益提高,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核心課程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顯得尤為重要,有利于進一步推動專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二、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內容
城軌運營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主要致力于與本專業相關的教學資源體系構建,結合“互聯網+”信息平臺,以多種方式進行資料的收集、整合、編輯、展示和實時更新,最終形成多媒體網絡平臺,實現科學化、標準化、結構化、動態化、系統化管理以及資源共享。根據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思路,教學資源庫建設內容如圖1所示。
(一)課程標準庫。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對城軌運營專業目標就業崗位的工作過程、工作任務、崗位職責、技能要求進行實地調研,形成《崗位能力單元標準》報告,依據報告重建城軌運營專業課程體系,以培養學生相應的知識體系、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課程標準庫主要建設專業核心課程的課程標準、授課計劃、電子教材、多媒體課件、網絡課程等內容。
(二)素材資源庫。素材資源庫建設的目的是通過各種形式有效地展示、呈現、補充和擴展教材內容,有助于提高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素材資源庫主要搜集與課程教學、專業知識、工作任務等相關的專業圖片、教學視頻、典型案例、習題試題、專業軟件、崗位標準、文獻資料,具體建設內容如表1所示。
(三)學習任務庫。根據《崗位能力單元標準》及課程標準庫,將目標就業崗位典型的工作任務轉化到課堂學習領域,建設學習任務,形成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每個學習任務建設包括學習目標、重難點、導入部分、具體內容和要點講解、案例分析、任務小結、任務測試、測試評分標準等任務包,并根據任務特點,選擇合適的表現形式,如動畫、視頻、教學軟件或實訓設備等。
(四)實訓任務庫。課程實訓任務針對課程內單個或若干個知識點,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加深對本課程的認知。每個實訓任務建設包括實訓設備結構和功能認知材料、實訓目的、實訓條件、實訓內容、實訓要求、操作步驟、評分標準、注意事項等相關資料和任務包。
(五)競賽項目庫。競賽項目庫的建設分為兩部分,一是國家級、區級競賽,主要建設內容為收集與專業相關的競賽材料和優秀作品,定期發布消息,鼓勵并帶領有興趣的學生參與。二是院級、系級競賽,以教師出題、社團組織、學生參與的形式,盡可能地動員全部同學參與比賽,開展如行車組織大賽、客運管理大賽、應急處理大賽、科技論文大賽等專業技能類比賽和演講比賽、書法比賽等綜合素質類比賽,制定競賽項目、競賽要求、競賽選題、評分標準,評選優秀作品。競賽項目庫的建立,在參考企業崗位工作標準的基礎上,結合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六)行業資訊庫。在“互聯網+”的發展背景下,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應與時俱進,并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吸引性。行業資訊庫引入“互聯網+”思維,收集行業信息,建設不斷更新、實時推送的自媒體平臺。行業資訊庫建設內容包括收集軌道交通行業相關網址鏈接,收集相關企業信息,如南寧軌道交通集團、廣州地鐵集團、深圳地鐵集團、武漢地鐵集團等企業的企業文化、企業新聞、員工風采、招聘信息等內容。根據信息更新速度,將行業資訊庫的內容分為兩類,一是定期更新類,如網址鏈接、企業文化、員工風采等信息,每個學期前進行更新,推送給學生。二是實時更新類,如行業新聞、招聘信息等內容,組織社團同學篩選有用的信息,通過微信公共號、微博認證賬號或校園網站等自媒體平臺進行發布;在畢業季實現每天更新,發布招聘信息,其他時間段每周更新,發布最新行業新聞。行業資訊庫展示了軌道交通行業的前沿新聞和熱點問題,充分增強學生對行業的了解和認知,對未來職業發展的規劃以及對專業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三、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措施endprint
城軌運營專業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應當與企業人才需求、崗位職業技能要求相吻合,使教學資源庫發揮最大的作用,因此筆者認為,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合理化建設需有以下措施:
(一)對城軌運營專業目標就業崗位的職業能力進行分析。通過深入南寧軌道交通集團進行調研,總結得出城軌運營專業的目標就業崗位由低到高依次為:站務員(票務崗、廳巡崗、站臺崗)——值班員(行車值班員、客運值班員)——值班站長(含站長)——調度員(行車調度員、信息調度員)。各崗位需具備行車組織、客運組織、票務管理、應急安全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實操技能,具備吃苦耐勞、人際交往、表達溝通、團隊合作、職業道德等方面的職業素養。
(二)將目標就業崗位的職業能力轉換為課程教學內容。將目標職業崗位群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進行剖析、選取、歸納、序化,優化城軌運營專業的課程體系,確定核心課程的課程標準,將典型的工作任務轉化到課堂學習領域,建設學習任務和實訓任務,形成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模式。
(三)結合職業能力和課程體系確定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內容。結合目標就業崗位的工作內容、技能要求、崗位職責、綜合能力要求,確定課程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內容包括:課程標準庫、素材資源庫、學習任務庫、實訓任務庫、競賽項目庫、行業資訊庫。
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平臺,使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實現課程體系三個對接,即課程標準與崗位技能標準對接、學習任務與崗位工作內容對接、學生素質與行業道德規范對接,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平臺,進一步提高城軌運營專業的辦學質量。
目前,廣西軌道交通行業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為城軌運營專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和更高的要求。專業課程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是專業建設的重點內容之一,有利于推動專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本文在“互聯網+”發展的背景下,對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內容進行探索和研究,并將自媒體平臺與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相結合,為課程資源庫建設提供新思路。
【參考文獻】
[1]費安萍,曾險峰,沈俊娜.廣東省高職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研究與實踐——以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為例[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3(6)
[2]蔣英禮,李欣,黎新華.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
[3]李俊輝,黎新華,叢叢.“三維融合、三層實訓”的實踐教學模式研究——以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為例[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
【作者簡介】郭子渝(1990— ),女,廣西桂平人,碩士,研究方向: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
(責編 丁 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