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貞
摘 要: 為了解決自主學習問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提出以網絡自主學習環境為基礎設計英語跟讀系統。首先,從外語教學模式和理念出發,網絡自主學習系統中的自主學習模式主要包括適應性學習模式的制定、自主學習過程的管理、個性化內容的呈現及成績自我評價等方面,重點分析在外語教學過程中以自主學習模式為基礎的功能模塊;其次,在自主學習模式下利用Web在線學習方式設計基于B/S結構的英語跟讀系統,該系統模塊主要由數據庫模塊、用戶模塊、跟讀訓練模塊、互動模塊等組成,基于以上步驟實現英語口語跟讀訓練系統的設計。實驗結果證明,通過基于B/S結構的Web技術實現了網絡自主學習環境下英語跟讀系統的設計。
關鍵詞: 自主學習; 網絡環境; 英語跟讀系統; B/S結構
中圖分類號: TN915.02?34; TP3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373X(2017)23?0119?04
Abstract: An English retelling system based on network autonomous learning environment is proposed to realize the English autonomous learning. Proceeding from the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mode and concept,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mode in network autonomous learning system includes the adaptive learning mode formulation, autonomous learning process management, personalized content presentation and performance self?evaluation; the function model based on autonomous learning mode in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process is analyzed emphatic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mode, the Web online learning mode is used to design the English retelling system based on B/S structure. The system module is mainly composed of database module, user module, retelling training module, interactive module, etc. According to the above steps, the design of oral English retelling training system is realized. The experiment results prove that the Web technology based on B/S structure can realize the design of the English retelling system in network autonomous learning environment.
Keywords: autonomous learning; network environment; English retelling system; B/S structure
0 引 言
隨著網絡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不同于傳統學習方式,網絡化學習方式在時間性、地域性等方面有很大突破,學習者獲取信息資源更加方便快捷,交流和共享信息更加自由。學習者在網絡化學習方式中體驗的是自由性極強的自主學習狀態,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積極的在學習過程中發揮主體認知作用[1?3]。
另外,文獻[4]提到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使師資緊缺、教學資源不足等問題在高校教育中凸顯出來,傳統教學在崇尚個性的時代背景下已經很難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導致學生間的學習差異不斷增大。處于Web時代的人們已漸漸習慣于從網絡中自由地獲取資源、分享信息,學生們的信息化素養也因此獲得了極大提升。對目前高等教育而言,研發一種功能強大、適用性強、容易接受的自主學習系統是一項現實意義重大的課題[5?6]。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文獻[7]提出將網絡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于教學當中,為開發自主學習系統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在此背景下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本文提出以網絡自主學習環境為基礎,設計更適合英語自主學習的跟讀系統。首先,依據外語學習的教學方式及思想,網絡自主學習系統分別從內容呈現、適應性學習模式的制定、學習過程管理及自我評價等方面實現自主學習模式,著重分析基于自主學習模式的外語教學過程中的功能模塊;其次,基于Web在線學習方式以自主學習模式為途徑,利用B/S結構對英語跟讀系統進行模塊設計,將該系統設計為若干功能模塊,包括數據庫模塊、用戶模塊、跟讀訓練模塊、互動模塊等,構建完整的英語口語跟讀訓練系統[8?9]。
1 自主學習模式的英語跟讀系統設計過程
1.1 網絡自主學習系統
對于學習者來說,自主學習使其擁有 “學會學習”的能力。整個學習過程可視為選擇學習策略的過程,在學習主體和客體作用下形成該學習策略。
網絡自主學習模式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
為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自由自在地展開學習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需要為學生建立一個利于知識掌握的環境,而不僅僅是簡單的知識傳授,學習應該是一個由學生自己構建知識的過程。endprint
教學媒介在激發學習客體興趣方面十分重要,本文基于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構建外語網絡自主學習系統,圖2為自主學習系統構成圖。
系統主要內容由下列幾方面組成:
① 特色化內容呈現:自主學習通過網絡進行構建,教學主體間的中介媒體為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與傳統課堂形式相比,該教學信息表現出的形式更加豐富、直觀和立體。用紙質教材制作的學習資源是傳統教學內容的主體,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習者會在合適的學習階段內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學生在最初進入教學系統時,需要進行學習水平測試,以此為依據制定一份切合實際的學習目標與計劃。學生可以依照系統制定的學習計劃自由地對下一步學習方式、學習內容以及學習進度進行選取,通過對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得到下一步的學習策略并向學習者反饋,這樣可以更好地展開自主學習過程。對提高學生在網絡自主學習系統中的學習水平十分有利。
② 適應性學習模式的指定:在選擇學習模式時,該系統的實施方案比較寬松且適應性較強。依據每個學習者的學習狀態自由選取下一階段最優學習模式。學習者可以主觀判斷系統推薦的學習內容,若該部分知識已掌握,則跳轉到作業與單元測試環節。在每個單元教師都會發布訓練內容作為該單元作業,學生需要在網頁上完成和提交收到的作業,作業成績和標準答案會通過系統自動核對然后向學生反饋。若該標準化單元測試通過,則可自動進入下個單元繼續學習。通過制定這些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們進入適合自己的學習通道,在系統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與學習狀態。
③ 自主學習過程管理: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對學習者進行監控管理是網絡教學平臺自主學習過程管理的主要內容。除了要對許多常規性的登錄、退出、查詢等網絡操作進行監控外,還需要對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產生的行為特征進行監控。為了確保學習過程的有效性,需要監控客戶端行為,使學生無法運行與學習無關的網址及軟件。為了保證教學系統功能可以有效應用,需要監控學習過程,在第三方監控下最大限度地提升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的自覺性。另外,由系統采集的學習過程數據非常可信,可以作為提出下一步學習過程個性化教學方案的依據。
④ 互動信息反饋:學生向老師反饋學習信息的方式除系統中選課、作業及測試等環節的反饋功能外,還有應用論壇、短信、約課、評論等交互式系統功能。課程論壇、教師論壇和班級論壇共同組成了論壇系統。對應論壇可以為各種學習群體提供對應興趣話題,使網絡自主學習系統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得到解決。
約課功能是系統設計的另一項特殊功能,目的是為學生實現面對面答疑解惑,在系統中的教學提問模塊里向教師提出問題,教師在該模塊中進行相應解答。此外,系統還提供了對應評價功能,對任課教師教學效果實現評價,該反饋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也利于網絡教學組織模式上的技術提高。
1.2 英語跟讀系統模塊設計
基于B/S結構的系統僅要求客戶端安裝瀏覽器、RealPlayer插件以及語音設備就能實現在線口語跟讀訓練。要實現跟讀系統必須先連接數據訪問層和數據庫。
數據訪問層的主要任務是向業務層提供數據操作,即負責連接底層數據庫。通過數據訪問層使所有業務層中的對象訪問數據庫。按業務對象組織數據訪問層種類,在幾種不同數據表中可能包含了所有業務對象中的數據,負責映射對象與數據庫間的關系。
以B/S結構數據為基礎,將系統功能主要劃分為六大模塊,具體模塊如下所示。
(1) 用戶信息管理模塊。學習者:系統登錄確定學習者身份,并記錄下每次學習情況,在系統博客里學習者不僅可以寫下自己的學習體會、心得以及學習計劃,還能夠上傳或下載自己和他人作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對題庫中選取的試卷進行學習前、學習后檢測,通過查看評價模塊使自己更加了解學習進展。教師:登錄后,能夠實現公布多媒體教學素材或更改課程信息,教師可展開一系列論壇討論活動,例如回答學生問題,與學生討論,進行雙向交流,或與其他英語教師進行課程討論等。管理員:平臺維護、用戶管理、論壇留言板管理。具體用戶信息管理模塊示意圖如圖3所示。
(2) 課程管理與發布模塊:在傳統形式的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而網絡教學能夠實現教學模式的開放,可以使不同教師對英語學習內容實現深層次挖掘并可對內容進行在線添加或更改,不再局限于單一教學模式。與此同時,提供網絡教學討論區域,使教師能夠在線討論教學內容及模式,實現實時交流。
該模塊采用文件平臺和多媒體屬性數據庫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對老師上傳數據的管理,將多媒體數據放置于文件平臺中,通過網絡位置信息與數據庫間的對應數據記錄連接起來。多媒體數據庫是跟讀訓練系統平臺進行自主訓練學習的基礎,直接影響到媒體數據管理關系。其數據庫中的學習材料包括聲音資料、圖片資料、視頻等多媒體數據,以上文件形式將存儲于Web服務器目錄下。具體該模塊的示意流程圖如圖4所示。
(3) 學習訓練模塊:英語教師在系統平臺中公布已添加的教學資料后,提供學生學習或老師查看功能,該模塊是跟讀訓練學習系統的關鍵模塊。用戶在登錄平臺后,都可使用該模塊。通過鍵入合適的搜索關鍵字,即可搜索出所需學習材料。跟讀訓練材料由數據庫提供并生成文件,并將跟讀訓練資源利用Web形式展現給各登錄用戶,實現多媒體與文字材料同步。在網絡速度較慢時,可將跟讀訓練資料下載,并使用跟讀訓練插件進行播放實現跟讀自學過程。
(4) 個人空間模塊:每個已注冊的學習者都擁有個人空間。學生可將跟讀訓練結果利用電腦中原有語音軟件進行錄音,并保存文件上傳至個人空間。教師會訪問學生空間并進行測評,同時其他學生也可對錄音進行評價。此方式能夠激發學生間學習英語的興趣并增加學習者之間的英語交流。
(5) 互動交流模塊:該模塊利用BBS下線討論答疑和NetMeeting在線討論答疑兩種形式進行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交流。NetMeeting在線討論是指學習者之間、學生與教師、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實時討論。BBS下線討論答疑是指教師與學生間或教師與教師間進行互相交流時提供的一個平臺,討論區依據交流對象不同,交流主題也不同,即使不參與討論也可從其他人討論的主題中獲得幫助。學習者可以在微博上實現互評,實現學習交流獲取學習心得,教師可以通過瀏覽微博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態度。endprint
(6) 評價模塊:該模塊分為教學試題評價、自主學習記錄、教師學習評價和個人測評。試題評價是指學習者對學習測評結果進行自我評價的過程,在選取一定級別難度的試題后進行自我測試,在系統中抽取試卷并進行試卷答題,根據系統內提供的試卷答案查看分數情況,以及時了解自主學習的過程。
學生通過查看自己學習記錄了解自己學習情況后,教師根據平臺記錄的學生情況,對學生主觀學習態度及學習成效等方面實行評價。學生個人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教師評價等對個人實現評價,并更改個人學習計劃。其他學生也能夠對系統中某位學生進行有建設性的評價或提出意見。
2 仿真實驗與結果
在英語教學中運用網絡技術已經越來越普及,為激發學習者學習英語的興趣及提高學習者英語水平,本文提出基于網絡自主學習環境的英語跟讀系統,以下為驗證該系統可行性的仿真實驗,對該跟讀系統的部分主要功能模塊進行測試實驗,具體如下。
實驗1:首先對課程管理與發布模塊進行測試。該模塊是教師將教學資料和資源上傳至系統中供學習者和其他教師參考或者學習,具體該模塊上傳資料的流程如圖5所示。
該模塊的主要功能是為學習者及教師提供有效資源,通過圖5可看出,利用此功能可以將英語學習所需資源,包括聲音資料、文字資料、圖片資料及視頻資料上傳至系統內,為系統使用者提供學習英語的最佳平臺。
為比較基于網絡自主學習環境下的英語跟讀系統及計算機輔助學習系統在英語資料上傳功能方面的差異性,實驗利用以上兩種系統分別將聲音、文字、圖片及視頻等資料上傳至平臺,具體傳輸數據成功率如表1及表2所示。
對照表1與表2數據可看出,本文網絡自主學習英語跟讀系統上傳聲音、文字、圖片、視頻等資料的成功率已經達到99%以上,表明資料能夠成功傳輸至系統內,并供使用者充分使用;而計算機輔助學習系統傳輸資料的成功率只達到50%以下,表明教師提供的資料不能達到完全上傳系統的目的,直接導致系統資料不足,不能滿足學習者的需求。
實驗2:學習訓練模塊。學習者登錄個人用戶名,在系統中可根據個人需求選擇學習進度及學習內容,開始跟讀訓練,具體該模塊訓練流程圖如圖6所示。
通過對圖6的觀察可以看出,學習者無論是學生或教師都可以運用該系統,學生利用該模塊中的跟讀功能進行英語口語訓練,而教師則可以運用該模塊中的跟讀系統進行教學活動,表明文中跟讀訓練系統在實踐教學中發揮了較明顯的作用。
實驗3:評價模塊。通過該模塊學習者能夠記錄個人學習進度及學習過程,教師通過對學習過程及進度的了解,利用測試功能對學生進行測試。通過運用系統進行學習后,對50名學生平均成績進行統計,對比運用兩種系統前后的成績差異,具體如表3所示。
觀察表3可明顯看出,在利用兩種系統前,學生的平均英語成績是相同的,但在分別運用本文網絡自主學習跟讀系統及計算機輔助學習系統后,學生的英語平均成績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成績明顯獲得提高的是本文中的跟讀系統,表明本文系統對提高英語口語水平更具可行性。
3 結 論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英語教學模式也出現較大的變化。因此本文提出基于網絡自主學習環境的英語跟讀系統。首先,根據外語學習的教學模式及理念,將網絡自主學習環境系統分為內容呈現、適應性學習模式的制定、學習過程管理和成績、自我評價等部分,重點分析網絡自主學習模式的英語教學功能模塊;其次,以自主學習模式為基礎利用Web在線學習方式,基于B/S結構對英語跟讀系統進行模塊設計,通過數據庫的連接將此系統中的若干模塊進行關聯,完成英語口語跟讀訓練系統的設計。
參考文獻
[1] 胡新梅.論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5,1(27):110?112.
[2] 吳昌雨,王善勤,李云松,等.基于自主學習模式的計算機類專業整合探索與實踐[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5,32(3):17?21.
[3] 劉人境,李偉榮.知識倉庫和wiki對組織學習影響的比較研究:基于多主體仿真模型[J].軟科學,2016,30(7):1?5.
[4] 聶小保,聶紅珍.基于“學案導學”的大學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5,6(3):69?71.
[5] 鄭潤如,劉鵬圖.高校網絡教育資源建設及發展趨勢[J].現代教育技術,2015,25(2):95?99.
[6] 吳軍其,劉萌.“任務驅動”法在高校翻轉課堂中的應用研究:以“網絡教育資源設計與開發”課程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5,25(9):58?64.
[7] 殷培紅,劉志敏.新媒體時代普通高校操舞類課程教學改革思考[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24(5):38?39.
[8] 趙敏霞.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英語教學模式探討[J].英語教師,2015,15(23):103?104.
[9] 王戰敏.基于Web的英語在線學習系統[J].計算機系統應用,2016,25(7):96?1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