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平
摘要:隨著微信、微博等諸多新媒體使用范圍的不斷擴大,新媒體時代已經逐漸到來。本文主要對新媒體環境的特點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媒體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路徑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3-0095-01
在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當中,不斷從路徑的層面進行優化來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當前高校思政領域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從新媒體環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影響出發,來對其今后的教育路徑進行分析將有助于高校思政研究理論的完善。
一、新媒體環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新媒體是現代網絡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在新媒體的影響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諸多方面的挑戰。
首先,教育渠道呈現網絡化。在新媒體的影響下,原有的教育渠道會得到進一步的延伸與拓展。例如,通過手機微信、微博也可以進行相關教育內容的共享。這在客觀上可以極大地拓展新媒體的渠道,有利于教育資源的最大化發展。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在新媒體的環境中,出現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在某種層面上也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在今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施的過程當中,還需要從新媒體環境的影響出發,來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朝理想的方向發展。
其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待革新。在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以及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這一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需要不斷從大學生的學習心理出發,來對教學方法進行相應的改進與提高。
最后,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存在著一定的差別,教師與學生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師生關系呈現出了新的變化。例如,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親和力要相應提升,從而進一步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總之,在新媒體環境下,原有的教育渠道、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方法等方面都面臨巨大的挑戰。如何從這些挑戰出發,在今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進行相應的改進,是當前諸多高校在思政研究領域所關注的一個主要方向。
二、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提升策略
首先,科學使用新媒體。在進行路徑研究的過程當中,應該充分發揮網絡等諸多媒體的優勢,借助媒體的力量來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的拓寬。例如,山東某高校專門組建了大學生網上論壇,以此方式來引導廣大在校大學生將自己在日常的思政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借助論壇進行討論的方式,來梳理今后的學習方法的改進思路與方向。這種利用論壇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各抒己見,最終要達到的效果是實現學生能夠參與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中去。一段時間的實踐證明取得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值得我國其他高校在今后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當中進行適當的借鑒。
其次,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親和力。在當前的形勢下,大學生在知識的儲備方面以及整體的認知能力水平方面都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提升,另外在網絡、微信等媒體環境的影響下,他們對于自己的個性需求是否得到滿足,自己的存在感是否能夠被關注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一大的環境下,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在親和力方面下更大的工夫。一方面,要強調和突出親和力在整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具有的價值與意義。另一方面,也應該通過科學的崗位培訓體系來從語言層面、工作的態度方面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親和力進行相應的改進。通過這種方式來助力今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現有發展的基礎上獲得質的飛躍與提高。需要指出的是,要把這種親和力的提高落實為一種長效機制,從制度層面來進行相應的改進與提高。只有建立在相關基礎上的親和力的提升,其所發揮的助力作用才會得到更大水平的彰顯。
最后,要改革現有的教學方法。在當前的新的教學環境中,原有的教育與教學方法面臨很大的挑戰,基于此,在今后的具體的教育與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積極在教學方法上進行相應的改進。通過這種改進來為今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進提供必要的支持。例如,在方法的選擇層面,可以多通過一些實驗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中讓大學生可以從自己在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出發來進行探討。通過積極改進自身的學習習慣與思維方式,最終引導大學生形成一種自主的學習能力。除此之外,還應該在教學方法的互動性方面進行系統的提高。只有這樣,今后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才會不斷獲得綜合效果上的提升。
總之,在今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進過程當中,需要積極地從思想、親和力以及方式與方法層面來進行系統的提升。
三、結語
新的媒體環境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資源與渠道層面的支持。但是,在這一環境背景下,原有的思政教育面臨巨大的挑戰。因此,本文從新媒體環境出發來對其今后的路徑提升思路進行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為今后的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整體的效果提升起到積極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林英,李書華.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機制影響因素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4(5).
[2] 蔣廣學,張勇,徐鵬.高校網絡育人工作的系統思考與實踐探索[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3).
責任編輯:楊國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