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阿蘭
摘要: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以提高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為重點,其實就是提倡知識的學以致用,是以綜合實踐為主要目標的。讓學生們學好作文寫作,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開拓學生的邏輯思維,同時作文也是與人溝通的重要的交通工具。本文從實際出發,結合初中語文教學要求,從多方面探討如何有效來著寫作教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開展策略
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試卷中的占分比重大,是中考考察的重點之一。現在的寫作教學現狀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如寫作內容空洞,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低下,為完成考試而背各類寫作模板,嚴重地阻礙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有必要對寫作教學現狀進行一番分析,尋找對策,走一條彌補教材不足,符合寫作教學規律、振興寫作教學、提升寫作教學質量的成功之路。
一、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初中生的思維活躍,活潑好動,在朋友之間總是滔滔不絕,各種奇詞妙語層出不窮,但是到了作文寫作中,卻無話可說。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我們就要從改變學生對寫作的畏懼心理,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的方面去探究和努力。可以通過他們現實參與的事件來讓學生即興創作,比如組織學生進行一次足球比賽,在賽后讓學生寫一篇關于足球比賽的文章,學生由于親身的參與,對于現場的每個細節都會了然于胸,這樣在寫作中,就會有許多的話要說,類似比賽中一次精彩進球、比賽中的一次犯規等細節都可以寫在作文中,趁著賽后記憶還未退卻,寫出的文章定能言之有物,讀起來不再乏味。
二、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真正決定學生寫作能力的核心是學生的素材積累。沒有素材積累的寫作,就是無源之水,腦中空空,無從下筆。于是有的學生為完成作文任務,憑空編造,脫離生活。背離了作文要有真情實感的要求,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是假話不會說”的壞文風。“生活是創作的源泉”,想要文思泉涌,就要深鑿生活之泉。通過觀察、閱讀和各種活動豐富生活經驗積累素材,是常用且實用的辦法。
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全面地、多角度地觀察,使學生積累第一手資料。“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用眼睛觀察生活,用心靈感受生活,只有熱愛生活,善于觀察和發現的人,才能寫出好作文。同時通過閱讀,幫助學生積累寫作材料。書籍中閃爍著人類智慧的光輝,貯存著人類寶貴的人生經驗。 其次,教師要多組織一些活動,如參觀、游覽、訪問、社會調查、社會勞動等,指導學生去觀察自然的變化,體驗世間的美丑真假,讓他們深入家庭、學校,深入社會,引導學生關注時代、關注社會、關注人類自身。
三、強調學生的個性發揮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人亦如此。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經歷,鑒于此,教師應因材施教,在作文內容限定的大前提下,放開作文的體裁方式,命題作文也可以用不同的體裁去書寫,達到“鍛煉學生的觀察力、思維力、想象力”的目的,學生“觀察—思維—表達”的完美升華,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下,寫出具有個體特色的人、物、景。教師要相應地設計一些具有突破性的作文練習,由易及難,層層遞進,將學生的寫作水平逐漸提升。比如,剛開始時,先讓學生練習寫景,這樣可以從學生的空間邏輯能力上加以鍛煉,接著讓學生通過對一個人的描述,將其外貌、穿著、舉止等等一步步寫作出來,當這種寫作已經達到熟練地步后,可以讓學生將人和景融合在一起進行寫作,最后達到融情入景,喻人以情的地步,使得寫出的文章更加豐滿。
四、創新教學方式
教師和學生一起作文,這是作文教學過程中值得重視、值得研究的做法。教師寫作文的好處體現在多方面。首先能直接體會到學生寫作的艱辛,可以更好的進行寫作指導。教師布置的作文題,是不是有話可說,選材、立意等會遇到什么困難,教師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進行有的放矢的指導。比如《我愛(四季中的一季)》,看到此作文題,似乎可以寫的內容很空洞,學生拿到作文題后也許會無法確定文章的體裁,在進行寫作前,我把便把我寫的作文《我愛秋天》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運用自己擅長的體裁進行寫作,很多學生寫成記敘文,有些春天看到父母辛勤耕作,體會到時間的緊迫和可貴;有寫回憶童年夏天無憂無慮的生活等。其次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能做到,起到一個好的表率作用,這樣既可以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又能樹立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這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在學生動筆之前,或者在作文講評課上,拿出自己的文章,與學生共同評議,使學生感到作文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經過努力,自己也能寫出好的作文來,從而消除學生對寫的懼怕心理。
五、批閱多樣化
在寫作教學中,作文批改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花費了精力批改的作文,發給學生后,有些同學卻根本不看教師的批語。這就沒有發揮作文批改原有的作用。因此,在寫作教學中,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需采取形式多樣的批改。如可首先讓學生自評,然后生生互評,選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文展開集體評講。于是,學生踴躍參與,認真批改,如哪一語句運用巧妙,運用了哪一種修辭手法,尾批、旁批、眉批等都用到了。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互改互評,學生懂得了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如何去評價他人的作文,也懂得了如何寫作文。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更積極主動地融入到學習中,大膽批改、認真點評他人的習作,也自我反思,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當自己的習作得到他人的認可時,學生會產生強烈的自豪感和進取心,對寫作會更加自信,從而提高作文水平。
結語:
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本人根據自身教學研究,提出了五點教學建議。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注重以調動學生寫作興趣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在寫作教學中敢于表達、樂于表達,促使學生在不斷鍛煉寫作過程中真正提升自身寫作能力,提高自身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黃秋霞.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幾點思考[J]. 新課程·中旬,2017(2):108-108.
[2]孫鳳敏.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J]. 學周刊,2017(2):34-35.
[3]王曉芳.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淺談[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