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兵
摘要:圖表法主要通過繪圖的方式將題意展現出來,從而達到直觀、快速解決問題的目的。而高中化學學習中的數字與圖像結合,不僅有助于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促進學生解題效率的提升,同時對于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也具有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主要是就淺析圖表法在高中化學學習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圖表法;高中;化學;解題
1、圖表法的概念及作用
圖表法主要是通過繪圖的方式將化學反應原理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引導學生分析化學題目中各個變量之間存在的聯系,為學生化學學習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而圖表法作為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其作為一種常用的化學解題方法,對于學生靈活掌握運用圖表法學習和解決化學問題,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1.1圖表法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雖然化學對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相對較高,但是如果站在學生心理和生理發展角度分析的話,高中學生正處于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階段,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沒有形成,因此對其化學學習效率的提升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最終導致其化學學習壓力的不斷增加。為了徹底改變這一問題,教師必須要求學生在解決化學問題時,運用靈活多變的方式將化學問題展現在學生的面前,而圖表法作為一種方便且直觀的化學問題解決方法,不僅有助于解決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已知和未知變量等相關的問題,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對于學生思維的成長也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1.2圖表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圖表法在解決化學問題過程中最大的特點是將復雜的化學問題直觀、形象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經過調查發現,很多學生之所以失去了學習化學的興趣,大多是由于高中化學的枯燥、乏味所導致的。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導致學生逐漸喪失了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但是如果將圖表法應用于化學學習中的話,不僅可以將復雜的化學問題直觀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同時也使學生可以直觀的感受到化學變量之間存在的聯系,有效的彌補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的問題。
2、圖表法在解題中的應用
經過不斷的實踐應用發現,圖表法已經成為了促進高中化學教學效率與提升的重要手段。而教師在講授圖表法時,首先,必須將學生應用圖表法的興趣充分的激發出來,使其充分的認識到運用圖表法對于化學知識學習的重要性,才能達到培養學生學習化學自信心的目的;其次,教師在運用圖表法解決化學問題時,必須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引導學生逐步提升運用圖表法解決化學問題,同時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科學合理的設計化學課堂教學環節,才能使學生切身感受到圖表法在化學學習過程中的意義,為其掌握運用圖表法解決化學問題奠定良好的基礎。化學教師必須根據新課程改革對化學教學改革所體現的要求,充分發揮圖表法在化學教學中的優勢,才能達到促進學生解決化學問題能力穩步提升的目的。
例1.某探究小組利用反應CH3COCH3(丙酮)+ Br2 CH3COCH2Br(1-溴丙酮)+HBr來研究反應濃度對υ(Br2)反應速率的影響,速率快慢通過測定溴的顏色消失所需的時間來確定。在一定溫度下,獲得如下實驗數據:
實驗序號 初始濃度c/mol?L-1 溴顏色消失所需時間t/s
CH3COCH3 HCl Br2
① 0.80 0.20 0.0010 290
② 1.60 0.20 0.0010 145
③ 0.80 0.40 0.0010 145
④ 0.80 0.20 0.0020 580
根據實驗數據分析,欲使υ(Br2)增大,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增大c(CH3COCH3) B.增大c(Br2)
C.增大c(HCl) D.同時增大c(CH3COCH3)和c(HCl)
分析:本題主要通過表格中的實驗數據分析,考查應用控制變量法研究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對比①、②兩組數據可知,其他條件不變時,只增大c(CH3COCH3),溴顏色消失所需時間縮短,即υ(Br2)增大,故A選項可行;對比①和④兩組數據,當溴的濃度變為原來的2倍時,溴顏色消失所需時間變為原來的2倍,根據化學反應速率公式υ(Br2)=Δc(Br2)/Δt可知,增大c(Br2),化學反應速率不變,故B選項不可行;對比①、③兩組數據,當增大c(HCl)時,溴顏色消失所需時間縮短,即υ(Br2)增大,故C選項可行;根據上述分析知D選項顯然可行。通過表格中的數據分析比較,在控制其他條件不變,只改變其中一種反應物的濃度時所對應溴顏色消失所需時間很容易分析濃度對反應速率快慢的影響。
例2.某學生用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來測定未知物質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時,選擇甲基橙作指示劑。該學生所做的三次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
滴定
依據上表數據列式計算該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分析:本題主要通過幾組實驗數據的分析,考查處理數據信息的能力。分析題給表格數據知,第二次中和滴定時消耗標準鹽酸體積偏差較大,屬于無效數據,應該舍去,應以第一次和第三次數據為標準進行平均計算。消耗標準鹽酸體積平均值為(26.11 mL+26.09 mL)/2=26.10 mL,則c(NaOH)= 0.1000mol?L-1×26.10 mL/25.00mL=0.1044 mol?L-1。解答此題要學會數據分析,注意無效數據的取舍。
總之,在利用圖表法解答試題時,要明確命題意圖,注意表格中所給數據與問題要求之間的關系,從數據關系中尋找其中隱含的某些規律,然后進行有效分析,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3、圖表法在高中化學解題運用中的注意事項
(1)在化學知識講解的過程中,必須根據題目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圖示。由于圖示在化學解題過程中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一旦圖示運用不恰當的話,那么將會對整個解題過程和結果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在運用圖表法解決化學問題時,必須選擇適合題目的圖示,充分發揮圖示的作用將問題清晰、直觀的表達出來,才能達到促進化學解題準確性的有效提升。(2)引導學生沖破傳統思維定勢的束縛。由于圖表法在很多化學問題中都不適用,所以,學生在應用圖表法解決問題之前,必須理清思路,選擇適合于該題目的解題方法,才能確保化學題目的順利解決。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將圖表法應用于化學解題中,不僅可以將抽象的化學題目直觀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同時也實現了簡化解題步驟的目的,促進了學生解題效率與質量的有效提升。另外,學生充分運用圖表法解決化學問題,將化學問題中的相關參數與原理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對于化學解題準確性的提升,同樣具有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謝季霖.淺析圖表法在高中化學學習中的應用[J].化工管理,2017,No.43602:194.
[2]王超穎.淺析圖表法在高中化學學習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中旬),2016,No.24510: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