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敏
近幾年來,隨著英語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和實施,有效教學成為了英語教師關注的話題。那么,何謂有效教學呢?我覺得有效教學強調的就是一個“效”字,即“效率”“效果”和“效益”。它指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一定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意識,在一種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中,學生能力得到發展,從而達到教與學的效果最優化。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激發學習興趣。
如果一堂課沒有幾個能引起學生興趣的話題,那么這堂課在學生眼里肯定是枯燥乏味的,也就談不上有效了。課堂教學活動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所設計的各個環節,步驟應該符合學生的心理。學習是需要興趣的,如果仍然用傳統教學模式,那么學生所接觸的就是枯燥無味的詞匯和語法,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又怎能調動起來呢?
要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光講大道理、明確學習目的是不夠的。興趣是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內部動力,是學生積極認識事物,積極參與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興趣越濃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越高,掌握知識就越快。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運用恰當有趣的例子,活躍課堂氣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添學習興趣,使學生自覺地將注意集中到授課內容,以便更好地掌握這些內容。所以,老師在課前應做好充分準備,寓教于樂,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教一堂充滿情趣的課,讓每個學生都能有喜悅和成就感。當然,適當地組織一些活動也是不可缺少的。英語歌曲,朗誦比賽,活動劇,聽力比賽,作文比賽等。讓學生們沉浸于美好的語言情境,時而游戲,時而思考,時而激情勃發,在自由自在中體驗學習語言的樂趣。如在教授六年級英語文化單元1時,我通過課前上網下載有關世界之最的圖片來激發學生對要學內容的興趣,使他們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效率也自然提高了。
二、營造良好氛圍。
愛因斯坦曾說:“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起來了,那學校所規定的功課,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由此可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來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趣味性,力求形成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和科學態度,使他們享受到學習的快樂,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學生充滿興趣地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才能夠充分調動各種感官,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愿意張口說英語的熱情。從而活化了課堂氣氛,促進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的形成。
如在教“色彩”單詞時,利用《Rainbow》這首歌。先用多媒體展示出一座雨后美麗的彩虹,讓學生由衷地發出“哇,真漂亮!”的贊嘆。然后,問學生想不想學會《Rainbow》(彩虹)這首歌?答案可想而知。最后,趁熱打鐵,采用邊唱邊跳、男女生對唱等方法,反復練唱。等歌唱熟了,7個關于顏色的單詞也掌握了。這種做法,不僅使學生們受到了音樂的熏陶,而且還使學生感受到了學習英語的快樂和趣味。
三、開展課外活動。
英語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輔導形式,是在課外創設英語環境,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的有效手段。無論是組織學生進行情景表演,還是集體觀看英文電影,又或是英語猜謎游戲,都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我們的學生是在純粹的漢語環境中學習英語。他們與英語的接觸如果僅限于課堂,實在是太少。課外是一個廣闊的領域,它比“課內”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吸引力。課外活動能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讓學生真正“活”“動”起來,自主學習,達到課堂內外教與學的密切配合,相互輝映,相得益彰。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可以定期播放英語影視作品、舉行英語晚會、開展英語競賽。英語晚會可在周末或學期末舉行,或在英語國家傳統節日來臨之際(如圣誕節、感恩節、萬圣節、愚人節等)進行,既豐富學生知識、開闊視野,又培養英語口語運用能力。我還在母親節、圣誕節、教師節等節日讓學生制作賀卡互致問候,既滲透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又對學生進行了愛母親、愛教師的德育滲透。
四、進行激情投入。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教學更是如此,要想使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氣氛活躍。英語教師必須精神飽滿,激情澎湃,用情去融化學生,點燃學生的心靈。課堂上,如果教師激情高漲,學生也會跟著神采飛揚,教學效果自然好很多。教師充滿親和力的微笑,幽默風趣的語言,清晰激昂的聲音,流暢歡快的語調,必定能帶動大部分學生的情緒。比如低年級英語教學,教師可以充滿激情的與學生一起歌唱”Are you sleeping ?”邊唱邊不忘與學生做動作,微微笑.在教學Its a cow這個單元時,教師可以先模仿這些動物如cat, dog, cow, hen, duck, pig, mouse的叫聲,同時做各種動作讓學生去猜是什么動物.小學生的好奇心十足,看到老師這樣投入身心的去模仿,他們自然會去親近你,模仿你.在快樂的氛圍中輕松的學英語,說英語.從而消除了上課前的緊張以及對學英語的恐懼。
五、開展激勵評價。
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感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好好學習的愿望,在教學中不能過高要求學生,不能急于求成,注意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點滴變化,堅持恰到好處的表揚先進,鼓勵進步,“你真行”,“你一定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就感,從而保持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六、運用媒體教學。
多媒體技術改變了傳統的、靜態的、平面的教學媒介。通過多媒體的介入,英語教學呈現了新的活力。教師可以把相關的內容制作成課件,然后以多媒體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從而給他們全新的聽覺和視覺沖擊,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
因為中西文化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學好一門外國語言使學生掌握了解外國風土人情是很重要的。所以老師可以在課堂或游戲期間運用多媒體穿插一些外國知識的常識。比如說,說起英國就可以講一下英國警察,同時播放關于英國警察的幻燈片,讓學生了英國解警察在英國的社會形象。通過幻燈片制作的各種圖象使學生學習、掌握好所學知識。Dragon即龍,說到這個單詞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dragon“在英國”,dragon“在中國”。這時學生便更深刻直觀的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對這個單詞也了解的更透徹。他們會知道在中國,它是權力的象征,是人們尊崇的對象。在西方國家它是邪惡的怪物,是不友善的兇惡的動物。可以通過多媒體的運用而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總之,效益是課堂的永恒追求,英語課堂教學要關注學生的情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注意教學的趣味性和多樣性,激發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達到最佳的課堂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