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新潮
摘要:杜甫少小多病,中年之后又長期四處飄泊,患上了多種疾病,在給杜甫帶來不幸和痛苦的同時,也使杜甫對生活的體驗更為豐富、深刻。疾病對杜甫詩歌的用典和病態意象的攝取有著密切的聯系。杜甫涉病詩作更反映出詩人強烈的生命憂患意識和對生命價值的執著追求。
關鍵詞:杜甫;疾??;詩歌;憂患意識
杜甫以病入詩,古人早意識到。元代詩論家方回在《瀛奎律髓》一書中將“疾病”類單獨列出,首取的就是杜甫的《耳聾》和《老病》兩首詩。方回還并為“疾病”類作序:“疾病呻吟,人之所必有也。白樂天有云:‘劉公干臥病瘴浦,謝康樂臥病臨川,咸有篇章。蓋娛憂紓怨,尤足以見士君子之操焉?!盵1]認為疾病呻吟是人之常情,而在這困境之中更能看出一個人的操守。本文試圖探究疾病對杜甫詩歌創作的關系的影響。
一、杜甫的疾病
杜甫的一生異常窮苦,以致后人有“自古詩人之窮,未有如子美者”[2]之嘆。杜甫的“窮”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而貧窮和疾病無疑是最基本的兩個方面,正如劉明華師所言:“貧病本是一對孿生兄弟?!蜇毝?,因病而更貧,在不公正的社會里,下層人士只能生活中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中。”[3](216)杜甫身患多種疾病,其中以消渴和肺病尤為嚴重。杜甫屢屢在詩中言及消渴(糖尿?。┲?,杜甫在作于大歷二年(767)的《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審李賓客之芳一百韻》一詩中說“飄零仍百里,消渴已三年”,若所言屬實,杜甫患消渴病當在廣德二年,時年53歲。杜甫還患有嚴重的肺病。杜甫天寶十二載(753)冬在長安所作《進封西岳賦表》就說自己“常有肺氣之疾”[4],可知杜甫早在困居長安時就已經患有“肺氣之疾”。此后由于長期的顛簸流離,加之對南方氣候不適應等原因,杜甫肺病屢次復發,并且日漸加劇。除此之外,從杜詩中我們還了解到杜甫還患有瘧疾、風疾、耳聾等多種疾病。
二、疾病對杜甫詩歌創作的影響
生活是文學創作的源泉,杜甫身患多種疾病的現實必然會影響其心態以至詩歌創作。筆者認為疾病對杜甫詩歌創作的影響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疾病與杜詩用典
使用典故是文學創作中經常用到的藝術手法。這種“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5]的藝術手法可謂是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是文學典型性和繼承性的一種表現。
漢賦大家司馬相如可說是患有消渴病的第一個位名人,《西京雜記》載“長卿素有消渴疾”[6],《史記》也說相如“常有消渴疾”[7]。杜甫亦患有此病,因此常用司馬相如的典故來形容自己身患疾病的悲狀,如“長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頻”(《上韋左相二十韻》),“長卿消渴再,公干沉綿屢”(《送高司直尋封閬州》)等。
杜甫用司馬相的典故是以同患消渴病這一生理現象為基礎的,同時杜甫又投入了深沉豐富的情感和寄托。
首先,杜甫以才華自負,以相如自許,在《酬高使君相贈》一詩中說:“草玄吾豈敢,賦或似相如。”相如作《子虛賦》《上林賦》等深得武帝劉徹器重,杜甫曾獻《三大禮賦》,得到玄宗的賞識,使待制集賢院,直至晚年漂泊流落之時還常以“往時文采動人主”(《莫相疑行》)的過輝煌經歷而自豪。
其次,“由于杜甫把相如病作為不遇的象征,從而賦予了這則典故新的意義”[3]?!妒酚洝份d相如因別人揭發貪污,被貶官后無心仕進,相如與卓氏通婚,既抱得美人歸又“饒于財”,生活無憂,不慕權勢,閑居養病是相如病的真實面目。杜甫卻與之相反,窮困潦倒,懷才不遇,因此把相如的疾病和閑居看成是“不遇”、“不達”的結果。
(二)疾病與杜詩意象
關于意象,前輩諸家各有論述,其基本內涵則比較統一,正如袁行霈先生在《中國詩歌藝術研究》中所言:“意象是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或者是借助于客觀物象表現出來的主觀情意?!盵8]杜甫常為疾病所困擾,“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9],其詩歌意象尤其是病態意象的大量攝入與其疾病不無關系。
杜詩中的病態意象多存于杜甫的詠物詩中,其吟詠對象則為病態之物。杜甫專門寫了《病馬》一詩獻給自己所乘之馬。詩曰:
乘爾亦已久,天寒關塞深。
塵中老盡力,歲晚病傷心。
毛骨豈殊眾,馴良猶至今。
物微意不淺,感動一沉吟。
細品此詩,不難發現這病馬的身上有著杜甫自己的影子:馬是上了年紀的,杜甫此時也已四十八歲,垂垂老矣;生活中,馬為杜甫勤勤懇懇,朝廷里,杜甫為官亦盡職盡責;老馬有病在身,杜甫此時也正患肺病、瘧疾等疾病;馬性情“馴良”,杜甫為人亦是忠厚善良;一匹老病之馬在亂世中實在是“物微”至極,就在這一年七月杜甫辭去華州司功參軍之職,與政治已基本無緣,亦是一介平民。杜甫將自己的命運和老馬的命運聯系在一起,詩中的沉吟既是對馬的憐惜,更是對自己命運的感嘆。
杜甫還有專門詠病物的組詩,這組詩共四首,為上元二年(761)在成都草堂時所作,題目分別為:《病柏》《病橘》《枯棕》《枯楠》,所詠之物都是生了病的,枯萎了的植物。在詩中杜甫除寫其真實的傷病之外,還深藏言外之意。《病柏》“喻宗社欹傾之時,君子廢斥在外,無從匡救,而宵小根據于內,恣為奸私,此真天理之不可問者。”[4]但筆者以為病柏的昔榮今衰,似乎更象是大唐帝國由盛轉衰的縮影?!恫¢佟吩诿鑼戦僦B,同情病橘的同時,剖析使橘致病的深層原因,諷刺當政者為滿足口腹之欲而剝削百姓,“傷貢獻之勞民也”[4]?!犊葑亍穼懓褪竦淖貦耙蚱?、枝干被剝割太苦而枯萎衰朽,以枯棕比“江漢人”,同情黎民之苦,“傷民困于重斂也”[4]?!犊蓍方栝獦渲莞桑皞蟛闹姉壱病盵4]。
此外,杜甫詩中的病態意象還有很多,例如孤飛獨宿、張口喘息的病鶻(《呀鶻行》),在秋風中早凋的“病葉”(《薄游》),生病的“騏驥”(《敬簡王明府》),冬季因天熱而得病的“鴛鴦”(《又雪》),衰朽的雙楓樹(《雙楓浦》)等等。
杜甫有著濃郁的民胞物與情懷,對弱小病態之物,充滿同情與悲憫,并將其攝入詩歌,將個人身世之感與病態意象聯系起來,塑造成特有的病態意象。所以申涵光曰:“杜公每遇廢棄之物,便說得性情相關?!盵4]更難能可貴的是,杜甫筆下的病態意象又往往和政治弊病、人間瘡痍結合在一起,“使杜甫的詠物詩大多不是清賞把玩的小擺設,而是壯烈或悲慘的世界體驗和人生反省的力量型作品”[10],具有廣博而深刻的意蘊。
參考文獻:
[1](元)方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匯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575.
[2](唐)杜甫著,[清]楊倫箋注.杜詩鏡銓·卷十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958.
[3]劉明華.杜詩修辭藝術[A]·杜甫研究論集[C].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
[4](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79.
[5](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卷八[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614.
[6](漢)劉歆撰,(晉)葛洪集,王根林校點.西京雜記[M]//上海古籍出版社編.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88.
[7](漢)司馬遷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馬貞索引,(唐)張守節正義.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62.
[8]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53.
[9]王國維著,徐調孚校注.人間詞話[M].北京:中華書局,2009:2.
注:本文所有杜詩均引自仇兆鰲《杜詩詳注》,中華書局1979年10月第1版。endprint